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透室感染症状的识别和注意事项.docx
血透室感染症状的识别和注意事项血透室常见感染包括: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肺部感染、导管感染、内痿感染1、感染的定义感染是指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侵入人体所引起的局部组织和全身性炎症反应2、透析患者感染的识别一.呼吸道感染症状识别在所有感染中,透析患者最容易发生的感染就是呼吸道感染,它包括:感冒、咽炎、喉炎、肺部感染等。咽喉肿痛、咳嗽、咳痰、发热、憋气等,其中后两者提示病情可能较重,出现上述表现时,需要及时联系你的医生,获取合适的治疗。二.泌尿系感染症状的识别和普通人群相比,透析患者容易合并泌尿系感染,尤其是无尿患者,一方面是由于透析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另一方面是由于透析患者尿量减少,因此容易出现泌尿系感染。尿频、尿急、尿痛、肉眼血尿等,严重者可出现腰痛、发热。尿常规化验、尿培养有助于诊断。尿量正常的人,通过排尿可冲刷掉入侵到尿路的细菌,但大多数透析患者是无尿的,因此特别要注意个人卫生。三.肺部感染症状的识别导致肺部感染的病原体比较多,比如细菌、真菌、结核、支原体、衣原体、各种病毒等等。肺部感染比较常见的症状就是咳嗽、咳痰发热,有些人还可以出现喘息气急,呼吸困难的症状严重的可以导致胸痛,累及胸膜以后可以出现胸部疼痛,导致胸膜炎。需要到医院就诊。四.导管相关性感染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指患者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期间或拔除中心静脉导管48小时内发生的感染,且与存在的其他部位感染无关的血流感染。1.导管感染的危害性:导管感染是导管拔出的首要原因,挽救成功率只有25330%;怀疑导管相关菌血症或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可能时,立即行微生物检查,并开始通过静脉或导管途径应用抗生素;不建议隧道式导管感染未经判断而草率拔除,以免损失透析通路: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血流感染逐渐增加,血流感染直接导致合并症增多,死亡率增加,以及医药费用的上涨。使用中心静脉置管的病人,其因感染而住院的机率及因为败血症而死亡的机率比应用动静脉内疹和人造血管的病人高2-3倍:导管相关感染占透析患者的死亡率的12V25机感染一一深静脉理管最常见的并发症。2.常见导管感染、导管出口感染导管出口感染:为导管口周围皮肤或隧道表面皮肤呈红、肿、热、痛并有脓性分泌物诊断:靠近出口处2cm内的红斑、硬结或者压痛。可有出口部位溢脓。特点:多不伴发热或血流感染;感染率:0.04-0.495次/100天治疗,局部使用或者口服抗生素后即可控制预防:规范操作使用带有聚烯哦酮软音的纱布干纱布优于透明膜、隧道感染隧道感染:皮下隧道肿胀、出口处可见脓性分泌物诊断:自导管出口部位2cm以上,沿皮下隧道导管路径的触痛、红斑和硬结,严重者出现隧道溢脓或流液特点:多伴有血流感染,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治疗.:需要静脉应用抗生素预防:及时控制出口感染避免留置皮下太浅及涤纶套露出出口部位抗菌或者抗微生物药物包衣的导管、导管腔内感染及导管相关性败血症血液扩散感染:患者血透开始1小时左右,出现畏寒,重者全身颤抖,随之发热典型表现:透析过程中寒战、发热,血象明显升高,血培养阳性,可能导致拔除导管。致病微生物:皮肤表面的微生物即G+菌占大多数(国外报道)G-菌占大多数(国内报道)危险因素:糖尿病、低蛋白血症、免疫缺陷、操作不当及卫生习惯差患者自身原因:个人卫生习惯差,不能长时间保持敷料的清洁干燥插管的位置:股静脉置管较颈内和锁骨下静脉置管更易发生感染、其它:T.糖尿病肾病长期的糖代谢异常,加重了微血管病变,造成组织损伤,而含糖的局部组织成为致病菌培养基,促进细菌、真菌生长-2.免疫力低下、贫血等指导患者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剪指甲,剃胡须或阴毛、常更衣、保持头发干净等。嘱患者勿搔抓导管周围皮肤及敷料,保持穿刺处清洁干燥,尽量不让汗液浸滉敷料及胶布。如发现敷料污染,及时换药。五.内揍是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内揍感染的临床表现为搂管局部红、肿、热、痛,有时可伴有内疹阻塞,全身可见寒颤、发热、严重者血培养呈阳性,发生败血症。注意事项1 .透析前用肥皂水洗净内痿侧肢体.2 .穿刺前摆好舒适位置,避免治疗过程中因疲劳而变化位置移动手皆,造成内痿血肿。3 .首次使用内瘦后穿剌针眼用创可贴覆盖,24小时内避免打湿穿剌处。4 .首次透析后24小时内勿锻炼内瘦肢体,以免使穿剌针眼渗血,导致内瘦血肿.5 .透析结束后正确按压穿剌点,按压力度以穿剌处不出血,能触及震颤和波动为宜.6 .首次使用内瘦患者建议住院观察,顺利穿剌三次,拔出临时或长期导管后出院。小结患者感染的相关因素:H身因素、糖尿病、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等等,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个人卫生,适当锻炼身体,多观察自身身体状况,如有上述感染症状出现,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感染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及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