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企业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估制度.docx
1、目的识别公司生产活动、产品及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危险源,并对危险源进行相应的风险评价,确定一般危险源或重大危险源;为策划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控制目标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内的活动、产品及服务过程中相关危险源的识别,风险评价及控制。3、定义3.1 危险源词.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3.2 风险评价: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3.3 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3.4 健康损害:可确定的、由工作活动和(或)工作相关状况引起或加重的号体或精神的不良状态。4、职责4.1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4.2 环安组:负责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汇总。4.3 总监负责重大危险源及控制措施的审批。4.4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危险源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控制。5、工作流程图无6、工伤程序6.1 危险源的识别6.1.1 各部门根据本部门的活动、产品及服务过程,分析其中对安全及人体健康产生影响的危险源,填写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估表经部门经理审核后,报环安组。6.1.2 环安组对各部门上报的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估表进行汇总。汇总原则如下:a.对员工及相关方有极小影响的可以除去:b.管理方法,危害影响相似的危险源可以合并,汇总后形成整个公司的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估表,报总监批准。6.1.3 在法律法规要求有变化,公司业务过程、工作环境发生变化,工艺流程更新,原材料代替及相关要求的情况下,各部门应按及时进行新的危险源辨识与汇总。6.1.4环安组每年应组织一次全公司范围的危险源辨识与更新。6.1.5 对于每项活动,其危险源的识别应包括:a.水平面上滑倒和跌倒:b.人从高处跌落;c.器具材料从高处滑落:d.不充足的净空高度:e.与工具和材料手工处理相关的危害;£来自装置和机械与组装、试车、运行、维修改造、维修和折旧有关的危害。g机动车辆危害,包括现场运输和道路行驶h.火灾和爆炸危害;1 .对员工的暴力行为;j.不能吸入、吸收或摄取的物资。k.可能损害视力的物品和试剂;1.有害能量(电、辐射、噪声、振动).m.频繁重复性作业所易引起的与工作有关的肢体损害。n.不适当的热环境:0.作业环境照度:p.光滑、不平整的地面及表面:q不适当或无防护的护栏及扶手,楼梯及台阶;r.进入受限空间:s.人为因素危害(如员工失误等)。6.2 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估表的填写:6.2.1 作业场所中可能造成人员伤害或健康损害的根源或状态,就是危险源:危险源的确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该过程也包括明确法律法规要求和公司臼身业务发展,工艺更新,原材料替换及相关方面的影响。6.2.2 危险源的辨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a.人的因素b.物的因素c.环境因素d.管理因素6.2.3 作业/流程/活动是指产生危险源的过程及原因。6.2.4 确定危险源应考虑常规及非常规活动,工作场所设施(包括其他承包方设施及所有进入工作场所人员所面临的危害和风险。6.3 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评价6.3.1 环安组组织评价人员,依据以下5各方面对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估表中列出的危险源进行评价:a.危害大小;b.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c.监测数据d.相关统计及历史数据e.其它相关资料。6.3.2 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评价注意点:a评价的标准要固定,定义清楚,不因人而异;b.不同类的风险的重要性评分要有区别;c.已存在的安全控制措施在评价时应假设没有。6.3.3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人们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半定量评价方法。它是用系统风险率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乘积D,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风险大小的;这三种因素是1.-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伤后果。即:D=1.ECD值大,说明系统危险性大,需要增加安全措施,或改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减少人体暴露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或减轻事故损失直到调整到允许范围内。6.3.4环安组组织各部门对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估表中列出的危险源进行评分,登记在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估表中。1.EC评价标准见附录。6.3.5 重大危险源的确定6.3.5.1 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估表中违反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的危险源,直接作为重大危险源。6.3.5.2 确定D值大于70分的为重大危险源,小于70分的为一般危险源。5.3.5.3确定的重大危险源,记录于重大危险源控制策划表。6.4.重大危险源的控制6.4.1 对负贡重大危险源控制的人员进行适当的培训。6.4.2 对识别出来的重大危险源应明确相应的控制方法,并登录在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估表中。6.4.3 对于高风险的项目,需制定改善措施,进行整改。对评价出的重大危险源制定相应的目标、控制程序或应急侦案进行管理,控制要求如下:风险级别控制措施应急控制D>161(不可接受、重大风险)一定要制定EHS目标和EHS管理方案、运行控制文件对于潜在的紧急情况,应制定应急准备和响应捽制程序按程序进行管理7116()(中度风险)应视情况制定EHS目标和EHS管理方案、必须制定运行控制文件<70(可接受风险)可视情况制定运行控制文件,如通知、注意事项、标牌等控制,具体控制方法可根据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难易程度加以选择6.4.4 当产品、工艺、服务项目、设备、设施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进行危险源辨识,并重新进行职业健康安全风除评价、更新重大危险源。7、支持文件7.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8、相关表单8.1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估表YH-EHS-029-019、附录1.EC评价标准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分数值暴露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10完全可以预料10连续暴露6相当可能6每天工作时间暴露3可能,但是不经常3一次,或偶然暴露I可能性小,完全意外2每月一次暴露0.5很不可能,可以设想1每年几次暴露0.2极不可能0.5非常罕见地暴露0.1实际不可能分数值事故发生产生的后果(C)D值危险程度100大灾难,许多人死亡>320极其危害,不能继续作业40灾难,数人死亡161高度危险,需要立即整改15非常严重,一人死亡320显著危害,需要整改7严重,重伤71一般危险,需要接受3.重大,致残160稍有危险,可以接受1引人关注,不利于基本的安全2170卫生要求<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