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水吸收氨.docx
吉林化工学院化工原Ja课程设计I目处理量为7600m3h氧气汲取塔的工艺设计敦学院专业班皴学生姓名学生学号指导老师课程设计任务书1、设计题目:处理量为m'/h翅气汲取塔的工艺设计;试设计一座填料汲取塔,用r脱除混r空气中的我气>混合气体的处理量为760。(m7h),其中含空气为96%,氨气为4%(体积分数),要求塔顶排放气体中含氨低于0.01%(体积分数),采纳清水进行汲取,汲取剂的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5倍。(20Ca氮在水中的溶解度系数为11=0.725kmo1.m,.kPa)2、工艺掾作条件:(1)操作平均用力常压<2)操作温度t=20*C(3)每年生产时间:7200h.(4)选用填料类型及规格自选.3、设计任务I完成汲取的工艺设计与计算,有关附属设备的设计和选型,用2号图纸手绘汲取系统的工艺流程图和工艺条件图,编写设汁说明书(用电子版课程设计任务书1、设计题目:年处理量为吨纭气的工艺设计;试设计座填料汲取塔,用于脱除混于空气中的氨气。混合气体的处理员为76%(m7h),其中含空气为96%,飒气为4%(体积分数),要求塔顶排放气体中含城低于0.01%(体积分数),采纳清水进行汲取,汲取剂的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5倍.(20C,氨在水中的溶解度系数为H=0.725kmo1.m,.kPa)2、工艺操作条件:(1)操作平均压力常压(2)操作温度t=20,C(3)每年生产时间:7200h.(4)选用填料类型及规格自选。3、设计任务I完成干燥器的工艺设计与计算,有关附属设备的设计和选型,绘制汲取系统的工艺流程图和汲取塔的工艺条件图,编写设计说明书。4、参考书;(1)化工原理教研室.£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吉林化工学院编:(2)谭天恩.麦本熙.化工原理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3)匡国柱.史启才.化工单元过程及设备课程设计:(4)化工设计全书编辑委员会.金国淼等编汲取设备化学工业出版社:(5)陈丙恒等编化工原理卜册,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6)其它参考书。摘要本设计是用清水来汲取新气。汲取是利用气体混合物中的各组分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不同来分别气体混合物的.设计运用的填料是D”塑料阶梯环,其优点为成本低,生产实力大,网力小,质量轻。塔径为100omnb填料规格校核率为208,符合要求,泛点率69.99%,在50%-80%之间。填料层高度为8m,散装填料分段高度举荐值hD=8-15m,并且必不6,本设计采纳分段操作,段与段间运用多孔盘式液体再分布器,这样做能增加汲取效率,气体动能因子F为2.929在常用范用内。填料塔是气液呈连续连续性接触的气液传质设备,本设计选用了液沫装置、筛网装置、填料支撑板及其他附属塔内件。液沫装巴可以防止填料由于气潦过大而发液泛现象:筛网装置防止填料上浮:选用的填料支撵板为扁钢条制作的格棚.关健同:清水汲取塑料阶环液体分布涔V一一混合气流量kmo1./sZs一一填料层分段高度,mX一一溶质组分在气相中的摩尔比,无因次Y-溶质组分在气相中的摩尔比,无因次7.一一填料N离度,m3.希字母一一粘度Pa.Sp-密度kgm'表面张力N11min最小的1塔底m一一平均的,对数平均的max最大的2塔顶对设计过程的评述和有关问题的探讨课程设计过程中,由于查阅的文献较多,有大员的数据依据,再者由于本人对汲取过程有肯定的探讨,也有肯定的理论基础,在此况F,设计有肯定的可借鉴性。一二章的理论比较精确,而三章的计算过程理论正确,但精确度可能存在问题精确度不够,可能是结果有肯定偏差,这些也仅为参考过程.在设计过程中也有许多问题出现:此设计有许多器件由于处理员小,而略去不用,但在实际工程中,这些也是我们必需面对的,例如,设计中的选泵与选管过程中流体阻力的计算值很小,可以被忽视,但是并非没有,类似地还有。一个设计并不能涉及到全部,但并不代表不涉及的在类似设计中都不存在,主要参考文献1谭天恩,麦本熙,丁惠华主编.化工原理(上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2化学工程手册编辑委员会.第12篇.气体汲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23化学工程手册编辑委员会,第13篇,气液传质设备,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2巾化工原理教研室.化工原理课程设汁指导书.吉林:吉林化工学院编,19995匡国柱,史后才主编.化工单元过程及设备课程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6陈敏恒,丛福滋,方图南,齐呜斋编.化工原理(上下册).上海: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7大连理工化工原理教研室.化工原理课程设比沈阳:大连理工高校出版社,19968柴诚敬等编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9化工设计全书编堀委员会.金国淼等编汲取设备.化学工业出版社10贾绍义,柴城敬主编.d化工原理程序设计.天津高校出版社,200211王卫东主编.