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危房改造工程新技术应用总结.docx
XXX危房改造工程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一、工程况一)出任主体单位(二)建筑设计概况(三)结构设计概况(四)设备安装设计概况二、建设普技术的应用情况I.深基坑女合土钉墙支护技术应用2 .混凝土耐久性技术3 .清水混凝土应用技术1 .HRB400级钢筋应用技术2 .一直径钢笳直媒蚊连接技术.(四)徐型模板及脚手架应用技术1 .清水混凝土模板陶用技术2 .能挑脚手架应用技术(五)的结构技术103.钢与混凝土姐合结构技术多吨.由于受到现场条件及钢姑构的防火防腐技术薄壁不锈钢管k压连接技术的应用机电管税布置标合平衡技术的应用建筑智能化系统陶用技术节能里因护济构应用技术目录(4)断编型但合金衽制射率中空液或幕墙应用技术,(八)建筑防水新技术1 .新型防水卷材应用2 .建筑防水涂料应用4 .刚性防水砂浆应用(九)工过程航和拄制技术I.特殊施工过程监测深蓦城支护JfiiI1.技术应用片班短板大体枳泪凝土电子技术应用(十)项目管理信息化技术(十一)其它新产品应用I.不锈钢水箱应用4个;(十二)技术创新项目、广J1.用9i技术60与实况<-)«1导组织机构(二)推广应用新技术的策划与准备工作(=)新技术应用项目的管理四、获得荣誉略)五、经济效益及社会效Ii六、厂区1J?的体4?一、工程概况*危房改造1#办公楼位于*环立交西南角。(一)贲任主体单位1、建设单位:(二)建筑设计概况1 .本工程地下2层、地上12层:建筑面积71659n,其中地下21034m-,地上50625m',建筑高度52.9m。2 .建筑工程等级为一级,建筑防火分类为一类,耐火等级为一级。3 .地下室地面:停车库部分为混凝土地面;其余房间为水泥砂浆和铺地砖地面。4 .楼面:为地破、花岗石及木地板楼面等。5 .外墙面:为干挂花岗石板墙面和玻璃幕墙。6 .内墙面:为水泥砂浆墙面和铝板网吸音墙面等。7 .顶棚:为水泥砂浆顶棚和铝合金条板吊顶、防水石膏板吊顶、矿棉吸音板吊顶、纸面石膏板吊顶等。8 .屋面:坡屋面为金属屋面,防水应用1.5厚SPU+1.5厚BS-P两道;车库及车道顶板为种植屋面,防水应用4厚BAC+1.5厚BS-P两道:南入口平台屋面为花岗石屋面,防水应用1.5厚BS-P三道;其余均为铺地砖屋面,防水应用1.5厚BS-P三道。9 .地下室防水:地下室外墙外侧、底板下为2.0厚SPU+1.5厚BS-P两道;地下水池为1.5厚水泥聚合物涂膜防水层。10 .保温节能:外增外保温为粘贴50厚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保温板;外窗为铝合金中空玻璃窗。(三)结构设计概况1 .本工程建筑重要性类别为丙类,结构安全等级二级,抗震设防裂度为8度,地下两层框架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三级,其它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一级,场地类别11类。2 .地基处理:采用天然地基。基坑开挖深度为设计标高T1.20m,开挖范围自基础外边轴线外放:东、西面4.0m,北面3.0m,南面1.50m0基坑东、西、北三面为放坡处理,坡度1:0.5。基坑南面采用土钉增支护,东西两个车道二次开挖,边坡位土钉支护。3 .基础:为钢筋混凝土梁式筏板基础,基础底标高11.0m。筏板厚700mm,筏板梁高1.6m。4 .主体结构:为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5 .后浇带:本工程设A型两条,B型四条,宽100omm的后浇带。6 .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HPB235级钢筋等。7 .钢筋接头:时于钢筋直径16及以上者应用滚轧直螺纹机械连接技术,其余应用焊接或搭接绑扎接头。