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docx
-
资源ID:1259859
资源大小:10.92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在全市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docx
在全市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近年来,*镇以县域副中心、中心镇建设为贸机,大力发展邻边经济,不断创新“以产业园区为支撑、以城镇建设为我体、以美丽乡村打底色”的发展路径,借力借势推进高质量小城镇建设。2023年,镇区常住人口达1.5万余人,较2022年底同比增长42.8%;实现产值94亿元,税收2.2亿元,进出口总额4.2亿元,利用外资1948万美元,均实现了翻番,在*市中心钝考核工作中获得一等奖。“引育并举”聚产业,释放经济动能充分利用“东西逢源、南北借力”地缘优势,抢抓黄三角国家战略机遇,加快构建全方位、全周期医药化工产业链条。打造省Ut工园区.利用11万亩低效土地,规划建设后海环经济示范园,打造高湍医药产业园、医药中间体产业园和新材料产业园:个“园中园”,主要发展医药、化工新材料、先进制造等产业,56家企业接连入驻,大项目、好项目签约落地,经济效益呈现翻倍增长态势,先后被评为中国智煞化工园区、山东首批省级化工园区、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全省首个落户B证项目的县域工业园区。亮善产业锥条.依托医药化工产业园,不断招大引强、延链补链,日前园区共有医药化工企业30家、新材料企业26家。投资14.1亿元打造“共享型高端医药超级工厂“,整合医药产业链研发、生产等产业要素,加速招引高端制剂、医疗械等相关产业入驻。建成齐鲁制药小核酸等6个项目,总投资80亿元的鲁文医药超级工厂、常丰医药原料药生产基地等19个项目己投入建设,三年内预计新增产值200亿元。创新产业模式.创新探索YAH产业化“*模式”,深化与“药融圈”等行业大咖合作,多次举办医药产业徒资源对接会,参与全国MAI½DDS制剂合作大会等多个活动,吸引B证企业集聚园区,推动产值桎收裂变式增长。2023年,新签约德凯盛、云南大峰MAH(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项目,成为全省首个落户B证项目的县域工业园区。“居商一体”聚人F优化城供生态精准把握小城粮创新提升功能定位,不断完善新基建、营造新场景,推动城镇布局、功能品质显著提升,改善居住环境.建设总投资约60亿元的项目53个,建成兴隆花园二期、人民法庭、技校、医院等基础设施:新修道路12.5公顷,“七纵六横”路网形成,S239省道高速路口至阳信路段提升、“四大门户”综合提升等项目顺利完工,城镇面貌得到极大改观。推动体育公园、兴隆大街立面改造、文化馆等新项目建设,城镇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培育商业形态.完成省道商铺改造提升、啤酒街等项I1.建设,加快商贸综合体、特色街等镇区“商圈”打造。引入饿了么、滴滴、为桔等商家,探索快递外卖、直播电商等就业新模式,基本形成“15分钟社区生活圈”。开展第届*(*)青岛啤酒街“消夏之夜”活动,打造条长700米集烧烤、啤酒、娱乐丁体的步行街区,周客流量达到1万余人次“提高服务效能.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总思路,以“县镇同权”改革为抓手,打造“六镇通办”一体化联动机制,为67个企业解决项目占地审批、人才紧缺等难题。持续优化“1174”执法体系,16名市直执法人员下沉到镇,全面承接政务服务事项210项、公共服务事项90项、高频执法事项办理权限45项,己累计办理便民服务事项5500余件,办结率和满意率均达100%,实现矛盾在基层化解、案件在某层解决。“软硬结合”聚资源,加速城乡融合.抢抓获批省级“整县域推进乡村生态振兴”重点县机遇,聚集各类资源要素,推动城乡、镇村林建设,打造美丽乡村.争取上级资源.以建设省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为契机,以4560万元衔接资金为引领,撬动行业资金和社会资金共计5.1亿元,主要围绕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6大领域,因地制宜构建以西瓜、蜜梨、泥瞅等特色产业为主导,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共市工坊等项目齐发力的乡村产业发展新格局.挖掘闸量资源.开展“三资”清理专项行动,集中整理“闲散坑塘、闱置危房”等14种类型土地,通过发展“共富工坊”“庭院经济”等,盘活各类闲散闲置土地790余亩,辐射带动203由水面开展特色水产养殖,让沉睡资源“活”起来。同时,积极盘活低效闲散工业用地,做好“拆”与“建”,累计盘活国皓、巨维等5家公司闲置土地442.91亩,新建常丰医药原料药生产基地、恒城年产15万吨标线涂料等项目,实现“寸十生“寸金”集聚人才资源.深化“枣乡人才金卡”业务,打包推出返乡创业人才配偶安置、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32项“全生命周期”服务。大力实施“雁归工程”,开展能人返乡创业行动,吸引5名在外能人回乡创业、14名人才回乡担任村干部,10名担任生职干部,选聘了3名乡村振兴合伙人.探索打造“家门口”就业新模式,依托园区企业招引、城镇商圈打造、农村产业发展,持续推进工业化、城锹化步伐,对外来产业工人、农村畜余劳动力、返乡创业等人群产牛.虹吸效应。2023年新增就业人口715人,同比增长13.49%.汇报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