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管理措施.docx
资源管理措施1.资源提供1)根据质量管理和实际生产的需求,确定自己固有的资源和需引入的外部资源。提供的资源应满足于下列要求:为实现和保持现有的质量管理体系和为持续改进其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提供必需的资源。由于市场的变化,顾客要求的不断变化,所提供的资源应能及时满足这些变化,达到增强顾客满意。2)人力资源为确保各岗位委派的人员是合格的人员,这些人员应经过适当的教育、培训,并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经历。同时对招聘、录用、培训和考核作出控制规定.2.能力、意识和培训通过对从事影响建筑产品质量的工作人员的能力、意识的培训,使之掌握与提高知识技能,提高其工作质量并胜任本职工作。1)根据施工任务、发展规划及市场竞争需要,制定培训计划。2)培训方法采用内培和外培相结合.3)从事特殊工作人员的范围、培训和考核关键岗位人员:项目经理、施工员、技术员、质量员(质保员、质控员)、安全员、材料员等。质量审核人员、试化验人员、计量人员、无损检验人员、测量工作人员等。特种作业人员:焊工、起垂工、机械工等。以上人员培训纳入年度培训计划0考核由培训单位考核(考试)发资格证(上岗证).培训内容:专业技能培训,质量意识培训,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培训I,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定的培训,公司规章制度培训,特殊岗位资格培训等。各类人员培训、考核应形成档案,并保存记录。4)建立员工考核制度,明确各员工的考核标准(确定能力),定期考核员工的业绩,以验证培训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3.基础设施为确保施工过程的需要,及时提供并维护所需的基础设施,以保证建筑产品质量符合要求。1)根据工程施工的需要,项经部提出基础设施需用计划。2)公司对基础设施负责审核、批准、组织实施。3)工程部和物资部对基础设施检直、验收,并验证是否满足施工生产的需要。4)工程部对基础设施中施工用的建筑物,工作场所等的运行状态进行监督、检杳和管理。5)物资部对工程中使用的设备维护、保养等负责管理,制定相应的工作程序。4.工作环境通过提供适宜的、必要的工作环境,使各种资源能充分发挥其效能,保证建筑产品质量符合要求。1)提供并实施满足施工要求所必需的工作环境。2)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员工提供宽松的工作环境。3)工作环境包括以下几点:施工现场或其他工作场所的安全与卫生条件,必要时包括绿化等.施工现场或其他工作场所需配备的专用设备、机具等。施工现场领他工作场所周围的工作条件,如温度、污染及阻碍正常施工的其他因索。为员工提供的创造性的工作方法、合理分配制度和参与机会、培训机会,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