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趣谈听课记录.docx
京剧趣谈听课记录一、基本信息授课教师:XXX教师授课时间:2024年X月X日授课班级:六年级X班课文:京剧趣谈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播放一段精彩的京剧表演视频片段,视频中有华丽的服饰、独特的脸谱、精彩的武打动作以及悠扬的唱腔。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了一段京剧表演,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京剧的课文一一京剧趣谈,一起去探寻京剧里那些有趣的奥秘。”通过直观的视频展示,激发学生对京剧的兴趣和对课文的学习热情。(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自行解决。教师在教室里巡视,倾听学生朗读情况,及时纠正个别学生的错误读音,如“驰骋(ChiCheng)v”尴尬(gng)”等。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字词,如“虚拟”“唯恐”“制服”等,指名学生认读,并让学生用所学生字词造句,以加深理解和记忆。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京剧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学生读完后,教师请几位学生回答,然后进行总结概括:课文从马鞭、亮相这两个独特的角度,介绍了京剧表演中的一些虚拟道具和表演动作,展现了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三)精读课文,体会京剧特色学习“马鞭”部分。教师让学生找出描写马鞭的段落,仔细阅读并思考:“马鞭在京剧表演中有什么作用?它是如何体现京剧表演的特色的?”学生们认真研读后回答,教师总结:马鞭是京剧表演中的一种虚拟道具,它可以代表马,演员通过挥动马鞭、勒马、策马等动作,就能让观众想象到马的存在和马的各种姿态。例如文中提到“马鞭本身具备一种装饰的美,而且不同人物在使用马鞭时,也各自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方法。”这说明马鞭不仅实用,还具有独特的艺术美感和表演规范。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模仿京剧演员使用马鞭的动作,感受其中的韵味,进一步理解京剧虚拟表演的妙处。分析“亮相”内容。教师让学生找出描写亮相的语句,如“京剧还有一种奇特之处:双方正在对打,激烈到简直是风雨不透,台下看的人非常紧张,一个个大气不敢出,都把眼睛睁得大大的,唯恐在一眨眼间,谁就把对方给杀'了。然而也怪,就在双方打得不可开交之际,那紧张而又整齐的锣鼓声忽然一停,人物的动作也戛然而止一一双方脸对着脸,眼睛对着眼睛,兵器对着兵器,一切都像被某种定身术给制服了!”组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体会亮相在京剧表演中的独特魅力。教师提问学生:“亮相为什么会给观众带来如此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艺术感受?”让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亮相是京剧表演中的一种静态造型艺术,它出现在激烈的武打或表演情节中,瞬间的停顿和精彩的造型,能够强化戏剧冲突,营造紧张的氛围,同时也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展示出京剧演员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表演风格。(四)探究写法,学习表达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在介绍京剧特色时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文,进行小组讨论。学生经过思考后回答,教师总结:一是采用了举例说明的方法,如在介绍马鞭时,列举了不同人物使用马鞭的方式以及马鞭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使读者更清楚地了解马鞭在京剧表演中的作用和特点;二是运用了对比手法,如描写亮相时,将对打时的激烈紧张与亮相时的瞬间静止进行对比,突出了亮相的独特效果,让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京剧表演节奏的变化和艺术张力;三是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如“那紧张而又整齐的锣鼓声忽然一停,人物的动作也戛然而止一一双方脸对着脸,眼睛对着眼睛,兵器对着兵器,一切都像被某种定身术给制服了!”这样的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京剧表演的精彩。学习文中的总分结构。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让学生明白课文先总述京剧的魅力,然后分别从马鞭和亮相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这种总分结构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京剧的各种特色。(五)拓展延伸教师展示一些京剧脸谱的图片,介绍不同脸谱颜色所代表的人物性格特点,如红脸代表忠义、黑脸代表正直等,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京剧文化的丰富内涵。组织学生开展“我眼中的京剧”主题演讲活动,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拓展资料,表达自己对京剧的认识和感受,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六)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课文介绍的京剧马鞭和亮相的特色、写作方法以及拓展延伸的京剧脸谱知识等。强调京剧作为国粹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价值,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了解京剧,欣赏京剧表演,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七)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课文中自己感兴趣的一个部分,如马鞭的使用或亮相的描写,进行改写,要求运用更多的细节描写和生动的语言,使内容更加丰富精彩,字数在300字左右。推荐学生观看一场完整的京剧表演,并写一篇观后感,分享自己的观看体验和对京剧的新认识。三、教学评价优点:教学目标明确,围绕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京剧特色的体会、写作方法的探究以及学生文化素养和表达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设计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有效达成。教学环节完整有序,导入通过京剧视频激发兴趣,初读环节夯实基础,精读深入体会京剧特色,探究写法提升语文能力,拓展延伸丰富知识,课堂小结总结升华,作业布置巩固拓展,各环节紧密相连,环环相扣。教师注重朗读指导,通过多种形式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语言的魅力,如自由读、有感情地读等,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京剧表演的特色。小组讨论组织有效,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如在探究写法环节让学生小组讨论。对写作方法的教学深入透彻,不仅让学生找出特色,还详细阐释其作用,如举例说明、对比手法、总分结构等写法的分析,有助于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和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建议:在小组讨论环节,可以进一步加强对小组讨论过程的监控与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提高讨论的质量和效率。在拓展延伸的演讲活动中,可以给予学生更多关于演讲技巧和内容组织方面的培训,如如何开头更具吸引力、如何运用事例增强说服力等,帮助学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观点。在作业批改与反馈方面,可以更加注重对学生改写和观后感写作的个性化评价,针对学生在语言表达、细节描写、情感传递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点评和建议,帮助学生提升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