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学资料_0.docx
房屋建筑学资料1、建筑的基本要素: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和建筑形象;2、按建筑的层数或总高度分类:一、低层建筑:13层二、多层建筑:4、6层三、中高层建筑:79层四、高层建筑:10层及10层以上高层住宅(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点住宅)3.基本模数的数值规定为100mm,其符号为M,即1M=100mmo建筑物和建筑物部件以及建筑组合件的模数化尺寸,应是基本模数的倍数。导出模数包括扩大模数和分模数。扩大模数:指基本模数的整倍数。扩大模数基数为:3V、6M、I、15M、30M、60M等6个,其相应的尺寸分别为300、600、1200、1500、3000、6000(mm)。分模数:指整数除基本模数的数值。分模数的基数为:1.10M.1.5k1/2M共3个,其相应的尺寸为:10、20、50(mm)04.建筑设计内容:(建筑工程设计是指设计一个建筑物或建筑群所要做的全部工作)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二、建筑平面设计1、采光:为保证室内采光的要求,一般单侧采光时进深不大于窗上口至地面距离的2倍,双侧采光时进深可较单侧采光时增大1倍2、房间的尺寸:(1)满意家具布置即人们活动要求(3-4人的病房开机按尺寸取3.30-3.60O6-8人取5.70-6.00)o(2)满意视听要求:a.为防止第一排座位距黑板太近,垂宜视角太小易造成学生近视,所以距离不小于2.00m,垂直视角大于45度。b.为防止最终一排座位距黑板太远,影响视听效果,距离不宜大于8.50.c.为避开学生过于斜视而影响视力,水平视角应不小于30度。(老师常取尺寸,6.30m*9.00m,6.60m*9.00m,6.90m*9.00m)3、房间内部分为几个部分(依据运用要求):(1)家具或设备所占面积(2)人们在室内的运用活动面积(包括市家具及设备时,近旁所需的面积)。(3)房间内部的交通面积4、房间采纳矩形的缘由:(I)实行平面体型箍洁,墙体平直,便于家具布置和设备的支配,运用上能充分利用室内有效面积,有较大的敏捷性(2)结构布置简洁,便于施工(3)便于统于开间,进深,有利于平面及空间的组合5、门厅设计应留意:(1)应处于总平面中明显而突出的位置(2)内部设计要有明确的导向性(3)内部空间组合和建筑造型要求(4)对外出口宽度按防火规范的要求不得小于通向该门厅的走道,楼梯宽度总和。6、平面组合形式(1走道式组合特点:各运用空间之间没有连通关系,而是借走道来联系。运用空间与交通联系空间明确地分开。可以保证各运用空间的安静和不受干扰;可以通过走道把各运用空间连成一体,保持必要的功能联系:走道可长可短,用它来连接的房间可多可少。适用范围:单身宿舍、办公楼、学校、医院、疗养院等建筑(2)套间式组合:是用穿套的方式按肯定的序列组织空间。房间与房间之间相互穿套,不再通过走道联系。套间式按其空间序列的不同乂可分为串联式和放射式两种。适用范围:博物馆、陈设馆、火车站、公共浴室一类建筑。(3)大厅式:主体房间运用人数多,面积大,层高大,协助房间与大厅相比尺寸大小悬殊。(4)单元式组合:将关系亲密的房间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称为单元。将一种或多种单元按地形和环境状况在水平或垂直方向重复组合起来成为一幢建筑,这种组合方式称为单元式组合。第三章:、建筑剖面设计1、房屋的净高和层高:层高该层楼地面到上层楼地面的距离(即该层净高加以楼板层的结构厚度)。【层高是国家对各类建筑高度的限制指标。1净高楼地面到结构层地面或顶棚下表面之间的的距离。