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附录表1水的物性数据表温度tC密度Pkgm'黏度Um.Pa.s表面张力X1.OTM"'0999.91.78975.65999.81.54771.910999.71.30574.1999.01.155Y:;.120998.21.00572.725997.00.90372.030995.70.80171.235994.00.72770.I40992.20.65369.6(查自:©化工原理试验附表表2塔径与填料公称直径的比值D/d的举荐值填料种类D/d的举荐值拉西环D<72O-3O鞍环Dd5鲍尔环DdO-5阶梯环Dd>8环矩鞍Dd>8(杳自:化工单元过程及设备课程设计B)表3贝恩(Bain)一霍根(Hougen)关联式中的A、K值散装填料类型AK规整填料类型AK塑料鲍尔环0.09421.75金属丝网水纹填0.301.75料金属鲍尔环0.11.75塑料丝网水纹填0.42011.75料塑料阶梯环0.2041.75金属网孔水纹填0.1551.47料金属阶梯环0.1061.75金属孔板水纹填0.2911.75料瓷矩鞍0.1761.75塑料孔板水纹填0.2911.563料金属坏矩鞍0.062251.75(查自:6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表4常见材质的临界衣面张力值-H三砺聚丙烯聚氯乙W烯表面张力,56617333407520dyn/cm(查自:6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表5轴承式铸铁管规格内径mm壁厚mm有效长度11n内径TIn壁厚11un有效长度11m759300045013.46000100930005001460001509.5400060015.4600020010400070016.5600025010.8400080018600030011.4400090019.54000350126000100020.54000100I12.8I6000(壹自:化工原理上册附表)结束语从5月12号起先,经过个月的查找资料、计算数据、寻疑侦理、手绘填料塔、用CAD绘画工艺流程图,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工作已完成,感受颇多,受益也不少。首先,我认为,课程设计培育了我们自己主动学习的实力,从小学到高校,我们都在进行“填鸭式”的学习,只是始终在课堂上被动的学习理论学问,很少有白己主动的、探究性的学习,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要亲自查阅相关资料和大量文献,并加以归纳、推理、思索和总结。更加深化的理解和相识了化工生产过程以及设计要求,使我们所学的学问不局限于书本,而且巩固了我们课堂上学习的化工原理学问,拓宽了我们的学问面.主动学习使我们感觉到学习不再是一种重担,我们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会由衷的产生种充溢感。课程设计过程妫炼了我们逻辑思维实力和归纳总结实力,课程设计是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我们不再像是在课堂上一样老师讲什么,我们就学什么,我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去查找相关资料,深化的去思索每个公式和定理的由来,统一它们的单.位,思索各个公式和定理之间的联系,运用它们时所须要的相关条件,怎样将实际生产过程和理论设计联系起来,怎样在众多的条件卜.做出最优的选择,怎样实际才能为工厂节约成本、提高产量、取得最大收益,这对将来的毕业设计及以后工作无疑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更主要的是课程设计使我们我们的头脑更加敏捷和富仃逻辑性以及条理性。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我还发觉翻阅相关书籍和搜寻资料尤为重要,学习中要利用必要的资源,如图书馆、网络的数据库等.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相识到r自己的不足之处,使我知道再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的方向。感谢这次课程设计过程中赐予我帮助的徐老师和各位同学。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老师评分表评价单元评价要走评价内涵满分评分平常成果20%出勤能按时到指定设计地点进行课程设计,不旷课,不迟到,不早退。IO纪律学习看法仔细,遵守课程设计阶段的纪律,作风严谨,按时完成课程设计规定的任务,按时上交课程设计有关资料。1()说明书质fit30%说明书格式符合课程设计说明书的基本耍求,用语、格式、图表、数据、量:和单位及各种资料引用规范等。IO工艺没计计算依据选定的方案和规定的任务进行物料衡算,热量衡算,主体设备工艺尺寸计算,附属设备的选型等。20制图质量30%制图图形图纸的布局、线形、字体、箭头、整齐等。20制图正确性符合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芬书制图要求,正确绘制流程图和工艺条件图等。IO答辩20%对设计方案的理解答辩过程中,思路清楚、论点正确、对设计方案理解深化,主要问题回答正确20指导老师综合评定成果:实评总分:成果等级指导老师(签名):2014年一月一日注:按优(90TOO分)、良(80-89分)、中(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以卜)五级评定成果。化工原理教学与试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