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儿科常用中成药应用汇总.docx

    • 资源ID:1257071       资源大小:23.03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儿科常用中成药应用汇总.docx

    儿育器用中成药物的运用一、儿科疾病用药原则1.治疗要与时、正确和审慎2 .用药力求精简3 .留意顾护脾胃4 .不行乱投补益之药5 .驾驭用药用量二、中成药的优点三、常用中成药介绍1 .解表剂辛凉解表银翘解毒丸(片剂、胶囊)桑菊银超片辛温解表参苏丸(冲剂、片)2 .清热剂清热解毒双黄连口服液(颗粒、胶鎏、片)炎瑞宁清喉利咽铁迪丸小儿咽扁颗粒3 .泻下剂麻仁润肠丸4 .补益剂参茶白术散(丸、片、口服液)六味地黄丸(片)5 .开窍剂牛黄清心丸6 .固涩剂玉屏风(丸、片、颗粒)7 .祛痰剂百咳宁8 .止咳平嗜剂小儿咳喘灵口服液(冲剂)蛇胆川贝液9 .消食剂保和丸10 .驱虫剂肥儿丸一、儿科疾病用药原则1 .治疗要与时、正确和审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发病简单,变更快速,易寒易热,易虚易实,因此要辩证精确,驾驭有利时机,与时实行有效措施,争取主动,力求与时限制病情的发展变更。景岳全书小儿则中说:“但能确得其本而撮取之,则一药可愈。”意思是若能搞清晰儿童得病的缘由,并与时、精确的治疗,一副药就能让孩子痊愈,否则会延误病情。例如:小儿一般感冒初起时只是怕冷、咳嗽等症状,但假如治疗不与时,则简单发展为肺炎。2 .用药力求精简儿童脏腑清灵,对药物反应较成年人灵敏很多。因此,在治疗时用药应力求精简。要依据患病儿童的年龄大小、体质强弱、病情轻重和服药难易等状况敏捷驾驭。对于儿童疾病用药,应当留意“中病即止”,意思是在给儿童用药治疗时,假如儿童在用药之后,病情明显好转时,应与时停药,以免损耗小儿正气,影响疾病痊愈。例如:长期运用苦寒药物治疗儿童热性疾病,可能会损伤脾阳,而致脾胃虚寒;长期大量运用光谱抗生素可能导致二重感染。3 .留意顾护脾胃在治疗疾病的同时要留意扶助患儿生生之气。临床上有“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之说,不论病中和病后,合理调护均有利于康复,其中以调理脾胃为主。脾胃为后天之本,小儿的生长发育,全靠脾胃化生的养分来充养,疾病的复原有赖于脾胃能正常的转输养分,先天不足的小儿也要靠后天调补。儿科医生都是非常重视小儿脾胃的特点,到处顾与脾胃,切勿使它们受到损害。4 .不行乱投补益之药中医治疗疾病时,有“虚则补之”这一说法,意思是:倘如人体感受疾病后,身体出现的症状显示出“虚”像,则须要投入补益的药,来提升人体自身正气来抗击病邪。补益的药物对体质虚弱的小儿有增加机体功能,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但是,由于药物总有偏性(也就是“是药三分毒”),所以补益的药物也不行以乱用。小儿朝气蓬勃,只要哺乳得当,护养相宜,便能正常生长发育。健康的小儿不必服用补益药,如长期补益可能导致性早熟。或者儿童感受外部邪气之后,或有痰湿在体内,此时若服用补益药物,则可能让病邪始终存在于体内,除之不去。5 .驾驭用药用量儿童用药剂量,经常随年龄大小、个体差异、病情轻重、医者阅历而不同。一般在临床上用药,有下列用药比例:新生儿用成人量的1/6,乳婴儿为成人量的13"2幼儿与幼童为成人量的2/3或成人量,学龄期儿童用成人量。二、中成药的优点中成药是以中草药为原料,经制剂加工制成各种不同剂型的中药制品,包括丸、敬、膏、丹各种剂型。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经过千百年医疗实践创建、总结的有效方剂的精华。成药治病省了中药煎剂所必要的煎煮时间,更因其能随身携带,不需煎煮等一应器具,故而运用非常便利。另外,成药减轻了汤剂所具有的苦涩味,更易于儿童服用,削减了服用药物的抵触感。总结:综上所述,中成药是家长在面临宝宝疾病时个非常合适的选择。但是,要正确无误地选用中成药,就必需对中医辨证论治原则有初步相识,对中成药的功效、主治病证、运用留意事项有所r解。三、常用中成药介绍解表剂表证,就是指病在浅表。