当房间采纳单侧采光时,通常窗户上沿离地的高度应大于房间进深长度的一半,当房间允许两侧开窗时,房间的净高大小与总深度的1/4.O建筑沟通基本法则:(1)统一与改变(2)均衡与稳定(3)韵律(4)对比(5)比例(6)尺度2、人体活动所须要的运用高度:1)人体活动要求:房间净高应不低于2.20mO卧房净高常取2.8'3.0m,但不应小于2.4m。教室净高一般常取3.303.60m.商店营业厅底层层高常取4.26.0m,二层层高常取3.65.Im左右。2)有视线要求的房间:剖面形态:除了平面形态大小满意肯定视距、视角要求外,地面应有肯定的坡度。地面的升起坡度与设计视点的选择、座位的排列方式、排距、视线上升值C等因素有关。设计视点是指按设计要求所能看到的极限位置,以此作为视线设计的主要依据。视点越低,视野范阚越大,但房间地面生气坡度越大,视点越高,视野范围越小,地面生气坡度平缓。3)有音质要求的房间剖面形态要求:声能分布匀称;防止回声:避开声聚焦;观众厅声学特点。【例:剧院、电影院、会堂】3、重复小空间的组合:这类空间常采纳走道式和单元式的组合方式,如住宅、医院、学校、办公楼等。常将高度相同、运用性质相近的房间组合在同一层上,以楼梯将各垂宜排列的空间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整体。4、尺度所探讨的是建筑物整体与局部构件给人感觉上的大小与其真实大小之间的关系。高而窄的空间比例使人产生兴奋、激扬、向上的心情,具有肃穆感。宽而较矮的空间比例使人感觉安静、开阔、亲切,但过低有会使人产生压抑、沉闷的感觉。处理空间比例常用手法:(I)利用窗户的不同处理来调整空间的比例感。(2)运用以低衬高的对比手法,将次要房间的顶棚降低,从而使主要空间显得更加高大,次要空间感到亲切宜人。细而长的窗户使房间感觉高一些,宽而窄的窗口则感觉房间低一些。第五章、建筑构造概论1、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坚实好用、技术先进、主动合理、美观大方。2、建筑物的构造组成:通常有结构支撑系统、围护分隔系统,相关的设备系统以及其他协助部分共同组成的。第六堂、墙体与基础1、墙的类型:(1)按所处位置分:外墙(外围护墙):位于房屋的四周;内墙:位于房屋内部主要起分隔内部空间的作用。(2按布置方向分:纵墙:沿建筑物长轴方向布置的墙;横墙:沿建筑物短轴方向布置的墙,外横墙俗称山墙。2、民用墙的作用:(1)承受屋顶、楼板传给它的荷载,本身的自重荷载和风荷载,所以它具有承重作用。隔阻E1.然界的风、雨、雪的侵袭。防止太阳的辐射、噪声的干扰以及室内热量的散失等,起保温、隔热、隔声、防水等作用,这些作用称为围护作用。把房屋划分为若干房间和运用空间,称为分隔作用。3、高厚比:墙、柱的计算高度与墙厚的比值。高厚比越大,稳定性越小;【高厚比必需限制在允许值以内】允许高厚比限值的确定考虑因素:砂浆强度等级、材料质量、施工水平、横墙间距。墙体的结构及抗震要求:(1)强度要求:是指墙体承受荷载的实力(2)刚度要求:墙体作为承重构件,应满意肯定的刚度砖的尺寸:常用的实心砖规格24OmnI*115mm*53mm,加上砌筑时所需的灰缝尺寸,正好形成4:2:1的尺度关系,便于砌筑时相互搭接和组合。4、墙体的功能:外墙保与隔热:提高外墙保温实力,削减热损失增加外墙厚度,选用孔隙率高、密度轻的材料做外墙,采纳多种材料的组合墙防止外墙中出现凝聚水:防止外墙出现空气渗透。隔声要求:为保证建筑的室内运用要求,不同类型的建筑具有相应的噪声限制标准,墙体主要隔离由空气干脆传播的噪声。限制噪声,对增体一般实行以下措施:加强墙体的密缝处理;增加墙体密实性及厚度,避开噪声穿透增体及墙体振动;采纳有空气间层或多孔性材料的夹层蜡,提高墙体的减振和吸音实力:在可能的状况下,利用垂直绿化降噪。其它方面的要求:防火要求:选择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符合防火规范规定的材料。