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施工方案全套.docx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施工方案一、施工准备1)应在水泥稳定碎石结构层施工前一天准备好工作面,其表面应平整、坚实,并应具有规定的路拱,没有任何松散的土和软弱地点。2)施工前做好放样工作。恢复中线时,直线段宜每IOm设一中桩,曲线段每5m设一中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设指示桩,在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天然砂砾结构层边缘的设计高度。要用白灰划出水泥稳定碎石层的边缘线。二、材料要求1)集料(1)水泥稳定碎石所用石料的压碎值要求:底基层、基层不大于26%o集料必须清洁,严禁含有机物、块状或团状的土块、杂物及其他有害物质。(2)所用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2.1mm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集料应预先筛分成19mm32.1mm,9.5mm19mm4.75mm-9.5mm及O475mm四种规格。各种规格集料中超尺寸数量严禁超过10%,欠尺寸数量严禁超过15%(3)碎石中针片状颗粒总含量严禁超过20%.(4)当细集料(石屑)数量不足时,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不允许掺天然砂,应掺机制砂.2)水泥(1)水泥应优先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其初凝时间在4h以上,终凝时间宜在6h以上.(2)宜采用42.5级缓凝水泥,严禁使用快凝、快硬、早强水泥以及受潮结块变质的水泥.(3)必须采用旋窑生产的水泥,散装水泥入罐时,安定性合格后方能使用,散装水泥罐必须有破拱装置。3)水水应洁净,不含有害物质。三、配合比设计1)一般规定(1)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应采用骨架密实型结构,采用振动成型压实法进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2)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设计级配应符合规范要求,其中4.75mm、2.36mm、0075mm的通过量宜接近级配范圃的下限。(3)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包括根据规定的原材料和混合料设计指标要求,通过试验选取合适的集料和水泥、矿质混合料级配组成设计、确定水泥剂量、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4)混合料设计应在满足设计强度的撤出上限制水泥用量;在减少含泥量的同时,限制细料、粉料用量根据施工时气候条件限制含水量。(5)拌和站开始生产水泥稳定碎石前,应根据现场集料进行设计配合比复验,复验合格的配合比作为标准配合比控制生产.2)混合料配合比设计(1场工地实际使用的碎石,分别进行水洗筛分按颗粒组成计算,确定各种碎石的组成比例.(2)水泥试配剂量水泥剂量以水泥质量占全部粗细集料干质量的百分比表示,即水泥剂量=水泥质量/干集料质量。(3)根据所选用的水泥剂量制备混合料,进行振动压实试验,并采用图解法确定其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压实)密度,按设定的压实度分别计算不同水泥剂量的试件对应的干密度。(4)按最佳含水量和计算得到的干密度制备试件.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保湿养生6d,浸水24h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5)取符合强度要求的配合比作为水泥稳定碎石的生产配合比。(6)工地实际采用的水泥剂量宜比室内试验确定的剂量略有增加,最多严禁超过0.5%f含水量略增加0.5%1.0%(7)延迟时间测定在完成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配合比试验后,还应进行水泥稳定碎石延迟时间(从加水幅口到试件成型的间隔时间)对水泥稳定碎石性能影响试验。