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LNG接收站管线事故案例分析.docx

    • 资源ID:1267346       资源大小:141.42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LNG接收站管线事故案例分析.docx

    1.NG接收站管线事故案例分析首先对国内某一1.G接收站项目建设中发生过的一起管线事故案例进行了介绍,然后对引起事故的各种原因进行了深度分析,最后给出了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同时也为类似装置的建造提出一些建议和预防措施。1.NG(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是外来天然气的接收终端,具有接收、储藏、气化输送、保证区域用气的重要功能,是目前中国国家重点建设的清洁能源项目o近几年我国沿海已有十余个大型1.NG接收站项目兴建。下面就我国某一1.NG接收站项目建设中发生过的一起管线事故案例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提出预防和改进措施,并希望能为其他同类项目所借鉴。1、事故概况1.1事故描述事故发生于某1.NG接收站管线气压试验时,即当气压试验压力升高至12.3VPa时,在试压管线与法兰自板连接的法兰本体处发生了断裂,并导致物理爆炸。爆炸事故现场位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V的法W.36Iftt图1爆炸事故现场位置爆炸造成法兰(连同盲板和螺栓)周向完全开裂后沿轴线方向直线飞出,击穿该方向上42.5m距离外的两根钢筋混凝土柱,最后掉落在距爆炸地点77m外的BOG压缩机组旁。断裂发生在法兰锻件的母材上,即在法兰锥部小端与法兰宜管段相接的拐角处,距焊缝约18mm,详见图2。图2断裂发生的位置1.2事故管道描述事故法兰为C1.900RF,DN900(36")的标准对焊法兰,材料为ASTMA350Gr.1.1.2,C1.ass1,法兰包括盲板和螺栓总重为47法kg°事故所在管道外径为914.4mm(36"),壁厚46mm,材料为ASTMSA671Gr.CC60C1.32电熔化焊钢管。管道工作压力为9.2VPa,设计压力为13.6MPa,气体试验压力为15.64MPai)设计温度为常温,试验温度也为常温。检查法兰质量证明书,其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及冲击韧性数据均符合ASTMA350标准要求。锻件正火热处理的表述不直观、不清晰,也未明确表述是否经过超声波检测,未提供超声波检测报告。2、事故原因分析2.1 断U宏观形貌观察法兰断裂处的宏观形貌见图3。从照片中可以看到,断面沿圆周方向隐约可见分为内、外两区域,内圈区域的金属形貌大多十分粗糙,呈现以径向分布为主的撕裂棱,外圈区域的金属形貌大部分较平细,且有斜向条纹。整体来看,断口整齐,断口处壁厚没有减薄,没有颈缩现象,呈脆性断裂的特征。从同批同规格未损坏的法兰与直管焊接处的外观形貌可见,在法兰椎部小端与法兰宜管段相接的拐角处有显著的加工沟槽,在炸裂法兰上亦可看到有拐角沟槽残留。经宏观检测可初步推断,法兰开裂为由外表多源启动的脆性断裂,且开裂与法兰圆锥面尾段拐角处的加工沟槽有一定关系。图3法兰断裂处的宏观形貌2.2 断口微观形貌观察对断口局部进行电镜扫描,扫描形貌照片见图4(左)。从图中可以发现,外圆表面周向分布着加工痕迹,而断面呈层片状分布,显示平行边缘的推进条纹。高倍下可见断面均呈解理花样,脆性形态,其河流花样的主要走向表明开裂山表向内扩展。转角处低倍下的形貌见图5所示。图4(右)左侧为断面,处于法兰的接管段处,旁侧空隙为山转角沟槽起始裂缝,右上侧为法兰斜面区。转角处沟槽深约O.3mm,宽约1.5mm。街口近外表面的笈猊形IR断口处的低信形毓图4断口形貌从微观形貌的表观来看,断裂是由表向内发展,起始裂纹在外圆表面沿加工道痕呈曲折断续分布,断裂表现出脆性形态。这与宏观分析的推断相吻合。2.3 3力学性能试验在法兰的圆锥面部位按“ASMESA-350ASMESA-350Mm标准截取切向及轴向试样,分别进行常温拉伸、硬度和Y5.6C的冲击测试,试验结果见表1.