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材料成型技术综合创新》教学大纲.docx

    • 资源ID:1330869       资源大小:18.28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材料成型技术综合创新》教学大纲.docx

    材料成型技术综合创新教学大纲适用范围:202X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代码:03160153课程性质:专业综合创新课程学分:2学分周数:2周先修课程:机械制图、材料成型计算机辅助设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学、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设计等后续课程:毕业设计适用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开课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材料成型技术综合创新是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本科专业的专业综合创新课程,属于集中实践环节。本课程对镀金冲压成形工艺、塑料成型工艺、模具结构设计、模具制造工艺等基本知识、原理、方法进行综合运用和全面训练。通过虚拟仿真软件,使学生熟悉复杂冲压模具及塑料模具的工作过程、结构特征。与企业的设计方法接轨,使学生掌握利用计算机辅助进行模具开发设计的方法和技巧,了解标准件库的开发过程,学会通过标准件库的调用进行冲压、塑料模具设计。从模具装配与加工的角度,优化模具设计与制造过程。培养学生对产品性能设计、工艺设计、模具设计、模具制造等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使学生掌握现代数字化模具设计的思想和方法,为以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如下目标:课程目标1:了解虚拟仿真技术,能够使用虚拟仿真软件有条理的完成冲压/塑料模具的拆卸与装配过程,掌握模具结构的类型、工作过程及零件间的配合关系。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刻苦钻研、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课程目标2:能够使用建模软件实现对模具零件的参数化建模、创建标准件库及调用标准件库等操作,完成模具零件的创新建模,熟练使用建模软件完成模具的装配。能够使用相关软件进行结构仿真,或加工仿真,或运动仿真,结合专业知识分析并发现模具结构或加工工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优化。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课程目标3:熟练掌握文档的格式设置与编辑,通过书面报告清晰地表达个人观点,并能够有条理地进行表述。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准确领会他人提出的问题并做出回应,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能够通过学习与他人的交流发现自身不足及知识欠缺,使学生认识到终身学习的必要性,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不断学习、适应社会经济和工程技术发展的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不断学习、适应社会经济和工程技术发展的能力,在今后的学习或工作中,能够将所学内容进行灵活运用及创新,能够发扬创新精神,更好的完成学习或工作任务。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材料成型技术综合创新课程教学目标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毕业要求的支撑见表Io表1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关系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支撑强度5.使用现代工具5.1能够了解、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对复杂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问题进行测绘、分析与计算,并理解其局限性。课程目标L了解虚拟仿真技术,能够使用虚拟仿真软件有条理的完成冲压/塑料模具的拆卸与装配过程,掌握模具结构的类型、工作过程及零件间的配合关系。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刻苦钻研、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课程目标2:能够使用相关软件进行结构仿真,或加工仿真,或运动仿真,结合专业知识分析并发现模具结果或加工工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优化。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H5.2能够开发、选择与使用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对材料成型专业复杂问题进行辅助设计、预测和模拟,并理解其局限性。课程目标2:能够使用建模软件实现对模具零件的参数化建模、创建标准件库及调用标准件库等操作,完成模具零件的创新建模,熟练使用建模软件完成模具的装配。能够使用相关软件进行结构仿真,或加工仿真,或运动仿真,结合专业知识分析并发现模具结果或加工工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优化。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10.沟通10.1了解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领域的国际发展趋势、研究热点,能够就材料成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以口头、文稿、图表等方式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课程目标3:熟练掌握文档的格式设置与编辑,通过书面报告清晰地表达个人观点,并能够有条理地进行表述。