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利用稻螟赤眼蜂防治水稻螟虫技术操作规程.docx

    • 资源ID:1311286       资源大小:14.34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利用稻螟赤眼蜂防治水稻螟虫技术操作规程.docx

    ICS65.020.20DB3205苏州市农业地方标准DB3205/T253-2017利用稻螟赤眼蜂防治水稻螟虫技术操作规程2018-01-01实施2017-12-31发布苏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I-Z,1刖5本标准按照GB/T1.1-2009规则编写。本标准由苏州市农业委员会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太仓市土壤肥料站、太仓市植保站、常州宁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绪美、胡青青、沈文忠、李梅、毕建龙、张心明、周子骥、周丽花、杨海燕、陈伟、童坤。利用稻螟赤眼蜂防治水稻螟虫技术操作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利用稻螟赤眼蜂防治水稻螟虫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准备工作、放蜂、防效调查和建立档案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利用稻螟赤眼蜂防治水稻螟虫。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5792-2009水稻二化螟测报调查规范GB/T15793-2011稻纵卷叶螟测报调查规范DB32/T3167-2017水稻大螟测报调查规范3术语和定义3. 1毒蜂卡beecard将稻螟赤眼蜂寄生的米蛾卵用无毒不干胶按一定规格粘在特制纸板上,并在米蛾卵上配以苜蓿核多角体病毒制剂。稻螟赤眼蜂羽化后从寄主卵里爬出来时,每只稻螟赤眼蜂将携带经过高新技术处理过的苜蓿核多角体病毒,准确快速的找到害虫的卵,并在里面产卵、繁殖。通过破坏害虫的卵繁衍后代,同时病毒可在初孵幼虫体内繁殖使幼虫感病毒而死亡,死亡害虫体内的病毒又通过水平扩散和垂直传递等多种途径使害虫种群长期带毒,从而达到持续、有效地控制害虫的为害。4. 2稻螟赤眼蜂triChogramma体长0.5mm-0.8mm,黑褐至暗褐色,触角柄节淡黄,其余黄褐色,触角毛长而尖,喜好生活于稻田或相似的沼泽环境中,寄生于螟蛾科、夜蛾科、弄蝶科、小灰蝶科、灯蛾科等一些昆虫的卵中,是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螟蛉等害虫的重要卵期天敌,对抑制这些害虫的为害起着重要的作用。4准备工作4.1 提供天敌良好的生态栖息环境在实施放蜂区域的整个稻田田填上,每条田填按0.5m-0.8m的间隔均匀种植芝麻、大豆等蜜源植物,为天敌提供充足的花粉和花蜜,同时作为农事操作干扰时的庇护场所,也为其它害虫天敌提供越夏、繁殖的场所。5. 2田间螟虫调查参考GB/T15792-2009>GB/T15793-2011和DB32/T3167-2017,通过系统调查田间各类螟虫的发生情况,同时结合黑光灯诱杀螟虫或性诱剂诱捕器诱集螟虫的结果,准确预测出田间为害的主要螟虫的羽化始盛期,确保释放的稻螟赤眼蜂羽化始盛期与螟蛾羽化始盛期能同期发生。5放蜂5.1 时间与次数每代螟虫期间放蜂两次,第一次放蜂时间在螟虫产卵初期:当田间百丛水稻卵块达到23块时,即可放蜂,或当黑光灯同时诱到雌、雄蛾2天后,即可放蜂;46d后为第二次放蜂时间。释放稻螟赤眼蜂宜选择晴天傍晚或阴天进行,避开中午高温暴晒时间段。而且3d内不易出现大风、大雨天气,如有,应补放一次。5.2 密度及数量顺着田填方向按矩形设置放蜂点,按10m×15川放置,每亩设置4个6个放蜂点;同时,根据田间调查的每一代螟蛾成虫和蛹的发生量,每个放蜂点放1张2张蜂卡(每亩每次释放0.6万头1.2万头)。6. 3放蜂方法于放蜂点立一根长1.5m左右的细竹竿,在其顶端系一根细绳,绳子底端固定一个塑料杯或一次性纸杯,杯口朝下,并使杯口高于水稻顶端约30cm,将准备好的毒蜂卡黏于杯内部,防止雨淋及暴晒。对于处于分薨期后的水稻,也可直接将毒蜂卡挂在茎叶上。5.4放蜂注意事项5.4. 1毒蜂卡尽量在24h内放到稻田里,否则稻螟赤眼蜂将羽化飞出造成浪费。5.4.2 放蜂前后7天内避免使用化学农药;生物制剂,如Bt制衣J,植物源杀虫剂、真菌或细菌制剂对赤眼蜂安全,可照常使用。5.4.3 为确保防治效果,放蜂时严格按照放蜂技术要求,释放面积尽量大些(一般200亩以上),释放地块尽量连片,田间蜂卡分布要均匀。5.4.4 放蜂后及时调查卵寄生率及田间害虫幼虫数量,当幼虫数量达到化学防治指标时,要及时配合化学农药进行防治。6防效调查7. 1调查方法8. 1.1调查卵寄生率稻螟赤眼蜂对螟虫卵的寄生率调查于放蜂后5d进行,按GB/T15792-2009.GB/T15793-2011和DB32/T3167-2017的规定,在放蜂区和对照区采用5点取样法,每点各取20株水稻,调查二化螟、大螟、稻纵卷叶螟卵粒数,带回室内观察,统计寄生率(被寄生的卵前期有黑点,孵化后卵壳为黑色)。9. 1.2调查稻田白穗率释放赤眼蜂3次5次后,在水稻乳熟期进行田间调查,在放蜂区和对照区各随机选取3块田每块田采取平行跳跃式5点取样,每点查20丛水稻,计算出白穗率。白穗率二(白穗数/总穗数)×100%6.2防效计算方法防治效果二(放蜂区卵寄生率-对照区卵寄生率)/放蜂区卵寄生率义100%(放蜂后5d调查)或防治效果二(对照区白穗率-放蜂区白穗率)/对照区白穗率义100%(孕穗乳熟期调查)7建立档案如实记录好天气、稻螟赤眼蜂释放时间、释放量、释放次数及防治效果。

    注意事项

    本文(利用稻螟赤眼蜂防治水稻螟虫技术操作规程.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