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家长与幼儿园教师沟通感悟.docx
与幼儿园教师沟通感悟中心幼儿园幼儿园大二班昨天去幼儿园,通过万老师给我讲解,使我了解到孩子在幼儿园课程的规范,活动的丰富多彩,使我对幼儿园和老师的工作更多了一份理解和支持。针对孩子的特点和部分家长的做法。万老师真切的给了一些推荐和要求。从中我们体会到了老师对孩子的细心、用心和无微不至的关心。那下面就来谈谈自我的感受吧。作为家长,我们平时关注的最多的是孩子吃的好不好,每天的睡眠睡的够不够,生没生病等等生活细节问题。其实在育儿方面大有文章可做。在平时的教育中,万老师十分注重孩子的自理能力,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着重培养孩子的倾听和阅读习惯。万老师她会引导家长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去教育孩子,培养孩子的各种良好习惯,促进孩子全方面发展。孩子的教育事无巨细,从身边的点滴开始,小到排队接水,挂毛巾,跟老师问好。大到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跟别人交流,学会倾听等,都是需要日积月累的去引导和重复示范才会取得成效,并内化成为孩子的一种学习习惯。另外,人无完人,跟何况是小孩子。每个小孩都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动不动就呵斥、辱骂,甚至暴跳如雷,毕竟他们还是一群是非观念并不是很清楚的孩子,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耐心劝说、以身作则。好的表扬鼓励,我们的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而不是骂出来的。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我这个当妈妈的,对别的孩子总是耐心十足和颜悦色。但是,每次到自己的孩子做错事情时。我就会立刻火冒三丈、大声呵斥,这样不但起不到任何的纠正作用,相反,孩子逆反心理加重对爸爸妈妈的话置若罔闻甚至让孩子的心灵产生自卑心理。意思到问题的严重性时,我试着用老师说的鼓励式教育方法,多去发现孩子平时的闪光点并且及时地给予鼓励和表扬,在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同时让他知道了什么是对的,自然也就明确了什么是不对的。最后孩子不但是非观念增强,而且孩子的自信心也足了。孩子在幼儿园时期的学习成果及行为习惯,都会影响孩子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在学校的习惯有老师教导,孩子马上就要上小学了。我们作为家长就要经常训练孩子的良好习惯。如:要求孩子每天养成良好的睡觉习惯(要求孩子每天定时睡觉起床)。整理自己的用品,玩具,做些孩子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总之,我们要多发掘孩子的潜力。让他们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充满力量。家庭环境与幼儿园的环境及教育是不一样的。在这中间家长和老师就承担了桥梁的作用,只有家长和老师充分的沟通才能全方位帮助孩子成长。作为孩子的家长,必须不能错过和老师的交流机会,再忙也要抽出时间来参加。我们作为家长应该充分理解和支持老师。让老师摆脱束缚和不必要的后顾之忧,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中来。在幼儿园里,孩子会对老师有一种特殊的依赖性。对幼儿而言,由于对自己行为的自制力和有意性较差,容易受情绪、情感、外界的事物等影响注意力。教师和孩子间的沟通和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让孩子感受到教师的关爱,进而对教师产生信任和亲近,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师幼互动、交流的氛围。对幼儿身心和谐健康成长都是至关重要的。我想凡是尽力了,就必定有收获。中心幼儿园大二班这群可爱的孩子们,在老师们的细心教导下茁壮成长,像一只雏鹰,定会展翅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