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困生成因及转化措施.docx
浅析学困生成因及转化措施关键词:学困生;潜力;赏识;鼓励现代教育对老师教育学生提出的要求是不仅要授之以鱼,还要授之以渔。这也是素质教育的目的:学生不仅要热爱学习,还要知道如何学习。就职业院校学生而言,其年龄一般在18到21岁之间。这个年龄正是世界观逐渐形成的时期,其感性色彩浓,而自身的自律意识即理性认识相对较弱,又存在着很强的逆反心理,加之甄别意识不强,若是受到社会不良影响,教育不当,极易产生学困生。如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反而歧视或嫌弃,极有可能促使其反向表现愈演愈烈,形成恶性循环,学困生就愈来愈后进了。一、首先来分析一下学困生形成的原因1 .自身的因素:关键在于个人学习习惯。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比知识的获得更为重要。对于绝大多数学困生而言,往往不是智力或能力上存在问题,而是由于身心不成熟、不稳定,使他们好冲动、自控能力容易受情绪控制、意志薄弱、缺乏强烈求知欲、依赖性较大、自控能力较低,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不良行为习惯或产生思想偏差。2 .家庭的因素:关键在于父母的性格、习惯和教育方式。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于学困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父母性格、习惯不好及教育方式不当或错误造成的,甚至是家长因为工作或生意很忙而对孩子压根儿就不管不问。3 .学校的因素:关键在于学校环境的因素以及教师的因素。学校在“应试指针”的指挥下,片面追求成绩,只重智育,忽视德育,忽视学生品德的形成和教育过程,使学生的品行发展滞后,思想观念偏差,养成不良行为习惯,沦为学困生;个别教师缺乏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价值观,缺乏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没能较好地把握教育时机,违反“一致和真诚”的教育原则,使得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或心理障碍,从而无法正确对待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最后沦为学困生。4 .社会的因素:改革的大潮中,受市场经济利益诱因的影响,一些市场主体为追求经济利益采用不法经营手段对未成年学生产生较大影响;加上青少年学生好奇心强、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因此容易受社会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而形成不良行为习惯。二、在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中,作为教育工作者,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1 .召开家长会,由学校领导和辅导员分别向家长介绍学校的教育理念,向家长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如果可能的话,借家长会之际,学校可以邀请知名教育专家到校为家长进行具体指导,以求一定程度上纠正家长以前错误的观念和做法,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当然,召开家长会有一定的难度,我们也可以在期末的时候给家长写一封信,有针对性地告知家长学生在校的情况以及我们的希望等。2 .学校领导定期给教师开会,进行相关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教育或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个人素质和教育水平、能力。教师应努力以人格的魅力赢得学生的热爱,应多和学生交流,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朋友。3 .作为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甚至有人说要拿着放大镜去仔细寻找学困生的闪光点并进行放大。鼓励,最好在同学们面前进行,批评,则要到小办公室单独进行,而且要注意语气不能硬,决不能进行讥讽挖苦,而是要以谈心的形式进行,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这样学生会欣然接受、改正并感激不尽。4 .教师应经常找学生谈心,进行情感交流,注意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上及心理上存在的问题,都应鼓励他们明确大胆地向老师说出来,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问题所在,也才能对症下“药最后,每当学困生取得哪怕一点点微小的进步时,也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让他们有一种成就感,让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让他们获得更大的学习动力。当然,当他们在成绩上取得巨大进步时,老师还应及时教育他们要戒骄戒躁,稳中求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