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重点部位医院感染控制措施.docx

    • 资源ID:1292941       资源大小:11.86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重点部位医院感染控制措施.docx

    重点部位医院感染控制措施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控制措施1、严格执行人工机械通气的适应证,只有在必须使用时才能使用,使用过程中尽量采用无创通气的措施。2、有人工机械通气操作指南、护理规范及相关感染的控制方法,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与授权,使其能够熟知和严格遵循。3、对建立人工气道患者,有严格的无菌操作规程。4、重复使用的呼吸回路管道、雾化器,达到灭菌或高水平消毒要求,每周更换12次,回路管道如有明显分泌物污染则及时更换。5、连接呼吸机的管道上的冷凝水应当及时引流、倾去,并有制度保证。6、定期进行重点部位病原学检查,在符合“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标准时,应当在4小时内获得抗菌药治疗,72小时无效重复病原学检查。7、有完整的操作与观察处置记录。8、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的监测、分析与反馈。二、血管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控制措施1、严格执行留置血管内导管的适应证,只有在必须时才能使用,并尽早拔除。2、有留置血管内导管(尤其是中心静脉导管和周围动脉导管)的操作指南、护理规范及相关感染的控制方法,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与授权,使其能够熟知和严格遵循。3、应用半透明的半浸透性的聚亚氨酯敷料、覆盖纱布或覆膜变湿、弄脏时,应当及时更换:4、三通锁闭保持清洁,发现污垢或残留血迹时,能及时更换。5、定期进行重点部位病原学检查,在符合“血管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诊断标准时,应当在4小时内获得抗菌药治疗,72小时无效重复病原学检查。6、有完整的操作与观察处置记录。7、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的监测、分析与反馈。三、留置导尿管所致尿路感染控制措施1、严格执行留置导尿管的适应症,只有在必须时,才能使用,并尽早拔除。2、有留置导尿管的操作常规、护理规范及相关感染的控制方法,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能够熟知和严格遵循。3、插管时应注意无菌操作,动作轻柔,避免损伤,正确固定导尿管,并采用连续密闭的尿液引流系统。4、导尿管与集尿袋的接口不要轻易脱开。应当保持尿流不受阻断的引流。5、不使用抗菌药物作连续脐胱冲洗预防感染。集尿袋低膀胱水平,不接触地面。6、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尤其是尿道口。7、定期进行重点部位病原学检查,采集尿标本作培养时,应当在导尿管远端接口处用无菌空针抽取尿液,在符合“留置导尿管所致尿路感染”诊断标准时,应当及时获得抗菌药治疗,72小时无效重复病原学检查。8、有完整的操作、观察与处置记录。9、有留置导尿管所致尿路感染(发病率、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的监测、分析与反馈。四、手术部位感染控制措施1、“I类”切口择期手术患者,术前住院日应少于3天,“I类”切口手术前有感染症状的应当暂缓手术。2、如无禁忌症,应当术前洗澡,并使用抗菌皂。3、避免不必要的术前备皮。或在手术当天或手术室内备皮。备皮采用不损伤皮肤的脱毛方法。4、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有关国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规范要求使用抗菌药。5、有手术切口护理和引流的操作规程,并严格实施;换药应当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技术。6、按照手术风险程度(NNIS)分级登记手术后感染,有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的监测、分析与反馈。五、血液净化(透析)相关感染控制措施1、严格执行血液净化(透析)的适应症,只有在必须时才能使用。2、有血液净化(透析)的操作指南、护理规范及相关感染的控制方法,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与授权,使其能够熟知和严格遵循。3、血液透析机与水处理设备应当符合国家产品质量规定的要求。4、严格按照血液透析器及管路产品说明使用,对可重复使用的产品,有严格的操作与检测规范,定期进行病原学检查,有完整的监测记录。5、有完整的血液净化所致的相关感染应急管理预案与处理程序。6、透析液的配制符合要求,透析用水化学污染物、透析液细菌及内毒素检测达标。7、有血液净化(透析)所致相关感染(发病率、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的监测、分析与反馈。六、下呼吸道感染控制措施1、建立预防和控制下呼吸道感染的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并落实。2、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应分开安置.,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并根据病原体、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3、保持病室环境清洁,定时开窗通风,定期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并达到相应的卫生学要求,房屋改造时要预防军团菌和曲霉菌污染。4、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糖尿病、COPD,血液病等),严格掌握机械通气指征,尽量采用无创通气,限制插管的留置时间。对建立人工气道的病人,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5、重复使用的呼吸机外置管路使用次性呼吸机管路;呼吸机管路避免频繁更换(一般情况下每周更换1-2次,如有明显分泌物污染则应及时更换);集水器应处于管路最低处,冷凝水要及时倾倒,避免倒流。6、吸氧病人应加强呼吸道湿化,湿化瓶内应为无菌蒸储水,应24小时更换。7、注意口腔卫生,防止口咽部分泌物吸入。病情许可时采取半卧位。控制进食速度和量,尽量避免使用H2受体阻滞剂和制酸剂,及时清除声门下分泌物。8、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定时翻身拍背,以促进排痰。手术病人术前应戒烟,术后鼓励病人有效咳嗽排痰,尽早起床活动,避免使用镇静剂。9、医务人员接触病人和操作前后应洗手或进行手消毒。诊疗护理操作时应戴口罩、帽子。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时应戴手套。对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的操作时应穿防护服、戴眼罩或面罩。七、皮肤软组织感染控制措施1、疳、痈、蜂窝组织炎、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及早治疗糖尿病等。注意个人卫生,常洗头、洗澡,衣服宽松,减少皮肤摩擦和刺激。积极治疗皮肤病,减少抓破损伤。注意皮肤出现的浅表伤口,防止继发感染。及时处理体表软组织的损伤,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扁桃体炎、龊齿及手足癣感染。对住院的危重症病人应加强皮肤护理,勤翻身,防止褥疮产生。2、新生儿皮下坏疽新生儿护理应手法轻柔,更换尿布、内衣时要防止损伤皮肤。尿布应柔软,勤于更换。保持婴儿皮肤干燥,经常更换其体位,以防局部长期受压。做好产房和婴儿室的消毒隔离工作,控制感染源。3、褥疮预防方法有:(1)避免局部皮肤长期受压,勤翻身,保护骨隆起处和支持身体空隙处;(2)尽量避免潮湿、摩擦及排泄物刺激;(3)增进局部血液循环,对于易发生褥疮的病人应经常检查受压部位:(4)增加营养摄入,增强体质。(四)烧伤感染1、加强感染监控。严重烧伤后感染发生发展有一过程,且变化快,注重感染早期症状,及早采取措施,便于终止其进-步发展。有效的监控措施包括对有细菌定植的病人的病情进行监控,做到及时送创面分泌物培养;环境卫生监控。医院感染监控小组,及时发布细菌感染发生状况和药敏结果;临床治疗及时地分析评估,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2、严格地无菌隔离措施。准备有消毒隔离条件的病房,最好是单IhJ,做好床旁隔离,减少或防止细菌的入侵;静脉输液时,避免或尽量远离创面做静脉切开:注意妥善保护创口,及时更换渗湿的敷料;采用屏障护理技术,防止经污染物传播病原菌;消除来白饮食中的潜在病原菌:病房器具专用;工作人员接触病人前后严格执行洗手、换衣、戴手套制度;实行终末消毒制度。

    注意事项

    本文(重点部位医院感染控制措施.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