多见于外感初期,肺部受邪,症状有恶寒、发热头痛、无汗或有汗、鼻塞、咳嗽、苔薄白、脉浮等。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与传染病初期的症状。解表剂就是解表药为主组成的方药,多属辛散之品,皆具有发汗解表的功效。辛凉解表银翘解毒丸(片剂、胶囊)组成:金银花、连翘、薄荷、淡豆豉、荆芥、牛劳子、枯梗、淡竹叶、芦根、甘草功效:疏风解表、清热解毒辨证要点:感冒风热表征,症见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脉浮数临床应用:1.感冒风热表证。如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2温病感邪初期的卫分证。如流行性脑行髓炎、乙型脑炎、流行性腮腺炎初期规格:本品丸剂,每丸重3g;片剂:每片重0.52g:胶囊:每粒装0.4g;均为口服用法:2岁半粒:36岁1粒:79岁1.5粒:1014岁2粒:1口23次禁忌:风寒感冒不适用桑菊银翘片组成:桑叶、菊花、金银花、连翘、川贝、桔梗、薄荷、淡竹叶、荆芥、杏仁、牛劳子、芦根、僵蚕、蝉蜕、滑石、绿豆、淡豆豉、甘草功效:疏风解表、清热解毒、宣肺止咳辨证要点:感冒风热表征。症见发热恶风,头痛,咳嗽,口渴,咽红肿痛。舌苔薄黄,脉浮数临床应用:1.感冒风热表证与温病初起的卫分证。如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2咳嗽风热犯肺证。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初期规格:均为片剂用法:口服。1次广2岁1片,36岁23片,79岁4片,10M岁5飞片,1日23次禁忌:风寒感冒者不适辛温解表参苏丸(冲剂、片)组成:党参、紫苏、葛根、前胡、茯苓、半夏、陈皮、枳壳、桔梗、甘草、木香、生姜、大枣功效:益气解表,理气化痰辨证要点:感冒风寒束表兼气虚证。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咳嗽,唾涕粘稠,胸膈瞒闷,乏力气短。舌苔白,脉弱临床应用:1.感冒风寒表证兼气虚者。如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急性集气管炎等规格与用法:丸剂:每袋9g:冲剂:每袋20g;口服。1次6岁以下3g或5g,79岁6g或10g,1014岁9g或15g,均为13次。片剂:口服。1次广3岁1片.4'6岁2片,79岁3片,1(14岁4片,】日三次留意事项:对寒湿证者慎用,单纯痰热证者不宜服用清热剂凡药性寒凉,以清泄里热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清热药。能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退虚热,兼能燥湿、利湿、滋阴、发表等。清热解毒双黄连口服液(颗粒、胶囊、片)组成金银花、黄岑、连翘功效清热解揖,疏风解表辨证要点感冒风热表征。症见发热、微恶风,汗泄不畅,头胀痛,喉燥咽痛,殊寒流黄浊涕,咳嗽,痰粘稠或粘黄。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临床应用感冒风热表证。如上呼吸道感染咳嗽风热犯肺证。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急喉痹风热表证。如急性咽炎乳蛾风热表证。如急性扁桃体炎风温肺热风热袭肺证。如病毒性肺炎规格与用法口服液:每支IOmh口服1次3岁以内5m1.,4岁以上10m1.,1日3次颗粒剂:每袋装5g,一次5g,一日3次,6个月以下,一次留意事项1.素体脾胃虚寒者慎用或禁用2.本品不易与其他药物同时滴注,以免发生不良反应3.过敏体质慎用炎琥宁组成(穿心莲内酯与琥珀酸酊反应生成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制成的钾钠盐)功效清热解毒辨证要点感冒表里俱热证,症见发热、咽痛、鼻塞流涕、咳嗽、痰粘稠或黏黄。舌红苔黄,脉浮数或浮滑临床应用1.感冒风热表证。如上呼吸道感染2.咳嗽痰热组肺证。如急性支气管炎,急性肺炎(早起)规格与用法肌内注射。成人1次40'80mg,1日2次,小儿酌减或遵医嘱。静脉注射。