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成人创伤患者疼痛管理的最佳证据内容总结表.docx
-
资源ID:1319177
资源大小:12.16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急诊成人创伤患者疼痛管理的最佳证据内容总结表.docx
急诊成人创伤患者疼痛管理的最佳证据内容总结表类别证据内容证据级别疼痛管理原则1.急诊成人创伤疼痛患者应早期按需进行合理的镇痛处理,推荐从初步评估到提供疼痛措施不超过2025mino42.急诊成人创伤在进行疼痛管理时应以患者为中心,采用非药物和药物镇痛相结合的方式。23.镇痛的主要目标是让患者感到最舒适,缓解疼痛所引起的不良生理反应,如代谢亢进等,预防慢性疼痛综合征。2疼痛评估方式4.立即评估成人创伤患者的疼痛,首次疼痛评估建议在就诊15min内完成,实施镇痛后半小时内再进行评估。35.创伤患者疼痛评估要频繁进行,评估频次围绕疼痛程度决定,疼痛程度加重时,评估频次随之增加。56.对于清醒能自主交流的创伤患者应采用数字评定量表(NUmeriCRatingScale,NRS)或连续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Scale,VAS)进行疼痛评估。27.对于无法用语言交流或意识障碍的创伤患者,使用重症监护疼痛观察工具(CritiCalCarePainObservationTool,CPOT)或疼痛行为量表(BehavioralPainScale,BPS)o28.疼痛评估时结合患者其他症状,包括面部表情、呼吸频率、心率或患者的肢体动作等。5疼痛给药原则9.遵循按阶梯给药止痛原则,从低剂量开始,根据患者情况逐步增加剂量,以求达到最低有效剂量。110.药物性疼痛实施要基于创伤患者疼痛的严重程度,推荐使用安全有效的对乙酰氨基酚或短效阿片类镇痛药。111轻度疼痛创伤患者,使用小剂量对乙酰氨基酚或阿司匹林等非甯体类止痛药。112.中度疼痛创伤患者,使用可待因片或氨酚待因片等弱阿片类药物,并可联合非留体类抗炎药。113.重度疼痛创伤患者,使用吗啡等强阿片类药,并可同时联合非甯体类抗炎药。1药物性干预措施14.使用阿片类药物时,推荐能够做到滴定给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15.神志清醒及病情较轻的患者,在排除相关禁忌证后,推荐优先选择局部用药及口服给药。316.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用吸入性甲氧氟烷有效减轻创伤患者的疼痛。117.病情严重、疼痛程度较高或伴有血流及呼吸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优先采取静脉、肌肉给药。118.对于软组织损伤或局部肿胀患者,局部外用非留体类抗炎药来缓解疼痛。119.对于颅脑创伤伴颅内压显著升高的患者建议在输注阿片类药物的同时使用有效的镇静剂。320.对于钝性胸腔创伤的成人患者,推荐使用硬膜外镇痛和多模态镇痛,即使用不同类别的镇痛药,包括阿片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421.对于创伤性肋骨骨折和连枷胸患者的疼痛难以通过阿片类药物控制时,可加用硬膜外或椎旁导管持续输注罗哌卡因。若采用区域麻醉仍无法充分镇痛,可输注氯胺酮和(或)利多卡因。122.对体弱或老年创伤患者优先选用外用镇痛药物,慎用静脉注射阿片类药物,避免使用非留体类抗炎药。223.重度疼痛的老年患者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共存疾病和其他临床因素使用阿片类药物。124.呼吸动力学不稳定患者应尽可能不使用阿片类药物,或在呼吸支持的前提下使用。125.创伤合并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减少吗啡、芬太尼、非留体类抗炎药等镇痛药物的剂量,使用间隔延长,同时避免使用哌替咤、乙酰氨基酚等对肝肾功能有损伤的药物。2非药物性干预措施26.急性闭合性软组织创伤患者在早期采取间歇性冷敷有助于控制疼痛及肿胀,患者在清醒时每13h冷敷2030mino127.对于四肢骨折患者将骨折部位抬高到心脏水平以上,以进一步减轻肿胀和疼痛。128.使用音乐、控制呼吸、虚拟现实等外部刺激集中注意力,减轻疼痛。329.对创伤患者使用情感支持疗法,如鼓励、支持、协助宣泄等减轻疼痛。330.对闭合性创伤患者疼痛的局部实施抚触按摩、物理治疗。5疼痛管理的动态监护31.成立规范化疼痛管理小组,加强疼痛患者管理与监护。332.患者在使用镇痛药物之前,和用药过程中及停药后均需要对患者一般情况进行评估。533.疼痛评估后,及时记录疼痛性质、药物作用效果及相关不良反应等,并进一步动态调整镇痛措施。534.严重创伤患者在进行镇痛期间,需要严密监测其呼吸、循环等情况,用药期间定期评估患者病情变化。335.对于中、重度疼痛的老年创伤患者,使用短效阿片类药物时应监测其神志状况及生命体征情况。336.每日评估创伤患者使用阿片类药物的利弊,并警惕发生阿片类药物相关不良反应。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