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集团项目管理进度计划管理制度.docx
房地产集团项目管理进度计划管理制度一、工程进度管理制度1、进度管理的依据。进度管理是项目公司管理工作的核心,是企业利润实现的保障,是项目公司日常工作最主要的F1.的。工程进度管理工作的主要依据为:1、集团审批的一级计划表、二级计划表和三级计划表:2、项目专项工作计划:3、施工单位上报的总施工计划及月、周施工计划。2项目三级计划2.1、 项目一级计划:按集团规定节点,由集团运营中心负贡监控.2.2、 项目二级计划:按集团统一规定节点,由区域公司工程技术部监控。2.3、 项目三级计划:按集团计划模板,由项目总经理负责监控。2.4、 工程进度管理工作以集团审批的三级计划表工作项关键节点为核心,检查督促各项工期的落实。工程册应该密切关注现场每栋楼的施工进度,一旦发现现场进度落后于:级计划表的要求,就要及时跟进,分析落后的原因,与海工单位的进行沏通,督促其增加人力、物力,力争与计划保持一致。如果现场出现特殊情况(股指仃较大影响客观因素),经与施工方负贡人沟通后仍不能依照及计划表的进度要求进行的,则需耍通知项目总办对4三级计划表进行调整,调整后重新发布。3、项口专项工作计划,各部门依据项H二、三级节点计划编制,用于指导岗位级的工作。4、总施工进度计划审核4.1、 总包单位进场后,要求总承包商根据施工合同要求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项目总施工进度计划,上报工程(监理)部.4.2、 工程(监理)部着重审核6项目总施工进度计划与三级计划的各关健工期节点的符合性,对其中配合销售的工作应有具体的安排。审核其合理性和可行性,以及£施工组织设计中有关施工进度计划的技术保证措施和项目管理保证措施的有效性。4.3、 对其中的不符合项,督促总包单位进行整改:审批通过后的£项目总施工进度计划将作为总包合同的一部分。总承包商按批准的项目总施工进度计划组织施工,工程(监理)部按此计划进行监督。5、施工过程中施工进度计划审核5.1、 施工总承包商按照项目总施工进度计划编制施工月度计划、周计划,主管工程师、工程师审核各货任区域计划与6项目总施工进度计划的符合性和合理性,并提交工程(监理)部经理审查。5.2、 工程师在审核中应检查的重点为:5.2.1、 计划工作项:查看是否有漏项,各个工序安排的时间是否合理,各工序前后逻辑上有无问题:5.2.2、 资源的准备:人力(工作人数和工作时间)和物力(包括材料、设符、资金等)能否及时供应:5.2.3、 整体计划:是否招了富裕时间,重点看下关键工序的安排是否满足集团工期要求:5.2.4、 计划外的考虑:对施工计划的审杳,不能仅仅停留在计划本身,还要考虑要整个施工环境的配合,即各种施工本身外的客观情况,避免因为那些本身可预测的事件影响计划的执行。5.3、 对工期滞后情况,要求查明原因,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赶工措施方案,赶工效果应体现在下月施工进度计划中,以满足项目总施工进度计划,该方案报工程(监理)部存档。6、总包施工协调管理6.1、对于甲方分包工程和甲方供货材料,总承包商按合约规定收取总包管理费,将其纳入总包管理范围之内。总包在编制项目总施工进度计划时,应充分考虑甲方指定分包工程和甲方供货材料的影响,聘其编制在内。6.2、 施工过程中,总包应按时组织甲方分包工程和甲方供货材料的进场,为其提供必要的作业条件和作业环境.6.3、 工程(监理)部负贵协谢和监督总包和甲方分包程、甲供材料供应商的关系.7、奖惩机制除r一般的奖惩制度外,在合同中、施工过程中根据需耍,增加关键节点奖惩机制:地下室结构、预售节点、主体封顶、外架拆除等。8、甲方指定分包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控制各分包商在进场前,工程(监理)部对其施工周期要求进行交底,各分包商按照要求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并上交d施工组织设计,工程(监理)部审核G施工组织设计中机械设备配置、人力资源配置、材料供应计划能否满足施工进度要求,提出整改意见,反馈给各分包商,各分包商修正后Jg新报审。9、现场进度管理中的注意点:9.1、 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一是做好现场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场地提供,临水临电接入等。二是做好图纸的准缶工作,包括及时追图、安排图纸会审等。9.2、 施工中的“先一步思考和重点巡视”对于进度管理,甲方需对施工计划整体考虑,在某个工序施工前若干天,甲方工程师就要考虑后续工作的安排,比如,需要准备哪些材料(材料的进场时间般由施工单位自行决定,只要不影响施工即可),需要哪些部门配合,是否有别的海工队要交叉作业等等。另外,要求工程师熟知每栋楼的计划进度要求,对于施工进度落后的楼栋,可与施工雌位进行沟通,要求加人,加料和加班。9.3、 考虑合同调整和突发事件对进度的影响。对于较大的合同调整,要尽早和施工单位协商,合理调整资源配置和进度计划,使合同调整对目标进度计划的影响减到最小。一些自然灾害和政府政策会导致现场施工计划受影响(如亚运会停工等),这时候就要尽早和施工单位协商后续的施工安排,尽可能的在允许的范用内施工,降低这些突发事件的整个工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