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

    • 资源ID:1297983       资源大小:12.15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

    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一、轴线偏位的预防措施1、精确弹线:每层都必须从同一基准点出发测出各条轴线,并按测量的要求进行复测,校核其精度是否达到要求,严禁用丈杆逐段引测轴线,且不进行校核的办法。建筑物较长、轴线较多时,可在中间选择一二点进行复核。2、成排的柱子宜弹出通线,并将柱子边线兜方。梁的轴线,边线宜先用墨斗在楼面上弹线,再引测到柱上,以作复核之用,防止发生梁模板位移。3、下层伸出的竖向钢筋应无严重位移,如有极少数钢筋偏移至边线外时,应先采取校正措施。4、柱脚处可用短钢筋或扁铁撑头焊在柱钢筋上,作为模板的限位。柱限位每边不少于两根,注意电焊时不得烧伤柱钢筋。二、垂直偏差的预防措施1.立柱模板时应用托线板或线锤严格校正其垂直度。成排柱宜先立两端柱模,校正复核无误后,顶部拉通麻线,再根据麻线立中间柱模。2、合理设置模板和支撑系统。单根柱高度不超过4m时,宜采用木材、钢管或工具式斜撑,斜撑必须固定在牢靠的支点上,其底部水平角不宜大于45°。高度超过4m,应采用1012工具式拉筋,用花篮螺栓收紧,邻近柱模板之间可用水平连杆、剪力撑、或交叉拉筋相连。边柱要求3面设置支撑,角柱模板除两边设支撑外,还应在其分角线位置上增设支撑,以防柱模倾斜或扭曲。3、优先采用柱、梁同时立模的方案。此时,梁模板可兼起柱模顶部水平连杆的作用,同时柱箍、梁底支架、柱支撑可以相互连接在一起,增加了模板的整体稳定性。4、梁侧模上口的通长围檀必须用斜撑固定在立柱、顶撑上的横杆上,其底部水平倾角不得大于60。,模板上口用搭头将两侧模板固定,梁的倾斜侧模应采用斜撑或楔形垫木加固,使其稳固。三、标高不正确的预防措施1.楼梯模板踏步标高应根据楼梯粉刷层及上、下平台楼地面的不同厚度进行调整,防止起步、收步与其他踏步高度不同。2、正确进行水准测量,严格控制柱、梁、楼板的标高。四、胀模的预防措施1、柱模外应设围梯和柱箍,柱箍间距应加密,同时柱箍与模板之间应采用对拔樟塞紧,以防凸肚或漏浆。柱边中部加拉螺栓。柱箍相对两边应大致处于同一水平上,不得翘裂,以免削弱其自身的刚度。柱上留设混凝土浇灌孔时,门子板应支撑牢固,必要时另加柱箍或斜撑.2、木模板侧模下口必须有夹木钉紧在支柱的横杆上。当梁侧模板上的通长围榭兼作楼板模板的桁架支座时,围槐下应加设短柱或短撑木。3、对拉螺栓应垂直于模板表面,否则受力后将发生错动而失去作用。对拉螺栓的拧紧程度应适当,拧得太松,模板在受力后即外凸,起不了固定模板位置的作用;拧得太紧,易造成滑牙,最终也失去对拉螺栓的作用。4、扣件的拧紧程序,对于钢筋支架的承载能力、稳定和安全有很大的影响。拧紧程度适当,可使扣件具有足够的抗滑、抗扭、抗拔能务。但不要用力过大,以防滑丝。5、浇捣混凝土时,不得用震动器强震模板,不得任意拆除柱箍、支撑或梁上口的拉杆。竖向构件应分层浇捣,并控制施工速度,避免产生过大的侧压力.五、楼梯底板厚度不足、底模板胀模的预防措施1、为确保楼悌板厚度的正确,应提高锯齿形外帮板的制作安装质量,减少误差。同时,在安装踏步侧板时,应在踏步根版下口垫上与混凝土板厚相同的小木块。当混凝土浇捣到该处时应随手将它取出。2、楼梯模板下面,应根据受力大小,合理设置摘栅和支撑系统。支撑不仅应与牵扛垂直,也应与搁栅垂直;支撑下部用对拔棒固定,相邻支撑必须用水平拉杆连接,支撑下面地基土必须预先整平夯实,并加设垫板,地基土不得有积水,以防因支撑下沉、失稳而造成模板变形或胀模。六、梁模下垂、失稳倒塌的预防措施1.立柱必须置于平整的坚实土上,并有足够的支承面积或铺设垫板。2、钢筋混凝土梁的跨度不小于4m时,安装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如设计无要求则起拱高度宜为梁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七、漏浆的预防措施1、木模板拼筑处应平直刨光,拼板紧密;浇混凝土前要隔液浇水,使模板润湿膨胀,将拼缝处挤紧。2、边柱及夕隙!模板下口应比内模板落低50mm,以便使其夹紧下段混凝土,从而防止可能出现的漏浆现象。3、梁与柱相交,梁模与柱连接处应考虑木模板吸湿后长向膨胀的影响,下料尺寸可稍缩短些,使混凝土浇灌后梁模板顶端外口刚好与柱面贴平,从面避免梁模板嵌入柱、墙混凝土内,但梁模板也不能缩短太多,否则膨胀后未能贴平柱、墙模板,又会发生漏浆现象;4、板底模板与梁接合处,也应用方木镶接或用阻角模板;板底模板也就应考虑浇水润湿后膨胀因素,适当缩小模板尺寸,这样既可防止漏浆,又可避免板底模板嵌入墙、梁内,且便于拆模。八、拆模时出现缺陷的预防措施1、混凝土拆模强度应以不损坏混凝土表面,不出现掉棱缺角为准。一般非承重的便方英拆模时,混凝土强度不小于IMPa;门窗洞口模板拆模时,混凝土强度不小于4Mpa,承重模板应按规范要求决定拆模时间。2、大模板脱模后,应趁板面潮湿,粘在板面的混凝土残浆强度低,立即用长柄铲刀清理模板板面,然后涂刷新的脱模剂以备使用。3、模板的构造要使模板易于拆除,拆模的顺序应与安装模板的“质序相反。拆模顺利,则不易发生掉棱缺角等破坏构件混凝土的现象。九、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1、认真贯彻执行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网络,落实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实行管理人员值班制度,检查、监督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整改及班组安全制度的贯彻执行,做好安全值班记录。2、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生产方针,认真做好生产中安全防护工作,消除一切不安全的隐患,确保施工生产正常进行.3、定期组织工人学习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不断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在施工中要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设施和劳保用品。4、公司对员工实行定期健康检查,发现有职业病的职工要给予调整岗位,合理安排工作。5、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保证各类机械能够安全运转,各类机械必须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且定期检查保养,机械操作人员要持证上岗,凡使用机电设备的专业工种均应按规定穿戴绝缘鞋、手套和防护用具,不得违章操作。6、坚持每周一次安全例会,班组每日安全例会制度,项目部每周自检一次,公司每月一次安全督杳,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做好各项安全技术交底工作。特殊工种持证上岗,机械设备安全装置要齐全有效,且定期专人检查保养。7、及时整理,安全资料,完善安全制度,建立健全各项安全验收台帐。8、加强现场安全防护,在现场设置醒目安全标语、标牌,以提醒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9、根据有关文件规定,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安全管理组织计划及安全教育制度,安全交底制度,要求所有进入本工程施工现场的人员以班组为单位进行检查,同时将另行制定本工程安全生产奖罚条例以确保制度及各项措施的落实。

    注意事项

    本文(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