1日40(800mg,小儿IOmg(kgd)0用适量氯化钠注射液分2次稀释后滴注,每次不得超过40Omg留意事项1.在运用过程中偶有发热、气紧现象,停止用药即曳原正常2.药物性状变更时禁用3.本品忌与酸、碱性药物或含有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为抗氧剂的药物配伍4.对本品过敏者禁用清喉利咽铁迪丸组成诃子肉、麦冬、瓜篓皮、茯苓、玄参、浙贝母、甘草、桔梗、凤凰衣(鸡蛋壳内膜)、青果功效润肺利咽,生津止渴辨证要点慢喉喑阴虚肺热伤津证,症见咽喉肿痛,声音嘀哑,咽干口渴。舌红,少津,苔薄脉细数。临床应用慢喉喑阴虚肺燥证。如慢性喉炎规格与用法蜜丸:每丸重3gI-IIIUo1次6岁以下半丸,7岁以上1丸,1口3次,温水送服留意事项对实热喉喑者慎用小儿咽扁颗粒组成金银花、射干、金果榄、桔梗、玄参、麦冬、牛黄、冰片功效清热利烟,解毒止痛辨证要点急喉痹风热外侵证,症见发热恶寒,头痛妹塞,咳嗽痰黄,咽喉肿痛,吞咽不利。舌苔博黄,脉浮数或浮滑临床应用急喉痹风热外侵证。如急性喉炎急如蛾风热外侵证。如急性扁桃体炎规格与用法每袋装8g。口服,2岁4g1口2次:35次4g,13次;614岁8g,I日2"3次留意事项本品对属虚火乳蛾、喉痹者不宜运用泻下剂具有通导大便,荡涤实热、解除积滞、攻逐水饮等作用,可以再下里实证的一类方剂。主要治疗胃肠积滞,实热内结,脱腹胀疝,或脏腑有寒凝积滞,或水饮内停引起的严峻水肿,胸腹积水体质壮实者,或虚、实便秘。麻仁润肠丸组成火麻仁、苦杏仁(去皮炒)、大黄、木香、陈皮、白芍功效润肠通便辨证要点便秘肠胃积热证,症见胸腹胀满,大便密结。舌红少津,苔薄黄,脉数临床应用便秘胃肠积热证。如习惯性便秘、热秘用法蜜丸:每丸6g口服:1次广3岁1粒,4、6岁2粒,7'9岁3粒,1014岁4粒,1日1次留意事项本品对虚寒性便秘不宜服用补益剂以补养强壮药物为主要组成,具有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不足作用的一类方剂。参茶白术散(丸、片、口服液)组成人参、山药、茯苓、白术(炒)、白扁豆、莲子、意位仁(炒)、砂仁、桔梗、甘草功效补脾胃,益肺气辨证要点泄泻脾胃虚弱证,症见大便滤薄,饮食不消厌食脾胃气虚证,症见厌食拒食,面色萎黄,乏力,自汗水肿脾阳虚衰证,症见肢体浮肿,面色萎黄咳嗽脾肺气虚证,症见咳嗽气短,痰白量多,咳声重浊临床应用泄泻脾胃气虚证。如肠易激综合征、胃肠功能紊乱、慢性结肠炎厌食脾胃气虚证。如小儿厌食、消化不良水肿脾肺气虚,水湿停留证。如功能型水肿、急性肾炎曳原期、慢性肾炎、肾病咳嗽脾肺气虚证。如小儿肺炎更原期、慢性支气管炎、肺门淋巴结核、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规格与用法丸剂:口服。6岁以下2g,79岁4g,10、14岁6g,1日2次片剂:口服。1次3岁1片;46岁23片:79岁46片;1014岁710片1日2次口服液:口服。6岁以下5m1.。7岁以上IOm1,1日23次留意事项本品对偏温燥,阴虚火旺者慎用,高血压与感冒热证者忌用六味地黄丸(片)组成:熟地黄、山茱萸、干山药、泽泻、茯苓、丹皮功效滋补肝肾辨证要点1.眩晕肾精不足证2.消渴肾阴亏虚证,症见口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3.盗汗阴虚火旺临床应用水肿肾精不足。如急慢性肾炎眩晕肾阴不足证。如高血压、慢性病体虚耳鸣肾精不足。如神经性耳芸留意事项本品对脾虚食少便滞者慎用开窍剂以芳香开窍药为主配伍组成,具有开窍醒神作用,治疗窍闭神昏证方剂牛黄清心丸组成当归、川苜、甘草、山药、杏仁、大枣、臼术、柴胡、阿胶、干姜、白芍、人参、防风功效清心化痰,镇惊祛风临床应用发热外感热病,痰火炽盛。如各种高热急惊风外感热病,热盛动风证。如高热惊厥、各种中毒性脑炎规格与用法:蜜丸:每丸约重3g,口服。6岁以下三分之一丸;79岁半丸;014岁1丸,病重加倍,1日1次留意事项本品有冷静、镇惊、降血压、解热、耐高温、等作用。服药期间忌食辛辣食物。对虚寒证不宜运用。固涩剂以收敛固涩药物为主要组成,具有敛汗、固脱等作用的一类方剂。玉

    注意事项

    本文(儿科常用中成药应用汇总.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