供赁状35下的材内力学也,T*kISbtmaJmechanica1.pcpcrtsof*pp1.df1.angeMNE1.n)N«nni!iA%Z*KVM5.BJHBvTseZJO5JO2035TM,*2X>MOU-542j0.3,3S14MO,45m490QO140向试用MS470II1605.0.4SK5I4S.ISO1149»0WeITO»坟4»SyS>2230比20个I6)it?试验结果表明,材料的塑性指标(延伸率A和截面收缩率Z)和韧性指标(冲击功KV)远低于标准值要求,表明材料处于脆性状态。对事故法兰的试样分别进行一次正火和二次正火热处理,再进行上述的力学检测,检测结果见表2。表2中数据显示,在进行过再次热处理后,材料的理性和韧性指标有所改善,但仍低于标准要求。说明热处理不是导致材料呈脆性的主要原因。«2再次能处即好的材H力学住建Tab1.e2Miicria1.n:Iwnica1.PfUPef1.IGOfrChaZHanSCM"(Ni)I./.KVI”VyjHB5/7»>552511.5140*BI121.<0U1.i14»2二次E火215兑3J5«0IWIW155A551.>Mf1.<I>C<>>2J04M5-5S>22T%加(氽个16)加2. 4无损检验对同批同规格法兰中的两件法兰进行超声波检测。用2.5MHZ纵波探测时,将法兰锻件与焊接接头另一侧同厚度钢管对比,法兰锻件的衰减系数较大,意味着法兰锻件的晶粒较粗大。在对法兰采用K1.探头进行轴向扫行时,两个被检法兰上在深度为4042mm的区域,均发现有23Inm的当量缺陷显示,且缺陷呈断续性分布,分别约占周长的50%和20%。广泛分布的大尺寸夹杂物被认为是引起回波的主因之一。从电镜和金相检测中也发现,法兰基体局部区域有硫化夹杂物链状分布。在部分夹杂物区,夹杂物沿变形方向拉开呈条状分布。这一结果与无损检验结果相吻合。2.5其他因素分析关于焊接的影响。由于开裂处距外衣面焊缝金属区约18mm,距内表面焊缝金属区约48mm,均在焊接接头及热影响区域之外。因此,由焊接缺陷引起的断裂可能性可排除。3、事故分析结论根据前面所述的检查试验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材料脆化程度严重,是导致事故法兰开裂的主要原因。根据拉伸和冲击韧性测试结果可知,法兰材料的冲击韧性指标远低于ASTMA350规范的要求。由于材料的断裂韧度很低,对缺陷和应力集中就会非常敏感,在比较小的载荷作用下也会发生开裂。从断面的微观分析、金相分析和超声波检验可看到,失效法兰材质中存在大量的硫化物夹杂及偏聚现象。大量非金属夹杂物的存在不仅割裂了金属的受力面,使材料承压能力降低,而且会形成应力集中效应。这种材料组织使金属宏观发现为脆性。(2)断裂处的局部机械缺陷,是导致法兰开裂的诱因。根据宏观和微观的分析显示,由于法兰在拐角处的结构不连续,即存在较深的加工刀槽,导致了高应力集中区的出现。应力集中产生的峰值应力往往远高于结构应力,从而成为受力件起裂的动力。综上所述,本案例发生失效的原因就是材料脆性和应力集中耦合作用而引起的。与产品的内在质量有关。4、结束语通过上面的事故案例分析,可得到如下一些提示:(1)制造厂对产品质量的控制不到位,表现在标准要求的指标没有达到就作为合格产品交给用户1.或外表面有明显的加工沟槽也没有进行清除,使其圆滑过渡。按ASME没有O的要求,1.F2材料应进行低温冲击试验,而事故法兰豆检的冲击值远低于标准值,因此完全可以怀疑工厂是否按标准进行了冲击试验。如果进行了冲击试验,试验结果应该是不合格的。(2)在很多情况下,产品仅仅以满足标准要求为合格是不够的。工业产品标准是最低制造要求,而没有考虑工程应用中的一些特殊情况。正如案例中提及的非金属夹杂物问题。作为工业产品标准,并没有对金属中的非金属夹杂物提出量化要求,但对于高压、大尺寸锻件,如果有大量或大尺寸夹杂物的存在,会降低材料的强度,并引起材料的脆性。一旦有其他耦合条件出现,导致产品失效。所以,作为生产厂应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判断问题,切实将产品的质量控制落实到每个细节。(3)对于大尺寸、中高压力的管道进行气压试验代替水压试验,应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风险,并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护措施。

    注意事项

    本文(LNG接收站管线事故案例分析.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