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测量方案.docx
施工测量方案第一章、施工部署由项目技术部专业测量人员成立测量小组,根据测绘研究院给定的坐标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工程定位、建立轴线控制网。按规定程序检查验收,对施测组全体人员进行详细的图纸交底及方案交底,明确分工,所有施测的工作进度及逐日安排,由组长根据项目的总体进度计划进行安排。第二章、施工测量的基本要求一、施测原则1.严格执行测量规范;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确定平面控制网,后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局部轴线的定位放线。2、必须严格审核测量原始:的准确性,坚持测量放线与计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3、定位工作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再报检的工作制度。4、测量方法要简捷,仪器使用要熟练,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割故到省工、省时、省费用.5、明确为工程服务,按图施工,质量第一的宗旨。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二、准备工作1.全面了解设计意图,认真熟悉与审核图纸。施测人员通过对总平面图和设计说明的学习,了解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点,周围环境,建筑物的位置及座标,其次了解现场测量座标与建筑物的关系,水准点的位置和高程以及首层±0000的绝对标高。在了解总图后认真学习建筑施工图,及时校对建筑物的平面、立面、剖面的尺寸、形状、构造,它是整个工程放线的依据,在熟悉图纸时,着重掌握轴线的尺寸、层高,对比基础,楼层平面,建筑、结构几者之间轴线的尺寸,蛰看其相关之间的轴线及标高是否吻合,有无矛盾存在。2、测量仪器的选用。测量中所用的仪器和钢尺等器具,根据有关规定,送具有北京市仪器校验资质的检测厂家进行校验,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序号器具名称型号单位1经纬仪J2台12水准仪DS3台23激光经纬仪DJJ2台14激光接受靶个15钢尺50m把26钢尺30m把27颉5m把28对讲机个39黑斗只4三、测量的基本要求1、测量记录必须原始真实、数字正确、内容完整、字体工整;测量精度要满足要求。根据现行测量规范和有关规程进行精度控制。2、根据工程特点及工程测量规范,此工程设置精度等级为二级,测角中误差20",边长相对误差1.5000第三章、工程定位与控制网测设方案一、工程定位根据测绘定位桩、红线桩和水准点。按照所计算的建筑物主轴线坐标点进行轴线定位。二、平面控制网测设1、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1)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彳出精度的原则。(2)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与工程设计所采用的坐标系统想一致。布设呈矩形。(3)布设平面控制网首先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4)选点应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5淞位必须用险保护,需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并用红油漆作好标记。2、建筑平面控制网的布设(1)依据平面布置与定位原则,共设置二横四纵六条主控轴,分别为。C轴0.5m,oH轴1.om轴1.Om轴0.9m,轴1.8m,o27轴0.9m,1/35轴0.5m(2)主控轴线定位时,均布置引线,横轴东侧以及纵轴北侧投测到围墙上,横轴西侧、纵轴南侧设置定位桩(附图-略I墙上、地面引线均用红三角标出,清晰明了。施测完成后报监理、建设单位确认后,加以妥善保护。按照工程测量规范要求,定位桩的精度要符合表要求:等级测角中误差()边长丈量相对中误差一级±71.3OO(3)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砌传维护,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4)控制线随结构逐层弹在外墙上,用以检查复核楼层放线。三、高程控制网的布设1、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1)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区内建立高程控制网,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竖向精度的首要条件。(2)根据场区内规划局给定的路边高程点BM4=45.03m布设场区高程控制网。(3)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根据规划局给定的路边高程点BM4=45.03m,在场区内(包含1号、2号楼)建立高程控制网。先用水准仪进行复测检查,校测合格后,测设一条闭合水准路线,联测场区高程竖向控制点,即场区半永久性水准点M1.=46.00m,以此作为保证竖向施工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该点也作为以后沉降观测的基准点。2、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及技术要求(1)高程控制网的精度,不低于三等水准的精度。(2)半永久性水准点位处于永久建筑物以外,一律按测量规程规定的半永久。(3)桩的方式埋设,并妥善加以保护。(4)引测的水准控制点,需经复测合格后方可使用。(5)高程控制网技术要求高程控制网的等级拟布设三等附合水准,水准测量技术要求如等级高差全中误差(mm/km)路线长度(km)与已知点联测次数附合或环线次数平地闭合差(mm)三等650往返各一次往返各一次121.3、水准点的埋设及观测技术要求(1)水准点的埋设水准点选取在土质坚硬,便于长期保存和使用方便的地方。墙水准点应选设在稳定的建筑物上,点位应位于便于寻找、保存和引测。(2)水准观测的技术要求见下表。