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管理质量评价标准.docx
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文件编号:ZLBZ-TB032制订日期:2014年10月羯液管理质量评价标准修订日期:2019年12月第1次修订修订日期:2022年2月第2次修订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检查部门:受检科室:检查日期:检查人:检查项目科室I护士工号及检查结果结果L操作前核对医嘱,执行查对医嘱2.使用两种以上方式识别患者身份:询问过敏史3.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静脉治疗方案、药物性质等,选择合适的血管、输注途径及工具4.腐蚀性药物不应使用一次性钢针5.严格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6.穿刺部位消毒范围(一次性钢针消毒直径三5cm,外周静脉留置针8cm,PlCC置管N20cm,PTCe维护NloCn1)、方法符合标准要求7.消毒液自然待干后方可穿刺8.置入PVC、PlCC导管应标注置管日期及置管者姓名9.PICC导管应通过X光线确定导管尖端位置10.配制好的肠外营养(PN)应标注科室、病案号、床号、姓名、药物的名称、剂量、配置日期和时间11.配制好的PN应储存于4冰箱内12.输注前检查有无悬浮物或沉淀13.现配现用,24小时内输注完毕14.留置导管输液前回抽血液确定导管在静脉内,如遇阻力或无回血时不应强行冲洗导管15.PICC>CVC、PoRT的冲管和封管应使用IOmI及以上注射器或一次性专用冲洗装置16.经输液接头输液及推注药液前,使用消毒剂擦拭接头的横切面及外围17.输液器24小时更换一次,怀疑污染或完整性受损立即更换;输注药品说明书所规定的避光药物时,应使用避光输液器18.PICC、CVC、PORT附加的肝素帽或无针接头至少每7d更换一次,有血液残留、完整性受损或取下后立即更换19.无菌透明敷料至少每7d更换1次,无菌纱布敷料至少2d更换一次;敷料完整性受损立即更换20.外周静脉留置针72h96h更换21.拔除PICC、CVC.PORT导管后保持穿刺点密闭24h22.配制抗肿瘤药物时应戴双层手套、一次性口罩23.配药操作台面垫防渗透吸水垫,污染或操作结束时及时更换24.所有抗肿瘤药物污染物品应丢弃在毒性药物标识的容器中25.置管患者有知情同意26.PICC置管记录操作过程;穿刺静脉、日期、置入长度、外露27.外周静脉输注高危药物的患者,有风险告知并签名28.出现输液反应及导管意外事件及时上报,有记录29.输液并发症及不良事件有数据统计与改进30.告知患者的和照顾者静脉治疗、导管使用及维护等相关知识31.输液并发症处理及时32.无输液相关不良事件发生落实率接受检查者签名一、说明1 .符号意义:“J”表示正确(或完整),各项完全相符;“X”表示不正确(或不完整),有一项不符均属之:'NA”表示不适用或不涉及。2 .检查频率:根据医院及科室的实际情况决定检查频率。3 .样本量:根据医院及科室的实际情况决定检查样本量,但应达到统计学相关要求。二、计算公式脉输液质量落实率(%)二检查完全正确(或完整)项目数/(总的检查项目数-不适用项目数)X100%o2.单项正确或完整率(%)二各单项检查结果正确(或完整)人数/(总的检查人数-不适用人数)X100%。三、本标准结构面涉及的以下制度科室参照完善1 .有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2 .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措施3 .有静脉输液不良反应应急预案4 .实施静脉治疗护理人员应为注册护士并经过相关知识培训5 .PICC置管操作人员经过PIeC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考核合格且有5年及以上临床工作经验6 .静脉药物的配置和使用环境洁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