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国企党员队伍建设应实现“十化”目标.docx
-
资源ID:1250844
资源大小:13.48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新时代国企党员队伍建设应实现“十化”目标.docx
【党课讲稿】新时代国企党员队伍建设应实现“十化”目标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旗伟大复兴,明确了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五个重大原则”,其中第一条就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关键在于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党员队伍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党员肩负着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责任,是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主要战斗力量。加强党员队伍建设,能够稳固党的群众基础,进一步夯实党的执政根基、提高党的政治能力,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使党始终成为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国企党委必须始终牢记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国企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原则,全面实现党员队伍建设''十化”目标,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始终牢记因党而生的根本,铭记跟党创业的初心,践行为党奋斗的使命,为引领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理论学习常态化,把握党员队伍建设的方向性。学习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政党。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为此,国企党委必须坚持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严格“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制度,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重点,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要持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在细照笃行中不断修炼自我,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要始终做到在学习中深入思考,在实践中总结思考,在借鉴经验中比较思考。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将“两个确立”的政治原则转化为“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人文关怀情感化,把握党员队伍建设的关键性。实施党内人文关怀,在政治上予以关心、生活上予以体贴、物质上予以帮助,是激发党员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关键所在。为此,国企党委一是要让党员有“荣誉感”。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建立党内情况通报、重大决策征询等制度,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确保党员行使民主权利的渠道畅通无租。二是要让党员有“幸福感”。建立完善走访慰问制度,每年春节、“七一”等重大节日或党员的家庭发生意外、生活遇到特殊困难、有较大思想波动时,党组织要及时进行走访慰问,及时了解党员的思想动态、工作生活情况,倾听党员心声,及时帮助解决困难党员日常生活中的困难,使其感受到党组织的尊重和关怀。三是要让党员有“成就感”。强调“设计师”角色,淡化“指挥家”角色,营造具有“人情味”的工作环境,让党员创业有机会、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事业能出彩,满足党员成就事业、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愿望,鼓励党员创新、拔尖、成才。“三会一课”制度化,把握党员队伍建设的原则性。“三会一课”制度是党的组织生活的基本制度,是党的基层支部应该长期坚持的重要制度,也是健全党的组织生活,严格党员管理,加强党员教育的重要制度,是我党经过长期实践证明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党的组织生活制度。为此,国企党委严格“三会一课”制度,“三会一课”应突出政治学习和教育,突出党性锻炼,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为主要内容,结合党员思想和工作实际,科学制定“三会一课”计划,科学确定主题和具体的方式。在具体实践中,党委组织部门要编制党支部“三会一课”纪录簿,党支部要认真做好“三会一课”纪实工作。党委组织部门要加大对“三会一课”的检查督导力度,将活动情况纳入基层党建工作考评中。对制度执行不规范的,对党支部书记进行约谈;对存在问题严重的,对党支部书记进行诫勉谈话。对没有正当理由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的党员,党支部要做好教育转化工作,使其积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经教育仍不按规定参加党内组织生活的党员,要严格按照党章规定进行处理。主题党日规范化,把握党员队伍建设的实效性。主题党日是党建工作的一大创新。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要求,党支部每月相对固定1天开展主题党日,组织党员集中学习、过组织生活、进行民主议事和志愿服务等。主题党日开展前,党支部应当认真研究确定主题和内容;开展后,应当抓好议定事项的组织落实。为此,国企党委在主题党日内容上,要做到以'理论学习、座谈交流、党员践诺”为主;在主题党日主题确立上,要做到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相结合,与党员履行义务相结合,与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企业发展相结合;在主题党日定位上,要突出组织性(主题党日,党支部书记值班,组织党员开展活动)、群体性(以党支部为单位,所有党员都要参加)、统一性(统一的活动计划、活动主题、活动方式);在主题党日效果上,要把活动情况利用区务公开栏进行公示,接受职工群众监督。