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03本报通讯员刘双红李志慧:灌南信访+融入社会工作大格局.docx
-
资源ID:1301124
资源大小:8.90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4.04.03本报通讯员刘双红李志慧:灌南信访+融入社会工作大格局.docx
江苏法治报/2024年/4月/3日/第003版信访与法治本报通讯员刘双红李志慧灌南“信访+”融入社会工作大格局本报通讯员刘双红李志慧近年来,灌南县紧紧围绕“预防在前、调解优先、运用法治、就地解决”的实践要求,在全县范围内构建“信访+”工作机制,加强矛盾纠纷源头治理,构建立体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体系,推动信访工作全面融入社会工作大格局,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O完善“信访+网格”治理模式,推动矛盾纠纷发现在早在小充分发挥网格化“铁脚板”作用,依托遍布全县的网格,全面排查各种社会矛盾;依托“智慧灌南”App,第一时间在平台汇报,实现风险“零延时”。创新推行一线访、一线查、一线解、一线稳“四个一线”工作法及“小事网格就地办、大事专班调解办、难事分层联合办”工作机制,落实镇、村领导班子每日接访制度,引导镇、村干部进网格、早预警、深排查、妥化解;同时,针对矛盾较多村和重点领域坚持日排查、月梳理,将苗头性问题及时汇总、包案处置、包抓化解,使群众的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及早介入、依法推进,实现权责明、底数清、依法办、秩序好、群众满意。完善“信访+12345”联动机制,提升信访源头问题预防质效打通阳光信访平台和12345受理平台之间的数据壁垒,充分发挥两者在解决问题中的优势,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调联动。涉及水、电、气、道路、欠薪等群体诉求,12345平台在转办主责部门办理的同时,信访部门及时做好预警处置;对通过12345热线、反复信访的诉求,由乡镇牵头“吹哨”、职能部门“报到”,综合运用信访会办调解机制,推动矛盾纠纷在基层化解;12345平台每月梳理群众投诉3次及以上仍未处理到位的事项,通过平台及时推送县信访局提请县领导接访或会办化解,实现“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矛盾解基层、群众留当地”效果。完善“信访+矛调”治理模式,实现群众诉求高质高效化解立足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建设,实现全县信访工作人员与调解人员协同办公,建立健全多元融合式“访调对接”机制,主动融入社会治理服务中心,与法院、公安、人社、卫健、住建、民政、司法等单位联动,为群众提供来访、矛调、诉讼、咨询、仲裁等“一站式”服务,推动纠纷解决从部门“单打独奏”向“多调联动”转变。坚持党建引领,牵头整合全县调解资源,赋能延伸,动员法律顾问、专职人民调解员、退休老党员、老干部、心理咨询师、“两代表一委员”、社会组织等多元力量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让基层治理更有效能、更有力度、更有温度。(C)1994-2024ChinaAcademicJourna1.E1.ectronicPub1.ishingHouse.A1.1.rights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