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灌区节约用水技术导则》.docx

    • 资源ID:1330900       资源大小:35.10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灌区节约用水技术导则》.docx

    ICS93.160CCSP57B3213宿迁市地方标准DB3213/TXXXX-2024灌区节约用水技术导则TechnicaIguideIinesforwatersavinginirrigationdistricts(报批稿)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2024-XX-XX实施2024-XX-XX发布宿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目次前言1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技术要求2I1技术指标要求24 9保障工程设施及技术要求25节水管理45 1组织建设管理46 5取水许可管理4M计划用水管理45.1用水统计管理5SF监督检查管理5S.F节水宣传管理56节水评价与效益5附录A(资料性)畦灌技术参数7附录B(资料性)灌区节水现状和效益调查8B.1调查内容8B.2调查方法8B.3灌区节水现状和效益调查表8附录C(规范性)节水效益指标计算方法10参考文献11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宿迁市节约用水管理服务中心提出。本文件由宿迁市水利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宿迁市节约用水管理服务中心、江苏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河海大学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房凯、陆毅、余冬立、胡晓东、郭刘超、邵光成、刘亮军、滕翔、王彦东、赵新化、方琼、侯坦、孙枭沁、吴培强、李雷、戴亚博、王明明、陈晨、邱超、吴良满、范颜军、李威、李士军、王丽、李郁、刘静、赵鹏灌区节约用水技术导则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灌区节约用水技术的术语与定义、技术要求、节水管理、节水效益与评价等方面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宿迁市范围内灌区节约用水管理与评价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GB/TGB/TGB/TGB/T2020321303500855048550600SL558-2011DB32/T3817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灌溉渠道系统量水规范喷灌工程技术规范微灌工程技术标准渠道防渗衬砌工程技术标准地面灌溉工程技术管理规程灌溉用水定额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灌区irrigationdistricts有可靠水源和引、输、配水渠道系统和相应排水沟道的灌溉区域。节水灌溉water-savingirrigation在作物生育期,为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和灌水效益采取工程、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措施的灌溉方式。渠系水利用系数cana!-systemwaterconveyanceefficiency末级固定渠道输出流量(水量)之和与干渠渠首引人流量(水量)的比值,或各级固定渠道的渠道水利用系数的乘积。田间水利用系数fieldapplicationefficiency灌入田间可被作物利用的有效水量与末级固定渠道(农渠)输出水量的比值。灌溉水利用系数coefficientofwateruseinirrigation灌入田间可被作物利用的水量与干渠渠首引入的总水量的比值,或渠系水利用系数和田间水利用系数的乘积3 .6管道系统水利用系数wateruseefficiencyofpipeIinesystem设计工况下,管道系统出口总水量与其进口总水量的比值,也为各级管道水利用系数的乘积。37管道输水灌溉工程irrigationprojectswithpipeconveyance由水泵加压或自然落差形成的有压水流,通过管道输送到田间给水装置,采用地面灌溉的工程。2夕灌溉保证率reliabilityofirrigation灌溉用水量在多年期间,能够得到保证的概率。4技术要求A技术指标要求3.1.1 灌溉水利用系数3.1.1.1 渠系水利用系数:大型灌区不应低于0.60,中型灌区不应低于0.65,小型灌区不应低于0.75o3.1.1.2 管道系统水利用系数:灌区采用管道输水的区域不应低于0.95。3.1.1.3 田间水利用系数:水稻灌区不宜低于0.95,旱作物灌区不宜低于0.90。3.1.1.4 灌溉水利用系数:渠道防渗输水灌溉工程,大型灌区不应低于0.55,中型灌区不应低于0.60,小型灌区不应低于0.70;管道输水灌区、喷灌区不应低于0.80;微喷灌区不应低于0.85;滴灌区不应低于0.90o3.1.2 灌溉保证率4. 1.2.1湿润地区地面灌溉的旱作物灌溉保证率宜为75"85%,水稻宜为80%95%;喷微灌各类作物宜为85%95%°4 .1.2.2确定灌溉设计保证率时,可通过现有灌区实际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分析选定;大型灌区设计时宜通过技术经济论证和系统分析予以确定。5 .1.3节水灌溉面积灌区内节水灌溉面积宜达到设计灌溉面积的80%以上。6 .1.4骨干工程指标骨干工程配套率应达到95%以上;骨干工程完好率应达到90%以上;骨干渠道衬砌率应达到80%以上。7 .1.5灌溉用水定额指标8 .1.5.1灌溉用水定额应符合DB32/T3817的要求。4.1.5.2江苏省定额未涉及个别类型时,可参考国家或行业灌溉用水定额。