同时,党委组织部门要加强检查督导,将活动情况纳入基层党建工作考核评价中。素质提升多元化,把握党员队伍建设的主动性。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关键在于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关键在于实现党员素质提升多元化。为此,国企党委一是要构建“线上(利用'两微一端等新媒体)+线下(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理论学习模式,实现理论学习常态化长效化。二是要实施政工干部每年“研究一个理论课题、发表一篇理论文章、完成一项创新成果”的“三个一”素质提升工程。三是构建党支部书记“四分之一时间用于培训、四分之一时间用于交流、四分之一时间用于参观、四分之一时间用于撰写体会”的“四个四分之一”素质提升模式。四是创新融“经常性教育培训、阶段性教育培训、主题性实践培训、年度集中性轮训”“四位一体”党员素质提升模式,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为引领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为民服务主题化,把握党员队伍建设的宗旨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为此,国企党委必须以开展的“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为契机,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恪守“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理念,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与群众打成一片,倾听职工群众心声,畅达社情民意,想职工群众之所想,行职工群众之所嘱,紧紧抓住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做起,从群众的身边小事做起,解决好职工群众身边的烦心事、难心事、操心事,以实际行动解民困、纾民忧、暖民心,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让职工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廉政建设目标化,把握党员队伍建设的根本性。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党是党的建设的根本原则,是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的内在要求。为此,国企党委必须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党章意识,自觉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用党章党规党纪严格约束自己,增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自觉养成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的习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遇事想一想政治要求、办事想一想政治规矩、处事想一想政治影响,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守住底线、不越红线,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发展党员机制化,把握党员队伍建设的使命性。做好新时代下的党员发展工作,着力把符合党员条件的先进分子和优秀人才吸收到党内来,补充新鲜血液,壮大党的力量,改善党员队伍的构成、分布,增强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是引领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为此,国企党委必须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工作方针,建立健全“信息入库、联系培养、帮带培养、实践培养”机制,做好党员发展工作。由党支部将申请入党人员、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发展对象的信息报党委组织部门,经审查后录入党员数据库;建立培养人与入党积极分子联系培养责任制,要求培养人定期与培养对象进行谈心,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学习、工作等情况,教育引导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充分发挥老党员、优秀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鼓励老党员、优秀党员通过言传身教,帮助入党积极分子成长;坚持“先上岗、后入党”的培养机制,结合入党积极分子的岗位特点,交任务、压担子、搭平台,全面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的综合素质。争先创优长效化,把握党员队伍建设的目标性。激发党员干事创业内生动力关键在于搭建创造性起飞的平台,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为此,国企党委必须以“政治素养一流、业务技能一流、工作作风一流、岗位业绩一流”为党员队伍建设目标,科学制定创先争优考核评价体系。建立起“企业党委统一领导,党委组织部门牵头负责,基层党组织组织实施”的运行机制。按照每周督查提醒、月度考核通报、季度评价奖励和年度综合表彰相结合的“3+1”方式进行。根据月度考核、季度评价结果,从高到低依次产生年度内企业及以上党内先进。实现评“先进”向创“先进”、推“优秀”向争“优秀”的转变,将“有事考其功,有言考其用,动则考其行,静则考其守”成为党员日常行为准则。考核评价刚性化,激发党员队伍建设的内动力。准确科学的评价机制能促进执政理念的落实,能激励执政素质的提高,能推动执政作风的改进。为此,国企党委必须科学制定民主评议党员实施办法,每年“七一”前,组织党员对照合格党员标准、对照入党誓词,联系个人实际进行党性分析,按照“学习教育、提高认识;个人总结、民主评议;汇总评议、总结评价;结果反馈、制定措施”四个步骤,对党员进行一次民主评议。构建起以党员工作责任目标管理为基础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结合,组织考核与群众评价相结合的考评制度。以考核工作业绩为主进行定量考核,以考核党性意识、宗旨观念为主进行定性考核;以民主评议为基本手段,以群众满意度为主要依据。建立考评后征求意见和提供建议的机制,将党员考核评价结果和收集的意见、建议向党员反馈和征求本人意见。建立党员考评结果运行机制,使考核评价结果与党内评先树优、干部选拔聘任等相结合,激发干事创业内生动力,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走好新的赶考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