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协商指引》心得体会.docx
-
资源ID:1306331
资源大小:8.98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学习贯彻《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协商指引》心得体会.docx
学习贯彻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协商指引心得体会近日,全国总工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企业联合会、全国工商联联合印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协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用于指导平台企业充分听取工会和劳动者代表的意见建议,合理制订涉及劳动者权益的制度规则和平台算法,进一步规范协商流程、提升协商实效,引导企业规范用工、劳动者依法维权。新就业形态多样复杂,有的是确立劳动关系的,有的是零工关系,有的采用劳务派遣的方式,还有的采取外包方式。不同的就业形态对应着劳动者与企业之间不同的法律关系。指引可以督促新业态企业进行集体协商时,通过劳资恳谈会等民主管理的形式听取劳动者意见诉求,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企业双方的沟通,确定协商的重点、切入点,着力解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最关心的利益问题,确保协商切合企业实际、充分反映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愿望和要求,实现行业有标准、企业有发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有保障。开展集体协商,必须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面临的短板,明确企业应承担的用工主体责任,合理制订平台规则和算法,履行用工报告义务,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利益,依法合规用工;着力补齐权益保障制度短板,明确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享受合理工资报酬,开展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畅通矛盾纠纷处理渠道等;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效能,对各地、各有关部门提出优化求职招聘、技能培训、社会保险经办、子女教育和文化服务等方面的措施要求,积极构建适合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保障、城市综合配套等公共服务模式。完善协商协调机制,让企业愿意坐下来谈,让劳动者有机会且敢于表达自身诉求,对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意义重大。它不仅能够切实维护好职工群众合法权益,还能够把矛盾化解于萌芽状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面临的新问题不少,更要求工会坚持改革创新,探索适合新业态发展、实现平台企业健康成长和劳动者权益保障之间平衡的新机制。可喜的是,不少地区和企业平台在工会的支持下进行了相关探索。比如,落实“算法取中”是近来备受关注的一个话题。算法的背后涉及平台、骑手、消费者以及餐饮企业多方主体,如何在实现劳动力资源高效配置的同时,保障骑手的劳动权益,实现多方共赢,目前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依据,也没有经验可以借鉴,迫切呼唤在新业态场景下形成新的沟通对话机制。让多元利益主体坐下来,展开协商,寻找最优解,是可以期待的路径之一。为此,近年来,美团工会在各级工会指导下积极探索“骑手恳谈会”等民主协商机制,在全国开展了260多场“骑手恳谈会”,广泛收集骑手的意见和建议。类似恳谈会这样的集体协商机制,让劳动者的声音和诉求有了更畅通的表达渠道,企业也可以充分了解劳动者的想法,并将劳动者的声音和诉求纳入管理体制规划之中。工会则在其中扮演着桥梁纽带以及监督者的角色,既支持了劳动者客观理性表达诉求,也能够督促企业落实恳谈会纪要等。这种新型协商机制,不管是对推动平台优化算法、完善平台线上线下的管理措施,还是对构建人性化管理模式,实现企业生存和劳动者权益的平衡,都具有重要价值。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强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当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已达8400万人,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保障日益受到各方关注,也呼唤各地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协商协调机制,打通劳动者诉求表达渠道,将劳动者的诉求纳入平台治理中,更好回应新业态下劳动者权益保障的新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