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准确领会他人提出的问题并做出回应,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能够通过学习与他人的交流发现自身不足及知识欠缺。M12.终身学习12.1能够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认识到终身学习的必要性,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课程目标3:能够通过学习与他人的交流发现自身不足及知识欠缺,使学生认识到终身学习的必要性,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不断学习、适应社会经济和工程技术发展的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不断学习、适应社会经济和工程技术发展的能力。M12.2能够通过不断学习,具有适应社会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技术发展的能力。课程目标3: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不断学习、适应社会经济和工程技术发展的能力,在今后的学习或工作中,能够将所学内容进行灵活运用及创新,能够发扬创新精神,更好的完成学习或工作任务。注:表中“H(高)、M(中)”表示课程与相关毕业要求的关联度。四、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见表2。表2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式课时安排的目应程标1.教学安排及考核方式教学要求:了解教学安排及考核方式,了解报告格式要求及撰写要求。重点:报告的格式设置与撰写要求。讲授1天32.模具的拆装教学要求:熟悉模具拆装的常用工具及注意事项;掌握模具拆卸与装配的顺序;结合虚拟仿真软件及实物模具,对冲压模具或塑料模具进行拆卸和装配;判断所拆模具的结构类型;熟悉模具零部件的名称、作用、相互的配合关系;掌握所拆模具的工作原理。重点:模具结构类型;模具拆卸与装配步骤;模具工作原理;模具零件间的配合关系。难点:模具拆卸与装配步骤;模具工作原理。讲授实操1天13.模具零件的教学要求:测量模具中标准件的各部位尺寸并实1天1、2测量记录;查找国家标准,确定标准件规格型号。重点:模具尺寸的测量。操辅导4.模具零件的参数化建模教学要求:通过UG表达式创建模具零件参数;对测量的模具零件尺寸进行参数化,完成参数化建模。重点:模具零件尺寸参数化过程。难点:模具零件尺寸参数化过程。讲授实操1天1、25.模具零件标准件库的创建与调用教学要求:创建模具零件的标准件库;完成模具零件标准件库的配置;按照零件规格从自建重用库中调用模具标准件。重点:模具零件标准件库的创建。难点:模具零件标准件库的配置。讲授实操1天1、26.模具结构设计及建模教学要求:根据给定工件形状,合理设计模具零件的结构细节,完成模具全部零件的建模;将创建好的模具零件进行装配。重点:模具零件的建模与装配。难点:模具零件的建模与装配。.实操辅导2天1、27.模具结构/加工工艺优化教学要求:通过对模具零件的结构仿真或加工仿真,或对模具的运动仿真,根据仿真结果,对模具结构或加工工艺进行优化。重点:模具的结构/加工/运动仿真操作。难点:模具的结构/加工/运动仿真操作。讲授实操2天1、28.报告的撰写与完善教学要求:按照规定的格式要求撰写并完善报告,以文字配合适当的图片来表述操作过程或完成结果。重点:报告中文字与图片等的格式;语言表述的条理性和准确性。现场辅导1天3合计10天(2周)五、教学方法及手段本课程主要通过老师讲解,结合学生实操练习,采用模块化教学,学生需要分组完成阶段任务。课程开始时,将学生分组设置不同的模块任务,学生按计划在指定时间、规定地点进行集中实践,通过观察分析,查阅有关资料,小组讨论,上机完成规定的模块内容。课程开展过程中通过演示、讨论、训练,培养学生对产品性能设计、工艺设计、模具设计、模具制造等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使学生掌握现代数字化模具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六、课程考核对课程目标的支撑课程成绩由实践表现成绩和实践报告成绩两部分构成,具体考核/评价细则及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关系见表3。表3课程考核对课程目标的支撑考核环节分值考核/评价细则课程目标123学习态度10参加实践的主动性、积极性、实践记录的完整性以及在实践中阶段任务的完成情况。55任务完成情况40根据任务是否独立完成以及任务完成度、完成质量等评分。1030报告质量50根据实践报告文字的规范性以及实践作业的合理性,语言表达的逻辑严密性,绘图的合理性和质量等评分。101525合计:100254530七、考核与成绩评定1 .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实习采用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评分制。即90分以上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中,6069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总成绩分学习态度、任务完成情况、报告质量三部分。其中:(1)学习态度占10%,无故旷课达3次取消总成绩;(2)任务完成情况占40%;(3)报告质量占50虬2 .成绩评定标准考核内容、评价标准、所占比重见表4。表4考核方式评价标准考核方式所占比重(%)100>x9090>x8080>x7070>x60x<60学习态度10态度积极端正,能够主动认真练习。态度较端正,练习较积极认真,无迟到或早退现象。态度较端正,练习较积极认真,偶尔有迟到或早退现象。态度不够端正,练习不够认真,偶尔迟到或早退。态度不端正,练习不认真,常有缺席现象。任务完成情况40能够按时完成任务,完成度高,完成质量高。能够完成任务,完成度f三j,完成质量较高。基本能够完成任务,完成质量一般。能够完成大部分任务,完成质量一般。任务完成度较低,完成质量较差。报告质量50内容全面、详实,逻辑性强,附图表达准确。报告内容全面、详实,逻辑性强,附图表达较为准确。报告内容较全面、详实,逻辑性尚可,附图有较少不合理处。报告内容不全面,逻辑一般,附图不合理处较多。报告内容不全面,逻辑性差,附图错误多。

    注意事项

    本文(《材料成型技术综合创新》教学大纲.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