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大豆水肥一体化机械栽培技术规范(征.docx

    • 资源ID:1315628       资源大小:15.99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大豆水肥一体化机械栽培技术规范(征.docx

    ICS65.020.01CCSB90DB23黑龙江省地方标准DB23/TXXXX-XXXX大豆水肥一体化机械栽培技术规范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联系人:张雅晴联系电话:15545970555邮箱:yaqing0451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雅晴大豆水肥一体化机械栽培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大豆水肥一体化机械栽培技术的术语和定义。本文件适用于大豆水肥一体化机械栽培技术生产作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4404.2粮食作物种子豆类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T15671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GB/T50485微灌工程技术规范NY/T495东北地区大豆生产技术规程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NY/T499旋耕机作业质量NY/T2159大豆主要病害防治技术规程N/T738-2020大豆联合收割机作业质量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水肥一体化采用浅埋滴灌专用播种机借助压力灌溉系统(滴灌、微喷等),按照作物要求将配比好的氮磷钾加生物有机肥菌肥与灌溉水一起进行深施、准确地输送到作物根部土壤的水肥一体化种植技术。4环境条件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15618的规定,空气环境质量应符合GB3095的规定,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应符合GB5084的规定。5选地整地5.1地块选择地块偏干旱且具有灌溉条件,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未喷施对大豆有残留药害的除草剂,前茬宜选用非豆科作物茬口。5整地1.1 翻耕整地采用具有导航功能大马力拖拉机配套大型翻转犁进行翻耕作业,翻深30Cm以上,要求深浅一致、扣堡严密、不重不漏、地表无秸秆残茬。再选用圆盘耙或重型耙进行耙地作业,耙深16-18cm,作业时与播种方向成3045°夹角,耙深耙透,耙碎耕平,以作业2遍为宜。耙后进行起垄镇压作业,要求垄向笔直、垄体饱满,镇压后垄高1822cm,达到待播状态。1.2 耙混整地采用具有导航功能大马力拖拉机配备松(耙)联合整地机或重型缺口灭茬耙进行耙茬整地作业,将秸秆及根茬粉碎并与土壤充分混拌,秸秆混埋的深度呈IOCm,深松深度云30cm。耙后进行起垄镇压作业,要求垄向笔直、垄体饱满,镇压后垄高1822cm,达到待播状态。1.3 保护性耕作播种前采用秸秆还田机进行一次秸秆和根茬粉碎作业,使其均匀分布在垄沟内。秸秆长度WIOcm,根茬高度WloCn1,达到待播状态。6选种及种子处理6. 1选种选择通过国家、黑龙江省审定的品种,应选择适宜当地生态条件、高蛋白或蛋白脂肪双高品种,抗病性好、适合机械化收获,不可越区种植。种子质量应符合GB/T15671的要求。6.2种子处理播种前将精选种子进行种衣剂、铝酸镂包衣处理,种衣剂应符合GB/T8321和NY/T1276的要求,包衣应符合GB/T15671的要求。7播种与设施配置7.1 播种7.1.1 播种要求在耕层510厘米地温稳定通过8时即可播种。除了地温适宜外,还要结合土壤水分状况,做到因地制宜,灵活掌握,确保大豆播在适播期。根据品种特征特性、土壤条件等因素确定播种量,播前24小时拌根瘤菌。播种深度为镇压后3-4cm,做到精细播种、用种精量、下籽均匀、深浅一致、覆土严密。7. 1.2机械作业使用具有导航功能大马力拖拉机,配套大豆浅埋滴灌专用精量播种机或免耕播种机一次性完成播种、施肥、铺设滴灌带、镇压等作业。车速控制在5公里/小时。平作推荐35cm、40cm、43.5CnI等行距,每两行铺一根滴灌管。垄作推荐IIOCm大垄种3或4行,垄高10-15cm,保证垄台宽度70CnI以上,如果垄台宽度不到70CnI则要降垄的高度。垄上2行模式,行距:40cm,在两行间铺一根滴灌带;垄上3行模式,行距:20cm,任意一个间铺一根滴灌带;垄上4行模式,大行距(中间):25cm,小行距(两边)12.5cm,在中间大行铺一根滴灌带。将传统的垄上双行改为垄上4行,采用宽窄行种植模式,小行距20-30厘米,大行距30-50厘米,小流量滴灌带宜铺设在窄行中间,大流量可铺设在宽行中间。7.2设施配置主要有水源、首部枢纽、输配水管网和滴灌管(带)组成。滴灌设备的规格和型号根据生产实际进行选择,滴灌灌水器出水量一般在1.0-2.5升/小时之间。首部枢纽包括加压、过滤和灌溉施肥等设施设备。输水管包括干管、支管和毛管,播种后将毛管、支管、主管和首部连通,保证系统安全可靠。8水肥协同调控全生育期一般灌水3-6次,每次灌水量10-30方/亩。播种后可根据摘情状况滴灌出苗水,在分枝期、初花期、盛花期、结荚期和鼓粒期结合降雨情况灌水,滴灌时地表湿土边缘超过播种行510CnI即可,勿过量灌溉。农田灌溉水质符合GB5084标准。高产地块一般施用氮肥(N)3.54.5公斤/亩、磷肥(P205)4.55.5公斤/亩、钾肥(K20)34公斤/亩,30%氮钾和70%的磷肥做底肥,肥料施于种侧5cm深8cm处;70%氮钾和30%的磷肥于初花期至结荚期分别随水追施。可结合追肥,适当补施硼肥和铝肥等微量元素水溶肥。肥料的使用应符合NY/T496的要求。9中耕管理一般进行3次中耕作业。第一次在大豆出齐苗后及时垄沟深松,间隔1015天进行第二次中耕,封垄前完成最后一次中耕,可选择双杆尺、起垄锌、挡土板,起到散土、灭草、培土作用。10病虫草害防治10. 1防治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优先采用物理和生物防治技术,化学防治应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药剂选择和使用应符合GB/T8321和NY/T1276的要求。10.1 2病害防治大豆根腐病、菌核病等的防治技术可按NY/T2159的要求进行。10.3 虫害防治大豆食心虫、大豆蜥虫等的防治技术可按NY/T495的要求进行。10.4 草害防治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对下茬作物安全的除草剂,宜采用播后封闭和苗期茎叶处理相结合的方式。11收获在大豆叶全部脱落、茎杆黄枯、豆粒归圆时进行机械收获。大豆机械化收获作业应符合N/Y738-2020大豆联合收割机作业质量要求,使用大豆联合收割机直接收获。12田建档案建立田间技术生产档案,内容包括选茬、整地、选种及种子处理、播种、设施配置、施肥、滴灌方法、病虫草害防治、收获等。

    注意事项

    本文(大豆水肥一体化机械栽培技术规范(征.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