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心动又要行动”的电脑绘画课 论文.docx
既要心动又要行动的电脑绘画课摘要:电脑绘画在整个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特感兴趣的知识内容,但是电脑绘画课与日常美术课中的绘画又截然不同,电脑绘画课要求学生应具备本身的绘画功底之外还应具备一定的电脑应用能力(会用鼠标、键盘等,熟悉绘画软件)。本文以小鸡叽叽把虫啄这一课例来分析、探讨在小学电脑绘画课中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到既要心动又要行动的上好课!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信息素养、激发学生兴趣、电脑绘画引言:作为一线信息技术教师,每天带学生到机房上课那是必然,但是要想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做到既要心动又要行动那要历经千险,困难重重。首先信息课在思想上未被认可,信息技术课被认为是“副科”不被重视,认为小学信息课对未来的升学考试没有影响,在学生家中即使有电脑,家长也不敢让孩子们去碰,生怕染上电脑游戏的”精神鸦片。其次在时间上也是有限的,一个星期只有一节信息技术课,一个知识的连贯性操作练习要跨越到下个星期进行,这样孩子们会遗忘,同时兴趣丢失,再次学习要重新激发。所以说一节“既要心动又要行动的信息课,无论在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突发情况等方面,老师都要做到面面具备,深思远虑。小鸡叽叽把虫啄是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教材。在2020年下学期,笔者选择此课作为参加优质课比赛课。在比赛前,笔者有意邀请同行和信息专业领导前来现场指导和研讨,进行反复的磨课、反复的尝试、反复的反思,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最终完成了教学任务和目标;并让孩子们在学习本课时尽量保持”心动,大胆激情的去行动操作。下面就结合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种种经历来给大家分析探讨此课历练过程。、课堂导入要心动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会让学生感到疲劳,并产生冷漠的态度,”“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要让孩子们“心动既不能过长又不能不准,所以导入时要精且简,一入击中,切入孩子们心中,点燃孩子们兴趣导火线。在进行小鸡叽叽把虫啄这节课的导入时,纠结和甄选了好久,最终决定先让孩子们看1分钟的简短视频儿歌两只小鸡,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三年的孩子还处于感性认知阶段比较强烈,动画视频对孩子们眼前一放,那真是激情高昂啊!孩子们兴趣马上就有了,随着视频文字的出现,孩子们也跟着歌曲唱起来了,小手也跟着视频手语动起来。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全集中了,课堂氛围从平淡一下进入积极吸取阶段,但是前提要给孩子们提要求;看的同时要注意观察,去找两个小鸡的相同点,不同点,以及它们啄的是怎样的小虫,它们在什么地方啄小虫等等。当两只小鸡的视频一结束,马上给孩子们呈现课件“看一看比一比”,让孩子们再次观察,比较。随后孩子们积极踊跃、纷纷高举小手回答问题。所以说这样的导入孩子们就很心动,有了孩子们学习兴趣之后,很自然的引入新课小鸡叽叽把虫啄,并为后面的学习做了很好地铺垫作用。二、教师操作演示要引领“心动教师操作演示要引领“心动”,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引领者,信息技术课堂教师的操作示范更是课堂引领线,好的引领线牵动着整节课的课堂效果。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非常特殊的课程,它本身就存在很强的操作性,如果一节课老师都在演示,那么这节信息课就成为一节示范操作课了,学生观看观看就失去兴趣,毫无激情,甚至看着看着就倒睡一片。那么如果全让孩子照本宣书,自选探究,按照课堂的操作过程自学去完成任务;最后的结果可能就是课堂上鸡飞狗跳、混乱一片,有的同学下桌位去给同学指导,有的同学在电脑桌位上气呼呼的喊叫“不会”;也有聪明孩子和有基础的孩子能完成一些教学任务,那么他们就大呼小叫,得意洋洋,成为班级的崇拜者,是他的兄弟,是她的闺蜜就兴致勃勃,傲慢得意的去指导一下。但是大部分学生是不会操作,动手能力不熟练,坐在电脑桌位上愁眉不展、抱怨、失去兴趣。所以说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师的演示操作很讲究,要有个“度”。既要考虑到个别差异又要考虑到整体效果,既不能把所有操作都去演示,但是又要考虑到重点必示范。教师在备操作演示小鸡叽叽把虫啄之前就要做到有的放矢,最大限度的活用教材;学习新知翻转图形时,演示操作省略了复制粘贴操作过程,通过任务驱动,提问:我们要得到两个完全一样小鸡怎么才能实现呢?