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信息技术提升品德教育质量 论文.docx
通过信息技术,提升小学品德教育质量摘要:小学,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基础阶段,更是在小学阶段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而小学教师不仅承担着教书的任务,还肩负着育人的重任。对小学生进行品德方面的培养是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对学生的思想方面、政治方面、道德方面、法律和心理健康方面的全方位教育,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不可撼动的地位。小学生的分辨能力较弱,受现在互联网影响、外来文化的影响,小学生的品德教育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此品德教育就需要全方位、多元化开展;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都要做好衔接,从学校环境到社会环境做好过度。把立德树人作为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本文就现阶段新的品德教育方式进行粗浅分析,希望通过信息技术的组合教学,找到提升小学品德教育的质量的途径。关键词:信息技术,品德教育,小学教育。引言:当今时代,社会高速发展,人们已经将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融入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高速发达的科学技术为人类的生活、教育、学习和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作为一名小学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适应社会发展,教育学生跟随时代潮流。在小学的品德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学校也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生的品德教育教学中。传统的品德教学以言传身教为主,通过信息技术开展小学生品德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改变小学生品德教育的网络化推进的近况,需要社会、学校、教师、家长四个方面共同出力,提升小学的品德教育实施效果。一、在小学阶段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要意义古人云“三岁看老,百岁瞧小”,就已经说明了这一时期的重要性。幼儿阶段品德教育的家庭关键应取决于家庭教育环境的优劣和父母亲属的素质。父母是孩子最初的老师,在幼儿培养阶段,德育培养的关键在于家庭教育环境的优劣和父母亲的道德素质。而在步入学生时代之后,品德教育的一部分工作就从父母手中分给了学校教师,那么学校教育在人品质培养的过程中就分外重要了。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爱护学生是教师的基本品质,尊重学生是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为人师表,不仅要求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储备,还要求教师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榜样。所有的品德教化都渗透在日常学习的点滴当中,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品德教育工作潜移默化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良好的学习习惯、端正的学习态度、和谐的学习纪律、正确的学习方法,都可以培养出学风优良、德育高尚的学生。二、通过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进行品德教育1、借用广泛资源,传承优良美德诸葛亮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一个善良的人一定是乐于帮助别人的人。助人为乐是每个小学生所要具备的优秀品质。助人为乐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是在帮助小学生拓宽人际交往的范围,锻炼人际交往能力。帮助他人在一定意义上是在帮助自己,站在他人的立场考虑问题,当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去求助他人也一定会得到他人的回报。同学之间相互帮助可以促进友情的升温,结交新的伙伴,在学习生活中也更乐意去分享自己的成果,间接性地提高了小学生学习品德知识的欲望。在品德教育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多多借用多媒体,在课堂上播放视频,诸如感动中国,让小学生从中学习他人优秀的道德品质。比如:学习盲人中医师朱丽华身残志坚却依然乐于助人,她通过自学推拿,为100多名残疾人提供岗位。同时,她还坚持做慈善,为希望工程捐款373万元;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的黄文秀,毕业后返乡帮助乡亲脱贫,后因公殉职。这些视频信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了解课堂外的世界。将品德教学融入到信息技术的应用中去,可以小学生对于品德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小学生学习品德的积极性,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品德素养。2、通过信息技术,传播感恩之心谚语:“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助人为乐是每个小学生所要具备的优秀品质。人们对生活的感悟,对事情的认知都随着生活阅历的丰富而逐渐改变,小学生的品德培养不能仅仅依靠一味地说教。喜欢听故事是儿童的共性,作为教师在品德教育方面的渗透就需要做出改变,对小学阶段低龄段的学生以故事讲述为主。让学生在故事中去领悟所蕴含的简单道理,对中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厌烦了冗长故事情节,更不愿意教师对道理的细致讲解,生活中的实际行动对他们的冲击力更大一些。因此学校可以组织学生为养老院进行定期的拜访和服务,让学生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提升自己尊敬老师、孝敬老人、帮助别人的优良品质。为了化解实际德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可以借助书籍、视频来开展活动。中央电视台的公益广告是非常完美的范本,一则妈妈洗脚的广告影响了几代人。这种德育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能从学生的听觉、视觉、心理上留下爱的认知,其教学效果必定是卓有成效的。信息技术的巧妙应用是需要花费心思去琢磨的,巧用、妙用、慎用,能提提升学生品德发展的同时也能促进其他能力的全面发展。3、借助信息技术,树立远大理想(1)借助信息技术,帮助小学生从小养成优良品德。一个人是否具备优良品德,是他做人做事的根本。而我们的小学生必须要做到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国家,我们的社会就会变得更加美好。所以,我们小学教师应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搜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和相关影像资料,多渠道教育和引导小学生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道德,从点滴做起,逐步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执爱劳动的好品德,努力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2)借助信息技术,帮助小学生从小培养过硬本领。过硬的本领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我们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让小学生看到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教育小学生要以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发愤读书,刻苦学习各门功课,打好知识基础。我们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让小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课外校外活动。接触自然,了解社会,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不断提高实践能力。(3)借助信息技术,帮助小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理想是人生的太阳,是催人奋进的动力。我们小学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播放一些爱国成功人士的事迹,让小学生明白:不论你们今后是想当一名优秀的工人,还是想做一名成功的科学家,或者想当一名浪漫的艺术家,你们都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牢固树立振兴中华的雄心壮志,立志为民族争光、立志为祖国争光。结束语: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国家对基础教育的重视,学校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是越来越高,信息技术在学校的品德教学中占得分量也越来越足。我们小学教师只要将信息技术利用得当,就能够高效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小学教师应该深入挖掘信息技术的作用,努力帮助小学生在品德教育、智力发育、体育教育、美术教育、劳动教育的的培养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为祖国、为社会输送更多品德高尚、心理健全、能力超凡的人才。参考文献:李天元,吕俊喜,周霞.借助信息技术提升小学德育含金量几中小学管理,22019(5):51-52.2邵永如.借助信息技术提升小学德育实效几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039):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