采用拟定水泥剂量的混合料拌和后分别延迟1小时、2小时、3小时、4小时、5小时、6小时制作试件,在标准养生条件下养生至规定龄期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绘制延迟时间与强度的关系曲线。根据延迟时间与强度的关系曲线和要求达到的强度,确定施工时的容许延迟时间。四、试舱段铺筑1)正式开始铺筑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之前,应铺筑长度不小于200m的试验路段。2)施工过程中要验证用于施工的混合料配合比,调试尚口设备,测量其计量的准确性;调整拌和时间,保证混合料均匀性;检查混合料含水量、集料级配、水泥剂量、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确定松铺厚度和松铺系数。水泥稳定碎石的松铺系数应根据混合料类型、配合比、施工机雨口施工工艺等,通过铺筑试验段确定。3)试验段施工结束后,再根据施工现场碾压厚度、标高测量情况,对松铺系数进行调整,最终确定施工松铺系数。4)确定标准施工方法(1)集料比伤腥制.(2)含水量的控制.(3)混舒斗数量与拌和均匀性的控制。(4)混合料摊铺和适用机具(包括摊铺机的行进速度、摊铺厚度的控制方式、梯队作业时摊铺机的间隔距离)(5)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6)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机械的协调和配合.5)对于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及基层,还包括通过严密组织和拌和、洒水、整形、碾压等工序,缩短作业时间。6)试验段检有验收检验标准按照规范要求,并且平整度、厚度等在试验段碾压过程中及时进行检测,指导试验段施工.五、施工工艺流程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施工工艺流程图六、施工要点D基本要求(1)清扫作业面表面,保证施工作业面表面无浮尘、积水、松散颗粒,并将作业面表面洒水湿润。(2)施工期的日最低气温应在5以上,并应在冰冻到来半个月前完成。尽量避免在高温季节施工,夏季应避免在白天高温时间施工.(3)水泥稳定碎石施工结束7天后方可进行上面一层施工,两层水泥稳定碎石施工间隔不宜超过30天。2)施工放样(1)摊铺前进行测量放样,对将使用的水准点和导线控制点进行复核,在允许偏差范围内方可使用.(2)全站仪恢复中线,用带明显标识铁钉打点,一般直线上间隔IOm,平曲线(匝道)上间隔5m做出断面标记,然后以这些中线点为基础,在垂直路的中线方向上放出结构层边缘线位置桩。3)混合料拌和(1)在正式拌制混合料之前,必须先调试所用的设备,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和含水量都达到规定的要求。原材料的颗粒组成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调试设备。(2/始拌合前方半合站的备料至少应能满足5d7d的摊铺用料.(3)计算当天的施工配合比,幅口配料应准确。A、应保证集料的最大粒径和级配符合要求。B、外加水与天然含水量的总和要比最佳含水量略高0.5%1.0%,以弥补混合料在延迟时间内的水分损失,使碾压时混合料的含水量不小于最佳含水量。根据气温与风速变化对集料与混合料含水量的影响,及时调整加水量,早晚与中午的含水量要有区别。采用容易控制的准确度高的加水计量装置,加水装置处应有专人严格管理。U厂拌法水泥剂量应比设计剂量略有增加,最多不得超过0.5%。在通过试验室强度和现场施工取样强度的对比后应尽量将现场强度控制在大于设计强度IMPa以内。(4)混合料拌合应均匀,拌和时间宜不小于1.min.4)运输(1)运输车辆严禁加高厢板和槽帮,车厢应清扫干净,车厢底部不得积水。(2)装料时,运输车辆应前后移动,分三次装料,避免混合料离析。(3)应尽快将拌成的混合料运送到铺筑现场,如运料中途因故超出延迟时间,必须予以废弃.(4)运输车辆上必须用篷布惹盖,用于保湿和防止污染。(5)运输车辆在底基层或下基层上行驶时,速度必须控制在30kmh以内,并禁止急刹车和调头。(6)施工过程中摊铺机前方应有运输车23辆等候卸料.开始摊铺时在施工现场等候卸料的运输车辆不宜少于5辆。(7使用摊铺机连续傩捕时,运输车辆应在摊铺机前IOCm30cm处停住,严禁撞击摊铺机.卸料过程中运输车辆应挂空挡,靠摊铺机推动前进。(8)水泥稳定碎石运到摊铺地点后应检查拌和质量。不符合质量要求,或当成团块、遭雨淋湿的混合料严禁铺筑在道路上.5)摊铺整形(1)摊铺前的准备工作A、摊铺前应检查摊铺机运转情况是否正常。