开展2024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docx
开展2024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各乡族人民政府、开发区(现代产业园)管委,县减灾救灾委员会各成员单位:今年5月12日是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根据六安市减灾救灾委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的通知(六减救办(2024)6号)通知要求,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认真落实省减灾委、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决策部署,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工作理念,创新宣传思路、强化风险管控,认真组织开展全国防灾减灾日各项活动,增强全民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和素养,推进我县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高质量发展。二、活动主题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一一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三、时间安排5月11日至17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四、活动内容(一)创新宣传方式,拓宽活动渠道各乡镇、县减灾委成员单位要结合本地本系统特点,紧紧围绕宣传活动主题,组织好“五进”(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等活动。要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两微一端”等传播载体集中推送防灾减灾题材的动漫游戏、短视频、影视剧等科普作品;在城乡社区、学校、医院、施工工地、广场公园、交通场站、大型商业综合体等重点场所张贴悬挂安全标语、挂图,播放防灾减灾公益宣传片,发放防灾减灾科普读本等;注重激发媒体融合活力,加强防灾减灾救灾成就和经验做法宣传报道,不断扩大宣传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要广泛动员基层力量,深入城乡社区、学校、农村、企业、沿街店铺、群租房等重点单位场所开展“敲门行动”“入户提醒”“上门培训”活动,面对面宣讲灾害事故危害和安全防范技能,提升公众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二)突出灾害防范,全面排查隐患各乡领、县减灾委成员单位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深入排查灾害事故风险隐患,加大安全漏洞整改力度,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要聚焦城镇燃气、消防、电动车充电等与群众生活密切领域,严密排查城中村、老旧小区、城乡结合部、“九小场所”等重点场所部位安全风险,落实网格化安全管控措施。要督促乡镇(街道)、村(社区)把群众动员起来,广泛参与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防汛设施巡查、森林草原火险管控等群测群防工作,主动发现和举报灾害风险隐患。要结合灾害风险普查掌握的承灾体等信息,指导基层建立重大灾害风险隐患清单,明确责任部门和贲任人,强化实时监测、动态管理和先期处置,确保将风险隐患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尽最大可能减轻灾害风险。(三)提高防范能力,做好应急准备各乡镇、县减灾委成员单位要针对日益频发的极端自然灾害,加强灾害风险的分析研判,未雨绸缪做好防范应对各项准备工作。要按照实用管用的原则,立足“看得懂、记得住、学得会、用得上”,全面评估和修订各类应急预案,在常规应急预案的基础上制定极端灾害应对预案或工作方案,做到有备无患。要立足各种极端情况组织开展有效管用的应急演练,徐合演练要围绕城市大震巨灾、大面积或多点并发灾害事故等复杂场景,提升跨区域、跨部门协同应对能力;专项演练要全流程检视应急准备和处置中存在的短板弱项,促进预案衔接,优化机制措施;基层演练要注重群众参与,突出应急疏散、紧急避险,信息报告,强化先期处置。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各成员单位可结合实际组织开展应急疏散演练;灾害高风险地区的重点防灾单位、中小学校、乡镇和村组要开展一次应急避险演练。要着力提升基层防范应对各类突发灾害的能力,有针对性做好应急抢险救灾物资装备补充更新和维护保养,加大基层短缺急需装备配备力度,设置家庭储备点,及时在高风险区域预置抢险救援力量,确保灾情险情早发现、早处置。(四)压实责任链条,高效处置应对各乡镇、县减灾委成员单位要落实属地和部门责任,深刻吸取灾害防范应对经验教训,从最不利情况出发,突出灾害多发时段,加密监测预警和会商研判频次,快速将预警信息多渠道精准传达到基层一线,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果断提前转移避险、全力做好抢险救援、救灾救助等工作。五、有关要求(一)要认真落实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要求,提前策划,周密组织实施各项活动。(二)要本着节约高效的原则,与实施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和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相结合,细化方案安排,确保措施到位、效果到位。(三)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各地、各部门要充分向媒体宣传典型经验和做法,并及时向县减灾办邮箱推送(图片和文字信息)。各乡镇和县减灾委成员单位要对本地区本部门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工作情况认真进行总结,并于5月20日下班前将活动总结报送县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