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程序、工作流程图表.docx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程序1、目的对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有效控制,确保监视和测量结果有效,测量能力满足工程质量要求。2、适用范围适用于产品实现的施工和服务提供过程对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3、职责3.1 质量管理部3.1.1 负责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校准、送检、标识、维护、使用、封存等管理工作并监督检查。3.1.2 参与测量设备购置申请的审核。3.1.3 生产管理部1.1.1 负责监视和测量设备购置申请的审核。1.1.2 负责采购计量单位符合法定要求的监视和测量设备。3.3 物资购配中心3.3.1 负责工具类监视和测量设备购置申请的审核。3.3.2 负责采购计量单位符合法定要求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并作好入库确认验收。3.4 使用单位3.4.1 根据工程项目对监视和测量要求,确定应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设备。提出购置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申请。3.4.2 负责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送检、标识、维护、使用、调转、封存、报废等工作。3.4.3 评价已检验结果的有效性。4、工作流程序号过程内容实施单位主管副总经理质量管理部使用单位生产技术部物资购配中心1需求的识别!2需求的确定t3提出购置申请4审核购置申请,口5批准购置申请=L6测量设备购置z=d7测量设备验证8使用前确认及确认间隔9制定检定计划E10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送检和验证11办理调转、启封、报废手续12测量设备维护、保养*13不合格的再校准、验证14合格后投入使用15监视和测量设备台账的管理5、控制要求5.1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确定及配置5.1.1 根据工程对监视和测量的要求,使用单位负责识别并确定所需要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确保其监视、测量能力与规定的测量要求相一致。5.1.2 若现有的监视和测量设备不能满足要求,使用单位根据需要提出购置申请。属工具类的监视和测量设备交物资购配中心审核、采购,其中工具管理制度规定配置以外的,还须送生产副总经理批准。其它的监视和测量设备购置申请,质量管理部、生产管理部审核后,报生产副总经理或总经理批准,由生产管理部采购。5.1.3 适宜时考虑采用顾客提供或租赁的监视和测量设备。5.2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确认验收采购部门购入(或顾客提供或租赁)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经确认合格、资料齐全,方能验收、领用。验收时如发现质量问题,采购部门应及时向供方提出相关证据,进行退货、换货或其他处置。5.3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使用5.3.1 使用者在使用监视和测量设备前,应检查其是否完好,核定校准标识是否在有效期内,必要时进行校准。5.3.2 使用者在使用时进行的调整、调零须遵守操作规程,以防止因调整不当而使校准失效。5.3.3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使用环境,应符合说明书要求和使用规定。5.3.4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搬运、维护、贮存参照测量设备管理办法执行。5.3.5 使用者如发现监视和测量设备虽在确认间隔内却已偏离校准状态时,应立即停止使用,找出不准确的测量结果所在范围,予以记录和标识,重新进行测量并确认,对该设备进行校准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5.3.6 监视和测量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无法保证原有的准确度或局部无修理价值时,可申请检定/校准,使用单位根据校准证书降级或限制使用的结论执行。5.3.7 当计算机软件用于规定要求的监视和测量时,使用方应确认和验证其满足预期用途的能力。确认应在初次使用前进行,并在必要时予以重新确认。确认的方法包括验证和保持其适用性的配置管理。5.4 关键精密的监视测量设备的使用人员,须经培训后方可上岗。5.5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周期校准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周期校准按测量设备管理办法执行。5.6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调转、封存、启封、报废等,按测量设备管理办法执行。5.7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台帐管理质量管理部编制并管理公司监视和测量设备台帐,使用单位编制管理本单位监视和测量设备台帐。按测量设备管理办法确保重点、兼顾一般、实事求是、区别管理的原则,将监视和测量设备分为A、B、C三类管理,A、B类测量设备建立测量设备档案。使用单位计量员根据使用情况及时向质量管理部申报新增、封存、启封、调转、报废、校准合格与否等内容,并按测量设备管理办法办理相关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