B、为确保基层的层间结合紧密,摊铺前应将下承层洒水湿润,并用机械自动喷洒水泥净浆,按水泥质量计,不少于1.2kgm2.1kgm水泥净浆稠度以洒布均匀为度,洒布长度以不大于摊铺机前20m30m为宜,水泥浆洒布要均匀,不能出现花白块。(2)摊铺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A、水泥稳定碎石的松铺系数采用试验E殳成果,严格按设置好的标高线进行摊铺。B、摊铺时,每个作业面应配备两台以上摊铺机实现悌队联合作业。采用大功率摊铺机时,可采用单机单幅全断面摊铺。相邻两机摊铺时应有IoCm20cm左右宽度的水泥稳定碎石搭接.U摊铺机宜采用双侧钢丝绳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自动找平.调整好传感器臂与控制线的关系;摊铺机应具有自动调节摊铺厚度及找平的装置;按所需厚度固定后,严禁随意调整。用于控制摊铺机摊铺厚度的钢丝拉力应不小于800ND、摊铺过程中应设专人随时检查摊铺层厚、高程路拱及横坡,保证满足设计要求.并按使用的混合料总量与摊铺面积校验平均厚度,不符要求时应根据铺筑情况及时进行调整。E、水泥稳定碎石应均匀、连续摊铺。摊铺过程中严禁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摊铺现场要设专人控制供料进度和摊铺速度,专人指挥运输车辆卸料;超过水泥终凝时间未能碾压的混合料应予以铲除。F、应预先标定摊铺机行走速度与螺旋布料器转速的传动关系,摊铺过程中,应保持螺旋布料器全范围内物料分布均匀,摊铺机的螺旋布料器应有三分之二埋入混合料中,保证在傩铺机全宽度断面上不发生离析。螺旋布料器端部距物料挡板间距应在IOCm30cm之间,此间距超过30Cm时必须加装叶片。摊铺过程中应在摊铺机后面设专人观察螺旋布*斗器布料是否均匀,是否产生离析、卡料或虚捕,一旦发生此现象应启动摊铺机全速旋钮迅速补料。并对铲除摊铺表面局部粗集料"窝",用新拌混合料填补.G、横向接筹要作记录,避免在同一断面上留接缝,不同层摊铺的横向接缝应间隔5m以上。不同层摊铺的两台摊铺机纵向接缝应错开至少15cmH、每铺完一段,应立即在左侧边缘用红油漆标出百米桩和起讫桩号,并注明施工时间,以便检查养护时间。甥旋布料示怠图边缘钢丝控制高程效果图6)碾压在混合料摊铺整形后,立即在全宽范围内进行碾压,碾压过程中,混合料表面应始终保持湿润,如水分蒸发过快,应及时喷洒少量水。混合料需在经试验确定的延迟时间内碾压完成.碾压过程中,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应及时处理。(1)压路机应紧跟摊铺机进行碾压.并遵循试铺路段确定的程序与工艺。(2)一次碾压长度宜为50m80m碾压段落应层次分明,设置明显的分界标志,有专人指挥.(3)采用重型压路机时,一股分层压实厚度不宜大于20cm.(4)硬压时应将驱动轮面向摊铺机,相邻碾压带应重接1/31/2的碾压轮宽度。碾压路线及碾压方向不应突然改变而导致混合料产生推移。压路机起动、停止必须减速缓慢进行。压路机应从外侧向中心'碾压,最后碾压路中心部分,压完全幅为一遍。(5)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或基层摊铺后,应首先使用轻型双钢轮压路机紧跟摊铺面及时进行碾压,碾压应注意稳压要充分,振压不起浪、不推移。压实时应遵循:稳压T轻振动碾压一重振动碾压一胶轮稳压T双钢轮收光的主呈序,压至无轮迹为止。碾压过程中,可用核子仪初查压实度,不合格时,重复再压.碾压完成后用灌砂法检测压实度.(6)压路机应以慢而均匀的速度碾压,碾压速度采用试验段结果,压路机须增设限速装置.(7)振动压路机的振动频朝口振幅应经试验段试验确定,并根据混合料种类和层位选用。振动压路机倒车时应先停止振动,并在向另一方向运动后再开始振动,以避免混合料形成鼓包;振动压路机停车前也必须振。(8)钢轮压路机碾压时不应洒水。(9)在碾压过程中应及时进行标高、平整度跟踪检测。检测时压路机宜停在已压好的路段.(10)重视桥头搭板前水泥碎石的碾压,压路机要横向碾压。(11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工作面上调头、急、刹车。分区避压效果图7)横向接缝设置(1冰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施工时应连续作业尽量减少施工接舞;桥头施工要求一次成型。如因故中断时间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