8 .钢材:钢板及热轧型钢采用Q345B钢。9 .混凝土强度等级:基础为C35:-26层:墙、柱为C45,梁、板为C35;7层以上:墙、柱为C40,梁、板为C30;地卜室基础底板、外墙为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S8。10 .砌体:外填充墙采用MinOo承重粘土空心砖,M7.5混合砂浆砌筑,内墙采用非承重空心砖,部分采用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M5混合砂浆砌筑。(四)设备安装设计概况11 建筑电气:设有变配电系统、动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防雷接地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电话系统、网络布线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等。12 给排水:设有生活给水系统、消防系统、冷却循环系统、排水系统和管道防腐保温。13 采暖、空调通风工程:设有制冷机房、采暖系统、空调系统、通风系统、防排烟系统、人防通风系统。二、建设新技术的应用情况深基坑土钉摘支护(一)地基基础和地卜.空间工程技术1.深基坑熨合土钉墙支护技术应用本工程基础平面为矩形,南北宽71.4m,东西长161.0m,基坑底标高为T1.2m。由于场地狭案,土方量大,本工程首次开挖时,南侧采用复合土钉墙支护,东、北、西三侧采用放坡处理。二次开挖东西车道,此时东西两恻紧邻施工道路,故均采用土钉支护技术。综合计算上钉墙支护242.4m占基坑周圈464.8m的52.15%。经施工监测,基坑边壁的变形和位移收敛,最大位移量为6mm,经过对周边建筑物沉降观测,沉降量很小,未发现异常。故本次基坑边坡支护完全符合要求,安全有效。(二)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混凝土表面机械:次收光1 .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应用本工程南北宽67.6m,东西长153.8m,整个建筑未设沉降缝和伸缩缝,属超长结构.因此本工程对裂缝控制尤为重要。我们采取了许多措施。首先在大楼主体和地下室交接处设置两条A型后浇带,待主体封顶,沉降稳定后方可浇筑。另外在结构施工阶段,大楼东西向共设四条B型后浇带,分别在混凝土浇筑后两个月以上才浇灌。本工程地下室外墙和基础筏板及各层楼板,屋面板混凝土增设0.8-0.6%的聚丙烯纤维以增加抗裂能力。地下室外墙水平筋放在外侧以抵御混凝土裂缝。在混凝土施工时邀请建科院专家会商周密设计配合比,筏板施工时采用电子测温,监控温升、防止水化热引起混凝土裂缝。加强混凝土的保温和保湿养护。在混凝土初凝后,采用混凝土板面抹光机机械收面等措施。在应用了以上综合技术措施后,整个基础和主体梁、板、墙、柱,经监理、设计院检查均未发现有害裂缝。2 .混凝土耐久性技术本工程属框架剪力墙结构,混凝土工程量很大,共有42162m3,全部采用了商品混凝土。为/提高混凝土的综合性能,在施工之初,我们邀请建科院混凝土专家和商混混版土墙外光内实厂总工共同研究配合比设计,配合比中应用了含有高效减水剂的泵送剂,在各标号的混凝土中均采用了不同数量的II级粉煤灰,从C15到C45混凝土中分别采用量为80120kgm3。从C35到C45的混凝土量共计32178m,其水胶比为0.32-0.34,该部分占全部混凝土量的76%以上。在成型的混凝土中,混凝土致密,未见有害裂缝,抗渗混凝土抗渗性能合格。本工程混凝土42162m3,每立方米平均使用H级粉煤灰约100kg,本工程使用粉煤灰为社会节省水泥4200吨,利用工业废料4200吨。在钢筋工程中,我们严格控制了钢筋保护层。根据设计要求,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地上取一类,地下取二b类。