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密度知识的应用教案.docx
密度知识的应用教案【课标要求工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学情分析】本节在学习质量、密度概念的基础上,学习测量物质的密度。学习利用公式间接秋某个物理量的方法。物理计算题是初二学生第一次接触,解题的规范性较差,需要反复强调。【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通过测定密度的实验进一步领会密度的物理意义;(2)学会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3)、会应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或体积。2、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或固体密度的方法;(2)通过活动学会利用公式间接测定一个物理量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2)、通过测石块的密度,体验科学探究带来的乐趣。【重点难点工1、重点:用天平和量筒测不规则物体的密度。2、难点:测密度时,如何安排实验步骤,才能减小误差。【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托盘天平、量筒、石块、烧杯、适量的水和细线【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活动1:如何鉴别戒指是否是纯金的?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引人课题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学习应用密度知识解决问题的新课中。(二)、新课教学1.可以用来鉴别物质实验讨论设计:(1)、如何设计实验方案?(2)、怎样才能测出石块的密度?依据什么原理?(3)、需要测哪些物理量?测各物理量的仪器?设计并进行实验,归纳实验步骤:(1) .用调好的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m.(2) .在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1;(3) .用细线悬吊着石块慢慢没入水中,记下总体积V2;(4) .石块的密度(利用这种方法可以测出戒指的密度对照密度表,是否是纯金的O)活动2、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1) .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适量盐水总质量m;(2) .把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3) .称出烧杯和剩余的盐水的质量mi;(4) .盐水密度想一想:(1)、如果先测空杯子的质量会使测量结果偏大还是偏小?(2)、如果测体积后侧质量测量结果又会偏大还是偏小呢?让学生讨论分别回答,让学生学好分析误差。例1、一枚第25届奥运会的纪念币,它的质量为16.1g,体积为1.8cm3.试求制成这种纪念币的金属的密度,并从密度表中找出它是那种金属。2 .求质量让学生估测教室空气的质量:由密度公式pFV可以得出"PV从密度表中查出它的密度,最后计算出它的质量.例2、有一块30布的花岗岩石碑,为了计算其质量,有人找了一小块同样的样品,测得该样品的质量为14g,体积为5c11利用这些数据,请你算出石碑的质量。3 .求体积:密度公式还可以变形为V=mP如果我们知道了物体的质量、密度,可以求体积,比如估测人的体积,从密度表中查出它的密度,最后计算出它的体积.例3、2m3的水结成冰,体积增大了多少?(三)、归纳小结1、鉴别物质根据P=mV,测出质量,量出体积,算出密度,通过查密度表,就可以知道这是哪种物质了2、计算一些不容易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根据"PV,知道组成这种物体的物质的密度,量出物体的体积,就可以知道这个物体的质量。3、计算一些不易直接测量的物体的体积根据V=11P,测出质量,查出密度,通过计算就可以知道该物体的体积。(四)、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