防水防潮要求:在卫生间、厨房、试验室等有水的房间及地下室的墙应实行防水防潮措施。建筑工业化要求:在大量性民用建筑中,墙体工程量占着相当的比重。提高机械化施工程度,提高工效、降低劳动强度,并应采纳轻质高强的墙体材料,以减轻自重、降低成本。5、块材墙的组砌方式:组砌是指砌块在砌体中的排列。组砌的关键是错缝搭接,使上下皮传的垂直缝交织,保证成墙的整体性。假如墙体表面或内部的垂直缝处于一条线上,即形成通健,在荷载作用下,使墙体的强度和稳定性显著降低。6、洞口尺寸:主要指门面洞口,尺寸应符合模数统一协调标准。墙段尺寸:指窗间堵、转角墙等部位墙体的长度。承市墙体的墙段尺寸需满意结构和抗震的要求。墙段尺寸=块材+灰缝7、墙脚构造:墙脚是指室内地面以下,基础以上的这段墙体,内外墙都有墙脚,外墙的墙脚又称勒脚。(1)墙身防潮:(2)勒脚构造:勒脚是外墙的墙脚,它和内墙脚一样,受到土壤中水分的侵蚀.应做相同的防潮层。同时,它还受地表水、机械力等的影响,所以要求墙脚更加坚实耐久和防潮。另外,勒脚的做法、高矮、色调等应结合建筑造型,选用耐久性高的材料或防水性能好的外墙饰面。做法:勒脚表面抹灰,勒脚贴面,勒脚用坚实材料。外墙四周的排水处理:房屋四周可实行散水或明沟解除雨水。屋面为无组织排水:通常在素土夯实上铺三合土,混凝土等材料,厚度60-70三o散水应设不小于3%的排水坡,宽度一般0.6-1.0.三水与外墙交接应设分隔缝,分隔缝用弹性材料嵌缝,防止外墙下沉时将散水拉裂。8、构造柱(抗震措施):构造柱是防止房屋倒塌的一种有效措施。多层破房构造柱的设置部位是:外墙四角、错层部位横墙与外纵墙交接处、较大洞口两侧、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9、变形缝包括温度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三种。10、隔墙的类型(按构造方式分):块材隔墙、轻骨架隔墙、板材隔墙。IK幕墙是以板材形式悬挂于主体结构上的外墙,如同悬挂的幕而得名。玻璃幕墙依据其承重方式分为:框支择玻璃幕墙、全玻璃幕墙和点支撑玻璃幕墙。框支撑玻璃幕墙:明框玻璃幕墙(金属框架的构件显露于面板外表面),隐框玻璃幕墙,半隐框玻璃幕墙(金属框架的竖向或横向构件显露于面板外表面)。12、水刷石做法:水刷石是一种一种传统是外墙饰面,是用水泥和石子等加水搅拌,拌在建筑物的表面,半凝固后,用喷枪、水壶喷水,或者用硬毛刷蘸水,刷水表面的水泥浆,使石子半露。水刷石饰面朴实谈雅,经久耐用,装饰效果好,运用广泛,主要适用于外墙、窗套、阳台、雨篷、勒脚及花台等部位的饰面。13、水磨石地面做法:水磨石地面一般分为两层施工。在刚性垫层或结构层上用10201三厚的1:3水泥砂浆找平,面铺1015mm厚.1:(1.52)的水泥白石子,待面层达到肯定强度后加水,用磨石机磨光、打蜡即成。所用水泥为一般水泥,所用石子为中等硬度的方解石、大理石、白云石屑等。14、地基可分为自然地基和人工地基两种类型。臼然地基凡F1.然土层具有足够的承载实力,不需经过人工加固,可干脆在其上建立房屋的称为自然地基。经人工处理的地基称为人工地基。常用的人工加固地基的方法有压实法、换土法和桩基(按受力方式分端承桩,摩擦桩)。15、按基础的传力方式分刚性基础,柔性基础。刚性基础常用于地基承载力较好,压缩性较小的中小型民用建筑。16、由室外设计地面到基础底面的距离,叫做基础的埋徨深度。基础埋深不超过5m的称为浅基础,大于5m的属于深基础。17、影响基础埋置深度的因素:1 .与地基的关系,房屋要建立在坚实牢靠的地基上。2 .地下水的影响,为避开地下水的改变影响地基承载力及防止地下水对基础施工带来麻烦,基础应争取埋在最高水位以上。18、当最高地下水位低于地下室地坪且无滞水可能时,地下水不会干脆侵入地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