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通用安全管理及应急预案.docx
实验室通用安全管理及应急预案为加强分院科研试骁环节的安全工作,防苞和杜绝安全的患,特制定如下制度,一、日常安全管理规定1、实行办公室及实验室安全负责制.各科研办公室及实验宓报据实际情况指定安全负贡人.安全负所人员斑天督促本办公室人员下班钱关闭电脑,切断用电设备与电源的连接,关闭门和窗.2、办公室、实验室不行私接电源、线路.因工作确需拉接电源税跖的,需向分院办公室申请并由其指派专业人员进行拉接。3、试5金人员进入实验室必须穿嵌必要的工作服:进行危害物质、挥发性行机溶剂、特定化学物质或其他毒性化学药品操作实验时,必须穿怅防护具(防护口罩、防护手套、防护眼境),且须在通风树内进行操作,同时务必遵守操作规程,勿自行改变实轮流程:在进行化学实验时,严禁戴隐形眼镜,以防止化学试剂溅入眼镜而腐蚀眼1.4、用电设备开启时,使用人不能长时间离开办公室或实蛤室。5、室内严禁抽勤,并不得陆意将易燃、易爆物品带入办公室或实脸室.6、实验室走麻、楼梯、出门应保持畅通,每层楼应配备一定致晶的消防器M,特别是气腹贮藏室、化学实脸室等更应添置足够的消防器材,消防安全设施存放处严禁堆放物品,消防潺材不为随意移位、损坏和挪用.爱护安全保卫的防护和防范设备、设施、零材和器具。7,科研人员应了解灭火基本知识,掌握灭火器的使用和一般的火灾扑救方法,学会火灾中逃生的基本技能.8、时外来人员或陌生人员要提高警惕,如彳i疑点应仔细盘问或及时报告分院办公室等有关部门.9、外来人员参观实验室,严格按照实验室或定,不随意触偿实验室设备及用具,禁止不经允许乱动该实险室开关等。10、 枳极参加各种安全教育和培训活动,主动报告不安全情况,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11、 科研项目如确需在办公室、实验空对产品做老化、稳定性等实裟时下班后不能断电,需经分院安全委员会批准并备案。二、应急预案1.当员工在检测工作时发生送外人身伤亡步故时,实验室的任何人员应根据伤亡程度立即采取救助措施,可先自行进行伤害的预处理.同时可拨打“120-紧急救助电话求助.采取救助的同时立即报告部门负责人做好善后处理,部门负费人应立即报告中心领导.2,当出现诸如火灾、水灾、化学品泄漏、环境污染等硬廷性灾古时,实聆室的任何人员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1.有贵仔、义务和权利采取防止灾杏蔓延的一切措施,同时应呼救我他人员帮助救助以及可拨“119”火灾紧急故助电话求助.采取救助的同时立即报告部门仪说人做好善后处理,部门负贡人应立即报告分院安委会,3 .当舟现或发现危险品、剧毒品损坏、丢失或仪潺设备、设施损坏时,当事人应立即向分院安委会报告,采取必要的补救措脩,防止出现其他类似情况.4 .当试脸中出现停电、停水、停气等影响检测的故障时,检脸人员应首先对仪器设得和被检物品实施保护措施.防止仪滞设得和物品损坏.及时做好现场记录,同时向分院安委会报告。三、一般急救措施1 .烧伤急救(1) 普通轻度烧伤,首先应该用冷水冲洗,并包扎好;略史的烧伤可视烧伤情况立即送医院处理:遇有休克的伤员应立即通知医院前来抢救、处理.(2)化学烧伤时,应迅速解脱衣服,苜先消除残存在皮肤上的化学药品,用水多次冲洗,同时视烧伤情况立即送医院救治或通知医院前来救治。(3)眼瞄受到任何伤害时应立即请眼科医生诊断.但化学灼伤时,应分秒必争,在医生到来而抓紧时间,立即用热储水冲洗眼防,冲洗时须用细水流,而且不能出射眼球,2 .创伤的急救(1)小的创伤可用消毒镣子或海温纱布把伤口清洗干净,并用3.5%的碘酒涂在伤11周困,包起来.若出血较多时,可用压迫法止血,同时处理好伤口,扑上止血消炎粉等药.较紧的包扎起来即可.(2)较大的创伤或动、静时:出血,甚至骨折时,应立即用急救翔带在伤口出血部上方扎紧止血,用消毒纱布彘住伤口立即送医务室或医院救治,但止血时间长时,应注意隔1-2小时适当放松一次,以免肢体缺血坏死.(3)热力烧伤:可用15C左右冷水冲洗或浸泡。烧伤创面最好保用水泡皮,也不要撕去腐皮,以免污染创面.(4) 化学烧伤:若现场有条件创面可用中和剂。但是酸碱中和反应时亦会产生热,仍需冷水冲洗.生石灰烧伤W首先格去体表石灰粉末再冲洗,以防石灰与水反应生热加重烧伤.(5) 电烧伤:首先要切断电源,一时不能切断电源时,用绝缘物品拨开电源,断电火火后,若发现伤员心跳呼吸停止,当即做人工呼吸,待心跳呼吸恢更后即刻忖送就近医院处理.3 .中毒的急救对中毒者的急救主要在于把患拧送往医院或医生到达之前,尽快将患者从中毒物质区域中移出,并尽求弄清致凝物质,以便协助医生排除中毒拧体内毒物.如遇中毒者呼吸停止,心肺停跳时,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心肮按摩,直至医生到达或送到医院为止.4 .触电的急救有人触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或设法使触地人脱离电源;患者呼吸停止或心脏停跳时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或心肮按摩,特别注意出现假死现象时,千万不能放弃抢救,尽快送往医院救治.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二。一四年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