我们在施工中分别采用了花岗岩石块、硬质塑料限位卡,用梯了筋、钢筋马凳等手段有效控制了钢筋保护层,经省检测中心测定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率分别为:+0.000以下梁类构件为93.9%,板类构件为97.4%:+0.000以上梁类构件为96.3%,板类构件为96.7%。判定为合格。布施工中,我们还严格控制砂、石产地,以确保混凝土骨料碱活性合格,氯离子含量合格,进一步保证混凝土耐久性。3 .清水混凝土应用技术为了使混凝土构件表面平整光滑,尺寸准确,线条棱角分明,清晰通顺,无明显擦痕,达到清水效果。我们项目部在工程开工之初就确定模板使用要求。本工程地下室内墙、柱和地上全部墙、柱均应用了定型全钢可调式大模板,其他结构则采用了崭新的18mm厚的双面腹膜清水混凝土效果镜面胶合板,从而保证了模板的接缝严密、平整光滑、尺寸正确,达到了清水混凝土的要求。这样,在后期的装饰施工中,仅混凝土表面需粉刷的76780m''就可以免去水泥砂浆粉刷层这道工序,节约了大量的水泥和砂子等自然资源,又增加了室内使用空间。(三)高效钢筋与预应力技术1.HRB400级钢筋应用技术本工程钢筋工程中大量应用了用B400钢筋,共计使用了6810.16吨,占全部钢材用量(7709.28吨)的88.34%。为了保证框架结构的抗震设防要求,严格控制强屈比屈1.25,HRB100级钢筋超强比1.3°通过复试,全部合格。2.粗宜径钢筋宜螺纹连接技术直螺纹套丝直爆纹连接成品全钢大模板为了保证本工程钢筋接头的施工质量,本工程基础、主体工程中的HRB400钢筋直径在16mm以上的全部接头均应用了滚轧直螺纹连接技术,我们严格按照JGJ1.o7-2003和DBJ24-25-04的技术规程施工。在施工中,接头的型式检验、工艺检验和现场实际见证抽样检验合格。使用宜螺纹接头,则减少了钢筋搭接,可以为国家节省钢材118吨。(四)新型模板及脚手架应用技术1 .清水混凝土模板应用技术为了使混凝十.构件表面平整尺寸准确,线条棱角分明,清晰通顺,无明显擦痕,达到清水效果。我们项目部在工程开工之初就确定了模板使用要求。本工程地下室内墙、柱和地上全部墙、柱均应用了定型全钢可调式大模板,其他结构则全部采用了崭新的18mm厚的双面腹膜镜面胶合板,从而保证了模板的接缝严密、平整光滑、尺寸正确,达到了清水混凝土的要求。2 .悬挑脚手架应用技术(六)安装工程应用技术1 .薄壁不锈钢管卡压连接技术的应用本工程给水、热水、纯净水管道均应用薄壁不锈钢管,DN100的管道采用卡压连接,DNW1.Oo的管道采用氮弧焊连接。卡压连接的薄壁不恢斜管卡东连接不锈钢管总长度850m,占全部薄壁不锈钢管总长度的95%。2 .机电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的应用本工程通过应用施工图电子版,计算机上将各个单位进行施工前的模拟预装配,将机电工程各专业管线合理布置,使施工阶段各专业尽可能减少管线交叉,避免衔接不当造成返工,通过综合平衡布线,最大限度地压缩使空间,使办公区走廊吊顶标高从2.7m提高到2.9m。地下室管线纵多,大小各异,经过综合平衡,将其中相邻走向相同的同类型管线平等移位,使其能够多共架敷设,减少了支架敷设数量,提高了观感效果。为了巩固该工程中综合布线管线平衡技术成果,项目部成立了“提高地下室支架整体变化"QC小组,成果已上报待评。3 .建筑智能化系统应用技术本工程建筑智能化系统分设了设备智能监控(楼宇自控)系统、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火灾自动报灾系统、通讯网络系统以及电源防雷与接地系统等。智能系统总控制室安全防范赛控室火灾自动报警控制柜通讯网络系统交防雷接地换双层烧结多孔砧恨护墙计算机网络机柜本工程是高层建筑,建筑面积大,办公用房多,大楼的运营耗能大,而且空调与冷机等设备负荷变化也很大。现对整个楼内的耗能设备进行严格监控与节能管理,合理控制机组的开启台数与运行时间,根据各个区域工作时间不同,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