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字印刷听课记录.docx
活字印刷听课记录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活字印刷授课教师:XXX教师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教材版本:浙人美版艺术美术二、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身着古装,手持一本线装古籍走进教室,神秘兮兮地问:“同学们,知道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吗?这可是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用来记录知识和故事的宝贝。在那个时候,还没有我们现在的打印机,书籍都是通过一种神奇的技艺制作出来的,它就是活字印刷。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去探寻活字印刷的奥秘。”(二)新授(12分钟)L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活字印刷的历史发展历程,从古代印章到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再到活字印刷在不同朝代的应用与发展,配合着生动的图片和简洁的文字说明,让学生对活字印刷的起源和演变有了初步的认识。接着,教师拿出一套活字印刷工具的模型,向学生们介绍活字印刷的基本工具,如活字、排版框、墨汁、刷子、纸张等,并详细讲解了活字印刷的基本步骤。教师边演示边说:“首先,我们要根据需要印刷的内容挑选出对应的活字,把它们排列在排版框内,就像搭积木一样,一定要排列整齐哦。”教师将“我爱祖国”四个字的活字放入排版框示范排列过程,“然后,用刷子蘸上墨汁,均匀地涂抹在活字上,注意墨汁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刷墨时,教师展示了正确的刷墨手法,动作轻柔且均匀,“最后,把纸张轻轻覆盖在涂好墨的活字上,用一个平整的工具,比如一块木板,在纸张背面轻轻按压,这样文字就印到纸上啦。”示范过程中,教师强调了每个步骤的要点,如活字的挑选要准确、排版要紧密整齐、刷墨要均匀适度、按压要平稳有力,只有这样才能印出清晰美观的文字或图案。2.教师展示了一些不同风格和内容的活字印刷作品,有古代诗词的印刷品,字体古朴典雅;有民间故事的印刷册,配有简单的插画,生动有趣;还有一些现代创意的活字印刷作品,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如用活字印刷制作的个性名片、装饰画等。让学生了解活字印刷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现代也有着丰富多样的应用形式,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和灵感。(三)创作引导(8分钟)教师展示了一些学生之前制作的活字印刷作品,有的是印了自己名字和一句座右铭的书签,简洁而有意义;有的是印了一首自己喜欢的儿歌,旁边还画了一些与儿歌内容相关的小图案;还有的是小组合作制作了一本小型的活字印刷诗集,里面收录了多位同学创作的小诗。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想要创作的活字印刷作品,可以是一句励志话语、一首短诗、一个小故事或者是一个独特的图案设计。教师说:“如果我们要制作一张活字印刷的生日贺卡,首先要确定卡面上的文字内容,比如'生日快乐,天天开心',然后挑选出对应的活字进行排版,在文字周围可以用一些小图案活字,像花朵、星星来装饰,使卡片更加美观。排版完成后,认真刷墨、印刷,最后还可以用彩笔在卡片上添加一些手绘的元素,如给花朵涂上颜色,让贺卡更具个性。”同时,教师提醒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要注意团队协作,如果是小组合作,要合理分工,有的同学负责挑选活字,有的负责排版,有的负责刷墨印刷,并且要保持操作环境的整洁卫生,注意安全使用工具,避免墨汁沾染衣物和桌面。(四)学生实践(15分钟)学生们开始动手制作活字印刷作品。有的学生独自认真地挑选活字,排列出“好好学习,进步每一天”的字样,准备印在自己的笔记本封面上;有的学生两两一组,合作印刷一幅古诗配画的作品,一个学生排版古诗文字,另一个学生绘制简单的山水插画活字,然后一起完成印刷;还有的小组集体创作一个班级口号的大型活字印刷海报,大家分工明确,忙而不乱,有的挑选活字,有的刷墨,有的负责按压纸张,在制作过程中,学生们相互交流、相互帮助,遇到问题时积极向老师请教。教师巡视指导,对活字排版不整齐的学生耐心地示范调整方法,对刷墨不均匀的学生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控制墨汁的用量和刷墨的力度,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创新,不要害怕失败。(五)作品展示与评价(3分钟)教师挑选了几幅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展示在教室前方的展示架上。先请小作者们介绍自己的作品,例如一位学生说:“我印的是'我要像小鸟一样自由飞翔',我希望自己能自由自在地追求梦想,我还在旁边画了一只小鸟,代表我自己。”然后教师进行评价,肯定学生们的创意和对活字印刷技巧的掌握,如“这位同学的作品很有想法,文字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小鸟的绘画也很可爱,印刷效果清晰,很不错。”同时也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如“如果在文字的排版上能更加错落有致,可能会让作品更具艺术感。”最后,让其他同学说说自己最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喜欢,同学们在相互欣赏中学习到更多活字印刷的技巧和创意灵感。(六)总结拓展(2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回顾了活字印刷的历史、工具、步骤、创作要点以及学生们在实践过程中的精彩表现。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探索活字印刷的更多奥秘,可以尝试用不同材质的活字进行创作,或者将活字印刷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如剪纸、贴纸等,创作出更具创意和个性的作品,进一步传承和弘扬活字印刷这一伟大的传统技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三、教学评价L优点:导入环节通过教师的古装造型和古籍展示,成功地营造出神秘的历史氛围,极大地吸引了三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为后续教学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新授过程中,多媒体展示与实物模型演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清晰直观地了解活字印刷的历史渊源和操作流程,教师对活字印刷步骤的示范细致入微、讲解精准到位,为学生的创作实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创作引导环节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兴趣和生活经验进行个性化创作,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艺术表达能力,小组合作创作的引导也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交流能力。在学生实践环节,教师的巡视指导全面及时、针对性强,能够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保障了学生实践操作的顺利进行。作品展示与评价环节为学生搭建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的自我表达和相互评价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教师的评价客观公正、富有建设性,有助于学生发现自身优点与不足,进一步促进学生在活字印刷技艺学习和创作上的成长与进步。整个课堂教学环节紧凑有序、过渡自然流畅,教师教态亲切和蔼、语言生动形象,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有效达成了教学目标。2.建议:在新授环节,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活字印刷术对世界文化传播影响的介绍,让学生在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下认识活字印刷的重要性,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在评价环节,可以引入更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如邀请家长或其他班级的学生参与评价,让学生将作品展示给更多人看并收集反馈意见,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分享,这样可以丰富评价视角和维度,促进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己的作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