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单位“社情民意”收集研判和回应制度(详细版).docx
-
资源ID:1301243
资源大小:33.73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4单位“社情民意”收集研判和回应制度(详细版).docx
2024单位“社情民意”收集研判和回应制度为及时了解、全面梳理系统各渠道民意信息,加强各单位、各科室办理社情民意事务水平,提升系统应对、处置社情民意能力,及时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树立系统良好形象,结合规划和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一、拓宽收集渠道局属各单位、机关各科室要在日常业务工作中要积极回应市民群众咨询、诉求、投诉、举报以及对工作的意见建议,根据具体情况分别作出处理,并以适当形式给群众相应的答复,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不断提升系统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要积极应对市民群众通过来信来访、12345市长热线、12336举报热线、市委社情民意通道等反映的各类问题;要积极开展“市政服务进社区”活动,主动深入基层收集群众反映的工作业务方面的问题;要拓宽“社情民意”收集渠道,积极利用官方网站、信访信息系统网站、微信、微博等网络渠道收集、办理、回应群众提出的问题;要主动接受并办理的由外单位或个人咨询、反映的涉及我局职能的各类业务问题。二、明确办理原则(一)公开透明原则。按照“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正确对待社会提问、舆论监督,做到不缺位、不失语、不被动,牢牢抓住“社情民意”事务办理主动权。(二)分级负责原则。提升“社情民意”办理重要性意识,坚持“职权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注重源头防范、做到负责处置,权责清晰。(三)科学有效原则。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科学处置、主动回应群众关切,提高“社情民意”事务办理工作的统筹能力、管理能力和引导能力。(四)双向互动原则。规范和整合现有政民互动渠道,探索建立高效统一办理流程,快速受理社会咨询投诉,及时公开热点、敏感话题真实情况,发挥“社情民意”事务办理工作在传播政务信息、引导社会舆论、正面传递系统新形象的作用。三、规范处置流程规范“社情民意”的收集预警、分解转办、解决答复、下载后可删除蒙版下载后可删除蒙版下载后可删除蒙版下载后可删除蒙版"F载后可删除蒙版一般业务咨询及投诉按照日常流程处置解决后规范答复,社会关注度高的业务职能事件应与反映人保持沟通,及时通报办理进展情况,并按照会商研判意见及风险评估结果,明确下载后可删除蒙版下载后可删除蒙版下载后可删除蒙版下载后可删除蒙版下载后可删除蒙版努力在全局形成正确面对社情民意事务、遇事不躲不推、妥善处置事件、积极回应关切的良好氛围。(二)及时汇总上报。局属各单位、机关各科室要加强对“社情民意”办理工作的管理,对各个渠道收集的社情民意进行登记筛选、分类统计,每月25日前填写“社情民意”收集办理情况统计表,电子版报送至局信访室。局信访室将根据情况通报各部门“社情民意”处置办理情况和质量。(三)注重统筹协调。局属各单位、机关各科室要确定一名分管领导和联系人。遇有涉及多部门、多科室的社情民意办理件,各单位要根据各自工作职能,协'同配合予以答复,坚决杜绝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等问题发生。(四)突出督查指导。局办公室要加强对局属各单位、机关各科室“社情民意”工作的督查指导,进一步完善相关措施和管理办法。要加大问责力度,对因工作重视不够、不按时报送统计信息、应对无方、处置不力、发生重大问题、造成严重社会不良影响的,要依纪依规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