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docx
高血压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血管疾病。在其疾病发展过程中,靶器官如心、脑、肾等可能受到损害,从而影响患者的生命和寿命。在控制血压的同时,也要积极保护靶器官,这是护理工作的另一个重点。根据其发病机制,高血压的治疗分为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平时没有明显症状,第一次测量血压发现异常,就要注意,跟踪血压。一、高血压护理的主要困惑目前我国对高血压的认知率和控制率很低,导致治疗依从性低,治疗效果不理想。医生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作用已成为当前医学研究的热点。在高血压治疗的过程中,会遇到以下两个困惑。第二个困惑是在护理过程中,一旦血压下降,患者会出现头痛和头晕等症状。虽然血压达标,但生活质量会受到很大影响,使患者出现不愿治疗的情况,使治疗依从性很差。第二个困惑是,平时血压控制的还可以,但是到了换季的时候,血压会有非常大的波动,所以要改变用药的方式。二、西医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原则从西医的角度来看,高血压的治疗是一个多方面的综合过程,主要涉及药物治疗、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等方面,目的是有效降低血压水平,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1药物治疗药物在高血压的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类型的降压药物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包括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ACE抑制剂、ARB受体拮抗剂和B受体拮抗剂。这些药物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影响血管扩张和心脏负荷,从而有助于降低血压水平。2饮食与生活方式调整低盐饮食:控制钠的摄入对高血压患者尤为重要。摄入过多的盐会导致体内水分潴留,增加心脏和血管的负担。适度运动:有规律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慢跑等,有助于增强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促进血液流动,从而有助于降低血压。控制体重:保持适当的体重对预防和治疗高血压至关重要。体重过重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导致血压升高。限制饮酒和戒烟:过度饮酒和吸烟不仅有害心血管健康,还可能加重高血压。适度饮酒和戒烟可以帮助控制血压。药物治疗可迅速降低血压,对急性高血压有明显疗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以选择合适的药物类型和剂量,以尽量减少不良反应。定期服药对于维持稳定的血压水平和预防并发症也很重要。三、中医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原则从中医的角度来看,高血压的防治强调阴阳五行的平衡,气血循环的协调,整体体质的改善,从而达到稳定血压和降低并发症风险的目的。1中医对高血压的理解体质辨析:中医注重个体体质的差异,认为不同类型的体质易患不同的疾病。在高血压的治疗中,中医会结合身体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供更精准的治疗效果。脉舌诊断:中医通过脉舌的变化来判断身体的健康状况。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气血状况,从而为高血压患者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治疗建议。2中医治疗方法针灸与拔罐:针灸可以刺激经络,调节气血流动,平衡阴阳五行,对高血压有积极的影响。拔罐疗法通过促进淋巴循环和血液流动来减轻心血管系统的负担,这有助于降低血压。中草药调理:中医常采用中草药来调理高血压。根据个体体质和病情,中药可以调理气血、安抚肝脾、降低血压,例如天麻、丹参、山楂等中草药。气功与太极:气功和太极强调通过调节呼吸和放松身体来协调阴阳气血,促进气血循环,帮助降低血压和减轻压力。四、中西医结合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1西医护理1.1健康教育患者入院后,护士与患者进行了认真的沟通,询问患者对高血压及相关并发症的了解情况,并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制定了个性化的教育计划。药物知识:告知患者高血压药物的种类、方法和并发症,以及患者服药的依从性。运动知识:根据患者的年龄、爱好、心肺功能,制定运动方案,对于心肺功能较好的年轻患者,可以采取器械、游泳、广场舞等项目,对于关节运动困难的老年患者,给予太极拳、慢走、跑步机等项目。应根据患者的耐受力逐渐延长运动时间。1.2一般护理保持房间整洁,开窗通风,室内温度控制在20。C左右,让患者卧床休息,监测生命体征及心电监测。在急性期,应建立静脉通路,对患者进行冷敷,如果患者情绪激动,应给予镇静药物。便秘患者也需要使用泻药治疗,不要用力过猛,而突然起身,会使血压突然升高。1. 3心理护理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周期长,需要长期用药,且住院治疗,这会增加患者的经济支出,使患者出现紧张、恐惧、焦虑情绪,因此情绪变化比较大。护理人员要能够理解病人,要温和、缓慢,避免引起病人的心理焦虑。为患者贯彻高血压病的原则,使患者能够了解,注意生活的细节。倾听患者内心的想法,积极帮助患者解决生活困难。做好家属工作,使家属能够理解和安慰患者。1.4饮食护理饮食保健是高血压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血压患者对饮食要求严格,低盐、低脂、低胆固醇是必须的,要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每日热量要控制好,体重要控制好,这样才能够稳定血压。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多喝水。每天饮水量不低于2000m1.,每天钠盐不高于4g。避免吸烟、饮酒和刺激性食物,及时排便,防止便秘。被要求排便时不要用力,以防血压突然升高,发生危险。2中医护理痰浊中阻型患者常感到胸闷、恶心、头晕、便秘、脉湿。病房应保持干净整洁,空气通畅,温湿度正常。饮食中可选用低钙、低脂、维生素丰富的食物,避免动物脏器和高脂肪食物,防止脾胃压力增加。家属需妥善照顾患者的饮食和生活,减少精神刺激。肝阳上亢型患者有头晕、头痛、耳鸣、脾气急躁、脉薄等症状。应给予患者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鼓励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避免甜食和高脂肪食物。避免辛辣食物,禁止吸烟,限制饮酒。经常与患者交谈,播放轻松的音乐,使患者感到舒适,积极配合治疗。适用于肝火炎症、头痛、头晕、脸红、眼红、口苦、舌干、烦躁、脉弦、尿红黄、便秘、耳鸣等症状的患者。病房应该干净安静,有整洁的床和新鲜的空气。饮食调理主要是泻肝火,能给予光明、富含维生素、营养丰富的饮食。做好与患者的沟通,避免各种外界刺激,引导患者进行心理调整,才能愉快地接受治疗。结语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戒烟戒酒、心理平衡”是世界卫生组织在总结当前预防医学最新成果时提出的。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需求的提高,促进了护理学科的快速发展。康复医学的主要目的是消除或减少身体的功能障碍,重建或弥补患者的功能。对这些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有效的诊断、预防、治疗、评估、处理和培训,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采取积极的方式改变生活,消除不利于身心健康的行为和习惯,干预高血压的可逆性危险因素,血压才有可能恢复正常。参考文献1陈建红.原发性高血压护理干预措施及实施价值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23,21(24):165-167.2寇慧蓉.如何对社区人群开展高血压护理干预J.人人健康,2023(06):34.3蔡金秀.健康教育对于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血压护理的有效性J.中国社区医师,2022,38(16):1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