等级水准仪型号前后长度(m)前后视距较差(m)前后视距累积差(m)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m)基辅分划读数差(mm)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三级DS375250.32.03.0第四章、基础测量施工方案一、基础平面轴线投测方法1.将DJ2经纬仪架设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在同一层上投测的纵、横线各不得少于2条,以此作角度、距离的校核。一经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放出其他相应的设计轴线及细部线。在各楼层的轴线投测过程中,上下层的轴线竖向垂直偏移不得超过3mm。2、在垫层上进行基础定位放线前,以建筑物平面控制线为准,校测轴线控制桩无误后,再用经纬仪以正倒镜挑直法投测各主控线,投测允许误差±2mm。3、垫层上建筑物轮廓轴线投测闭合,经校测合格后,用墨线详细弹出各细部轴线,暗柱、暗梁、洞口必须在相应边角,用红油漆以三角形式标注清楚.4、轴线允许偏差如下:1.<30m允许偏差±5mm30<1.<60m允许偏差±1Omm60<1.90m允许偏差±15mm90<1.允许偏差±20mm轴线的对角线尺寸,允许误差为边长误差的2倍,外廓轴线夹角的允许误差为1'。二、0.000以下部分标高控制1、高程控制点的联测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以判断场区内水准点是否被碰动,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2、±0.000以下标高的传递施工时用钢尺配合水准仪将标高传递到基坑内,以此标高为依据进行槽底抄平。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点的较差不得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该平面施工中标高的基准点,基准点应标在便于使用和保存的位置,根据基坑情况,在基坑内将其引测至基槽外围砖胎模内侧壁,并标明绝对高程和相对标高,便于施工中使用。墙、柱拆模后,应在墙柱立面抄测出建筑一米线(一米线相对于每层设计标高而定13、标高校测与精度要求每次引测标高需要作自身闭合外,对于同一层分几次引测的标高,应该联测校核,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mm。4、土方开挖测量方法(1)基坑开挖由。1轴向。37轴推进,高程分两次传递,在距槽底设计标高1.5m的边坡上钉钢筋头,架设水准仪,随时校核槽底标段(2)开挖到槽底标高30cm处,在基坑边。H轴1.0m控制线处架设经纬仪,向基坑投测主控线,在木桩上钉钢钉,确定控制点,并用小白线拉通。然后,在基坑边轴1.om控制线处架设经纬仪,以同样方法确定主控线。当纵横主控线投测交叉后才佥查距槽边尺寸,确定槽宽,修整槽边.随挖土进度依次放出各主控线,并放出细部集水坑、消防水池等开挖边线。第五章、主体结构施工测量方案一、平面控制网的测设1.墙体;昆凝土浇筑完毕后,根据场地平面控制网,校测建筑物轴线控制桩后,使用经纬仪将轴控线引弹到结构外立面上。一层墙拆模后,再引弹至墙顶。并弹出外墙大角IOCm控制线。2、楼层上部结构轴线垂直控制,采用内控点传递法.根据流水段的划分,第一施工段内设置4个内控点,组成自成体系的矩形控制方格,其余3段各设置2个内控点(纵横主控轴交叉点),控制点编号见内控点平面图。3、浇筑一层顶板混凝土过程中,按照控制点预埋100mmX100mmX3mm钢板。二层楼面放线,依据外墙及东、北侧围墙上可以通视的主轴控制线进行施测,钢板上用钢针划出纵、横轴交叉线,并将交叉点处钻出2mm小孔作为标志。4、上部楼层结构相同的部位留200mm×200mm的放线洞口以便进行竖向轴线投测。预留洞不得偏位,且不能被掩盖,保证上下通视.5、二层楼面的轴网须认真校核,经复核验收方可向上投测。6、二层楼面基点钢板上不得堆放料具,顶板排架避开钢板,确保可以架设仪器。7、平面控制网根据结构平面确定,尽量避开墙肢,保证通视。8、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先定主控轴,再进行轴网加密。控制轴线满足下列条件:建筑物外轮廓线、施工段分界轴线、楼梯间电梯间两侧轴线。二、激光经纬仪选型1、选用激光经纬仪。2、技术指标如下:竖向扫描精度20n3、竖向激光束射出距离:白天500m、夜间3000m4、要保证激光经纬仪的竖向扫描的精度,激光器射出的光束与仪器的视准轴同轴,激光束5、光斑须与望远镜同心,激光束出射至工作面的距离与望远镜调焦系统同焦(光斑最小),简称"三同"。三、基准线竖向投测方法及技术要求1、基本要求(1)竖向投双幅度取决于测量人员的技术素质和设备的技术的状态。从这两方面着手控制投测精度。(2)测量人员经技术培训,持证上岗。(3)测量人员施测前认真理解方案。(4)仪器需有检定合格证。2、竖向投测点序(1)将激光经纬仪架设在二层楼面基准点,调平后,接通电源射出激光束。(2)通过调焦,使激光束打在作业层激光靶上的激光点最小,最清晰。(3)通过顺时针转动望远镜360。,检查激光束的误差轨迹。如轨迹在允许限差内,则轨迹圆心为所投轴线点.(4)通过移动激光靶,使激光靶的圆心与轨迹圆心同心,后固定激光靶。在进行控制点传递时,用对讲机通信联络。(5)轴线点投测到楼层后,用光学经纬仪进行放线。(6)施工层放线时,应先在结构平面上校核投测轴线,闭合后再细部放线。室内应把建筑物轮廓轴线和电梯井轴线的投测作为关键部位。为了有效控制各层轴线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并达到在装修阶段仍能以结构控制线为依据测定,要求在施工层的放线中弹放下列控制线,所有细部轴线,墙体边线、门窗洞口边线。3、测量精度要求(1)距离测量精度:1/5000;(2)测角允许偏差:20'4、垂直度控制。结构施工中每层施工完毕,应检测外墙偏差并记录,并每层检直门窗洞口净空尺寸偏差,同一外立面同层窗洞口高低偏差及各层同一部位窗洞口水平位移,弹外墙窗口边线竖直通线。5、竖向测量允许误差层间:2.5mm;全高:3H/10000,且不应大于±10mm;四、标高竖向传递1.标高传递法依据现场内两个永久标高控制点,每段在外墙设置3个标高控制点,一层控制点相对标高为+050m,以上各层均以此标高线直接用50m钢尺向上传递,每层误差小于3mm时,以其平均点向室内弓I测+50Cm水平控制线,抄平时,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