9保障工程设施及技术要求4.2.1渠道工程4.2,1,1渠系水利用系数不满足本文件第4.1.1条的规定,以及水资源紧缺地区或有特殊要求的渠道,均应采取衬砌防渗措施。4.2.1.2输水损失大、输水效率低的骨干渠道应防渗衬砌;提水灌区渠道及井灌区渠道应防渗衬砌;高填方、不良地质条件、回灌补源等涉及安全的骨干渠道应防渗衬砌。4.2.1.3防渗衬砌宜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地下水位超过设计渠底、输水效率能满足设计要求的挖方渠道不宜防渗;流速小、渠床稳定、过流能力能够满足设计要求的挖方渠道不宜衬砌;渠基为膨胀土、分散性黏土、盐渍土、湿陷性黄土、强冻胀土等特殊土的3级及以上渠道的防渗衬砌应专门论证确定,3级以下渠道防渗衬砌可类比确定。4.2.1.4渠道防渗衬砌混凝土的性能应符合表1的要求。表1渠道衬砌混凝土最低强度和耐久性等级化学侵蚀等级混凝土性能设计使用年限50年30年20年无侵蚀强度等级C25C25C25抗冻等级FlOOF50F50抗渗等级W6轻度侵蚀强度等级C25C25C25抗冻等级F150FlOOF50抗渗等级W6中度侵蚀强度等级C30C25C25抗冻等级F200F150FlOO抗渗等级W6严重侵蚀强度等级C35C30C25抗冻等级F250F200F150抗渗等级W84.2.1.5渠床土质渗透性强、地下水位相对较低、输水渗漏损失严重的渠道,宜采取防渗措施。河(湖)灌区以输水功能为主的主干渠道,常水位以下宜采用衬砌防渗,常水位至设计水位宜采用生态防渗技术,设计水位以上宜采用草皮护坡。对于灌排结合的输配水沟渠,兼有灌溉输配水、排洪排涝排渍和雨洪补源的功能,渠道不宜衬砌,但对于水流变化较急、易坍塌的危险沟、渠段,可进行衬砌加固。4.2,1.6渠道防渗衬砌工程相关技术参数参照GB/T50600执行。4.2.2管道输水灌溉工程4.2.2.1管道系统结构类型应采用开敞式管道输水灌溉系统、半封闭式管道输水灌溉系统或全封闭式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管道系统类型及管网布置形式应根据水源位置、地形地貌、田间灌溉型式等合理确定。4.2.2.2给水栓应结构合理、坚固耐用、密封性好、操作灵活、运行管理方便、水利性能好。4.2.2.3管道输水灌溉工程相关技术参数参照GB/T20203执行。4.2.3微灌工程4.2.3.1微喷灌工程宜采取连片开发、整体设计、分期实施的方式,形成具有适度规模的微喷灌系统。4.2.3.2微喷灌工程应优先考虑园林绿地及蔬菜、果树、花卉等高附加值的作物,灌溉水源缺乏的地区、高扬程提水灌区、受土壤或地形限制难以实施地面灌溉的地区和有自压喷灌条件的地区,集中连片作物种植区及技术水平较高的地区。4.2.3.3微喷灌系统宜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协调一致。有条件时,微喷灌系统可与乡镇供水相结合。宜配套施肥设施设备,实行水肥(药)一体化灌溉。4.2.3.4微喷灌工程相关技术参数应参照GB/T50485、GB/T50085执行。4.2.3.5滴灌区范围应综合考虑水源、可供水量、地形、土壤条件,根据计划灌溉的农作物确定灌溉面积。4.2.3.6管网布置应根据地形、农作物种类、株行距、管理方便和工程造价等因素,通过方案比较确定。对主要管线进行合理布设,对管材和管径进行比选。条件允许时滴灌系统可采用自动控制系统。4.2.4地面灌工程4.2.4.1地面灌工程主要包括沟灌、畦灌、淹灌。宽行距旱作物宜采用沟灌;密植作物宜采用畦灌;水稻宜采用淹灌。4.2.4.2畦灌、沟灌相关技术参数见附录A表A.1、表A.2。4.2.4.3水稻可采用控制灌溉。4.2.4,4地面灌相关技术参数应参照SL558-2011执行。4.2.5计量器具4.2.5.1灌溉渠道系统宜采用流速仪量水、标准断面法量水、渠系建筑物量水、量水槽量水等方法。4.2.5.2输水管道等宜采用管道流量计计量。4 .2.5.3量水相关参数应满足GB/T21303要求。5节水管理5组织建设管理4.1.1 应开展规划、新建、续建灌区节水评价,落实节水方案与保障措施。4.1.2 应成立灌区专职节水管理机构,有专职管理人员,岗位责任明确。4.1.3 应制定灌区节约用水制度。节约用水制度应包含管理岗位责任、加强灌区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计量和统计管理、用水巡查及设施维修、节水宣传、用水档案管理、奖惩方面的内容。5 9取水许可管理5.1.1 取用江河、湖泊、水库或者地下取用水资源的灌区,应当向水行政主管部门申领取水许可证,按照取水许可规定条件取水。5.1.2 取水灌区应加强专管巡管,开展对许可审批人员的日常培训,并落实相关节水管理制度、健全统计台账,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取水许可用水的指导、协调,建立重点用水单位监控名录,监督取水灌区建立健全统计台帐,实施用水在线监控和动态管理。5R计划用水管理5.3.1用水计划申请5.3.1.1灌区用水户应按照计划用水管理办法、江苏省计划用水管理办法及宿迁市计划用水管理要求及时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申报用水计划。5.3.1.2灌区用水计划申报材料应包括年度用水计划建议、用水情况总结等。用水户应依据控制灌溉面积及作物种植结构计划,按照不同作物用水定额、近三年农业用水总量,提出用水计划建议。5.3.1.3灌溉期间,灌区用水专业合作组织应根据镇域范围内不同取水水源各计量单元灌域农作物用水、需水情况,向灌溉供水管理单位申报各计量单元阶段性(月、旬度)用水计划。5.3.2用水计划分解、执行5.3.2.1水行政主管部门宜根据灌区年度用水计划建议、申请文件核定并批准用水计划。5.3.2.2灌区用水户应当将水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的用水计划及时分解落实,并加强内部用水考核,不得突破用水计划。5.3.3 用水计划调整5 .3.3.1灌区因种植结构和灌溉面积等变化需要调整年计

    注意事项

    本文(《灌区节约用水技术导则》.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