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急性中毒和抢救的措施办法.docx
防止急性中毒和抢救的措施办法为了保证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和防止职业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1 .防护器材的使用1.1 过滤式防毒面具的使用(1)只能用来预防与其相适应的有毒介质。禁止用于各种窒息性气体,如二氧化碳、氮气等。(2)应按头部大小选择适当型号的而具,以保证松紧适宜,严密不漏。(3)戴面具前,首先打开滤毒罐堵盖,并检查呼吸阀是否灵活好用,严禁先戴面具,后打堵盖。(4)严禁在缺氧或具有高浓度的有毒气体中使用。只准在氧含量大18%,有毒气体浓度小于2%的情况下使用。(5)进入设备内和抽加盲板及检修时禁止使用。(6)使用前应用手堵住罐底做深呼吸,进行气密性试验,如发现漏气,应全面检杳,必要时应予修理或更换。(7)戴防毒面具工作时,应呼吸均匀,以减少呼吸阻力,使用和保管中不要碰搔药罐。(8)下列情况禁止使用:面罩破损、老化、呼吸阀损坏、漏气,滤毒罐压损、穿孔、锈蚀,有沙沙声响。(9)使用中感到呼吸困难、不舒服、闻到毒物气味,滤毒罐发热、温度较高时,应立即离开毒区。(10)在有毒区域,严禁把面罩取下。(11)保持清洁卫生,面罩使用后,应洗干净、晾干、用酒精消毒。(12)应保存在温度为530C的地点,要防潮、防油污、防酸碱、防阳光照射。(13)滤毒罐失效以及发现严重故障,应更换、修理,禁止继续使用。(14)一氧化碳滤毒罐失效判断用称量法,用小罐超重20克,大罐超重50克为失效。一氧化碳滤毒罐连续使用时间超过两小时,应检查更换。1.2 橡胶防毒口罩的使用(1)空气中氧含量在18%以上,毒气浓度小于0.1%时方可使用,仅用于氢弱酸、冲化氢、光气等剧毒气体,一氧化碳等无嗅味气体环境。(2)应按产品使用说明的有关规定执行。1.3 防酸、防氨纱布口罩的使用(1)空气中的氧含量大于19.5%,有毒气体浓度小于200毫克/米3。方可使用。(2)若使用中闻到气味,即已失效,应更换滤垫方可使用。1.4 自吸式长管防毒面具(正压空气呼吸器)的使用(1)适用于任何种类、任何浓度的有毒气体和缺氧、窒息性气体环境。适用于槽车、贮罐等设备内以及地沟、阴井等移动性不大,毒区范围较小的场所。(2)使用前必须进行气密性试验,否则不准使用。检查方法:用手卡住进气口,深呼吸进气,同时应检查呼气阀门是否好用。只有当上述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3)使用导管不准猛拉和挤压,导管进气应放在上风头空气新鲜处,不得放在有毒物质可能突然侵入的地方,并设专人监护。(4)监护人员应备有相应的防护器材和急救工具,并应经常检查导管不得缠结、挤压、踩踏、或折扁,以使之经常处于畅通状态。(5)使用长管式防毒面具,只允许一人进入容器内工作,如需两人进入,必须有特殊措施并经批准。(6)使用中感到呼吸困难或不适,应立即退出毒区,在毒区里,严禁取下面罩。(7)应经常进行外面检查和气密检查,以确保完整好用。2 .防护器具2.1 防护器具均由安全科专人负责保管、检查、维护、充装和发放。2.2 2发给个人的防护器具均应由车间建立台帐。2.3 公用的防护器具,平时放在事故柜内。2.4过滤式防护面具每两个月检杳一次,在每次使用后应及时检查,发现失效或无法排除的故障,应送安全科更换或检修。在不使用时.,应拧紧上下盖或橡皮堵塞,防止毒气侵入或受潮失效。应放入面具袋中,妥善保管。2.5氧气呼吸器的氧气瓶压力应保持在IoMPa,备用氧气呼吸器,每旬进行控制检查一次;每次使用后立即进行清洗和全面检查。氧气瓶检验等工作按照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和压力容器监察规程的规定执行。2.6防护器具禁止碰撞、烘烤、接触油类和各种油剂。防毒面具袋禁止用作其它用途。2.7空气压缩机、充气柜、等维护保养工作按设备管理制度执行。2.8每个员工必须爱护器材,不得随意乱动,无故损坏与造成损失要折价或全价赔偿,由此造成事故者,要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