学生回答:可以通过复制粘贴。复制粘贴之前学过,让孩子重温知识,边回忆边操作。有了两个双胞胎小鸡,又让孩子们质疑,怎样让两只小鸡形成对立去啄虫子呢?孩子们回答:让第其中一只小鸡翻转,这时教师只演示画图软件中画图工具的位置,具体操作让孩子体验练习,让孩子们自己探究旋转类型(水平旋转、垂直旋转、向右90、向左90等等)。此时的教师操作始终注意保持孩子们持有“心动”,的激情,不能总是让孩子们感觉自己只是个旁观者,老师的的演示操作要做到点龙画睛,点到为止,真正的体验和操作就是孩子们融进实战演练。三、学生操作练习要"行动”学生上信息技术课的最终目的是掌握知识、学会操作、增强信息素养。信息技术课要求上机操作不少于总课时的70%,那么我们让孩子们在信息课上行动起来就是上课的动力之源、活水源头。在执教此课之前通过反复的磨合及同行楷模的指导,总结以学生操作为主,老师旁观辅导。大力鼓励学生自主尝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教学小鸡叽叽把虫啄中的绘制小虫子时,老师先提出假设,然后让孩子质疑问题,找出问题,寻求工具,解决问题,通过这个策略让孩子自学操作并掌握知识。(老师:假如小虫是直的,同学们你们用什么工具去制作呢?学生回答:直线工具;孩子质疑,老师,小虫是弯的;那么用什么工具呢?学生:曲线工具;小虫是什么颜色呢?学生回答:红的、绿的、黑的此图是什么颜色呢?绿色的)有了可爱的小虫之后,老师又引领孩子们思考,小鸡在哪里吃虫子?孩子们回答:草地;草地用什么工具呢?孩子们讨论,思考。老师鼓励孩子们大胆摸索、大胆操作。师生共同揭晓工具一一喷枪工具,让孩子们再次陷入问题中,有的地方小草密集,有的地方小草稀疏,让孩子们发散思维,集思广益。有的孩子说一一调整线条粗细、有的孩子会说多喷几次,更有强者的孩子会说喷枪的类型不同效果不同。当学生们通过老师的任务驱动层层考核后再加上课件上的提示就能兴高采烈的操作起来,此时孩子们心中可谓钾足劲儿,脑中有了操作流程,得心应手的完成操作任务。四、课堂评价激励"心动又”行动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一个人在没有受到刺激的情况下,他的能力发挥20%-30%,如果收到充分的刺激,他的能力就能发挥到80%-90%,这说明,合理恰当的激励性评价语言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同样在机房上课,教师选择在适当的时机、运用恰当的激励性语言或眼神对学生的操作等行为进行评价,可以让孩子们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被肯定满足,这样就可以保持孩子拥有良好的心动兴趣,激励孩子们继续行动的学下去。在小鸡叽叽把虫啄的前面磨课之初,课堂纪律很不理想,一进机房喧哗吵闹,有的在争抢桌位,有的在和同学说话这时会大声阻止:别说话了,保持安静,按桌位表坐好!喊得口干舌燥、情绪不佳,不到2分钟,又吵闹起来。这时分秒钟反思一下,静下心,和颜悦色并手指着几位男生说:哎呀,他们是我们班刚转来的吗?他们怎么表现这么好啊!学生说:不是的,那你们想像他们一样让老师另眼相看,成为别人的榜样吗?瞬间班级安静下来了,并说:接下来老师就给那些纪律好的同学记下他的大名啊(真为纪律好的孩子在班级点名册上加小星星,在下课之前宣读)!通过合理的激励和鼓励让孩子们安静下来,为后面的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作用。在学生练习绘制小虫时,记得一个女生总是把小虫绘制不理想,要么弯度过大,要么有点直。画图工具的曲线工具在拖拉好线条之后,要轻轻的在中间线上稍微一拉即可,她把握不好度,急的满头是汗,我上前去,在她的电脑上示范了一下,并把原理告诉她,后来她娴熟掌握了好绘制小虫的技巧。在作品展示时,我特意把那位女生的作品展示在大家面前,并告诉大家,她制作的很完美,是一只可爱的小虫,让全班同学给她鼓掌!一次鼓励,一次肯定、一片掌声,让孩子充满自信,充满动力。在最后学习小鸡叽叽把虫啄添加文字时,更是让孩子们大胆去评价了,分小组合作学习,请小组评价代表进行评价,孩子们自己的评价肯定更是公平的,更是科学的,这样的评价不仅可以加强孩子们的合作能力,同时也增添了孩子们之间欣赏别人的能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才能打动人的内心深处。当学生得到老师和同学的欣赏和肯定后,他会体会到自己被别人尊重的喜悦,感受到学习的幸福,从而有了信心,不断进步。在电脑绘画课上我始终要孩子们保有“心动”的兴趣,持有“行动”动力,同时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担任好引领和指导工作,最后课堂评价语要抓住时机、恰当、合理、充满人文关怀。参考文献余安敏闫寒冰: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科技课程与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149页。闫寒冰:信息化教学评价J.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1月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