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合理用血管理办法.docx
医院合理用血管理办法为进一步加强临床用血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科学合理用血和安全用血的意识,保障临床用血安全,有效使用血液资源,特制定本办法。一、合理用血管理是指以保障医疗安全和救治病人为目的,对临床用血全过程进行管理,促进临床科学、合理、安全、有效用血。二、医务处负责监管、分析和评估本院临床用血情况,确定临床用血的重点科室、关键环节和流程,明确有关科室、人员的责任,并监督实施。将临床用血情况纳入各临床科室和医务人员工作考核指标体系,每季度评价合理用血情况,每年总结一次,公布相应信息,提出持续改进措施。三、医务处负责监管全院临床合理用血和无偿献血知识的培训,对新入院的医务人员应进行岗前输血相关知识的培训及考核。四、输血科应保证临床用血安全和工作需求,严格贯彻执行各级政府和医院颁布的合理用血管理规定,并对执行情况负有监管和把关责任。输血科要根据输血技术的发展不断完善自身职责,医院将其合理用血的管理情况纳入绩效考核。输血科应有临床医务人员对其输血技术进行指导。输血科应按照规定保存临床用血相关医学文书至少10年。五、临床科室应严格执行医院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特别对于一次性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10个单位的,由用血科室组织讨论,科主任签字,经输血科审核,报医务处批准。同一病人24小时累计用血超过10个单位且超过备血量的,由输血科报医务处备案。因急诊抢救用血,当时不能履行申请报批程序,事后应完善报批手续。六、临床医师应当严格遵守合理用血相关规定。对输血病人应进行输血适应证症评估、知情告知、过程观察、疗效评价和病历记载。七、对于输血不良事件,临床相应科室应马上通知告输血科,并做好观察、处理、记录和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并及时上报输血科和医务处。八、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医院节约用血措施】一、严格掌握输血适应征,慎重选择异体输血。输血指征:(一)血红果白100g1.可以不输血;(二)血红蛋白V70g1.应考虑输血(应控制在适宜输血量内);(三)血红蛋白在70-100g1.之间,根据病人贫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等决定;(四)术中出血600三1以下的原则上不输血,超过上述指征输血,应经科主任批准。二、严格执行临床用血审批制度(一)临床用血审批权限和程序。1、计划用血量V600m1.者,由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签字和盖章;2、计划用血量在800TOOon1.I由副主任医师签字和盖章:3、计划用血量在100O-200Om1.者,由科主任签字和盖章;4、计划用血量在2000-30OOm1.者,由科主任签字后医务处审批备案;5,计划用血量300Om1.以上报主管院长审批;(二)如不按上述规定执行,揄血科将拒绝配血。(三)按配血单的填写要求填写完整。三、积极动员病人自身输血(一)积极宣传自身输血,指导择期手术病人自身输血(包括术前自身储血和术中自体回收血)。(二)建立自身输血考核制度,科室自身输血率每月完成科室手术量的20%。(三)在动员病人自身输血,在手续上给予方便,同时注意工作方法,讲清道理,解除顾虑,不影响病人医疗。(四)对病人自身输血达标(自体输血20%以上)的科室进行奖励。(五)加强自身输血率。输血科开展术前院外自身储血(需建立门诊大病例)(六)修改输血知情同意书,增加填写自身和异体输血。(七)定期通报各科用血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