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进巷道安全避险六大系统.docx
掘进巷道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第一节监测监控系统一、安装位置及控制参数1 .XX二号辅运大巷及三号进风斜井井底水仓掘进工作面在距迎头不大于5m的风筒对帮侧安设一台甲烷传感器和一台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钻机及掘进机上各安装一台甲烷传感器,两台风机处安设开停传感器;掘进机机尾位置安设一台粉尘传感器,另一台甲烷、温度、一氧化碳传感器安设在距离回风口IOm15m的巷道内。风筒传感器安设在风筒末端小于20m位置。2 .工作面、回风流甲烷传感器应布置风筒对侧,垂直悬挂,距顶板不得大于300mm,距巷帮不得小于200mm。3 .工作面迎头甲烷传感器报警浓度为21.0%,断电浓度为21.5%,复电浓度为1.0%。回风流甲烷传感器报警浓度为巳1.0%,断电浓度为21.0%,复电浓度为1.0九断电范围为巷道内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4 .一氧化碳报警浓度为24ppm,温度报警值为30,粉尘报警值为Mg/n?。5 .胶带机机头卸载滚筒回风侧安设一台烟雾传感器和一台一氧化碳传感器。6 .监测监控电源必须取自专用电源。二、安装设备型号及数量表5-7-1监测监控设备型号及数量序号设备名称设备型号数量1监测分站KJFl301台2监测电源KDW651台3甲烷传感器GJG100J4台4一氧化碳传感器KGA53台5温度传感器KG3007A1台6粉尘传感器GCG10001台7设备开停传感器KGT152台8风筒传感器GFT-161台9烟雾传感器GQQ5(八)3台附图监测监控系统、8-1-2:断电控制图三、监测监控设备、电缆管理1 .分站、电源箱入井前必须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测试调校,各项技术指标应与说明书相符,接入系统运行48h后,确认没有问题方可下井。入井前应按照要求核查其防爆性能和完好情况,取得“防爆电气设备检验合格证”后方可入井安装。2 .分站安装后要挂分站管理牌板,根据安装情况如实填写分站管理牌板内容。如有变动,及时修改。3 .分站、电源箱及断电器应安设在便于人员观察调试且支护良好、无淋水、无杂物的进风巷道内,其所在位置要供电方便,尽可能缩短线路。安设时应视现场情况安装在巷道帮部。4 .甲烷传感器及设备开停传感器在入井前均应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调校标定,通电运行24h后,准确无误方可入井使用。5 .甲烷传感器安装后按照矿规定每15天进行一次调校,同时测试甲烷电闭锁及风电闭锁功能,确保甲烷传感器监测准确、甲烷电闭锁及风电闭锁功能正常。每月测定一次故障电闭锁功能。6 .电源箱及断电器使用的电缆要符合矿用电缆的标准。电缆不应悬挂在风筒或水管上,不得淋水。电缆上严禁悬挂任何物件。电缆敷设在巷道煤柱侧帮,不得盘圈,过长的电缆要用吊钩均匀吊挂,电源线不得与其他动力电缆或信号电缆交叉。7 .监控系统所用电缆在入井前,必须在地面进行芯线通断、绝缘性能测试。8 .信号电缆应吊挂在电缆钩的第一钩,与动力电缆间距不得小于200mmo9 .传输电缆的接头要用本质安全型专用防水接线盒。接线盒处的电缆应交叉绑紧,防止巷道变形和人为拉脱接头。进线电缆两端应下垂,防止接线盒进水。接线盒上的固定螺丝应定期涂油防锈。10 .分站处不得留有过多的电缆,电缆应吊挂整齐。电缆上应吊挂电缆走向牌,标明用途、使用单位、负责人等,以便查找故障。11 .瓦检员每班至少三次对管辖范围内的传感器数据进行记录并汇报矿调度室。安全监控设备发生故障时,瓦检员必须及时汇报矿调度室并进行检查修复。12 .安全监控设备需要停止运行时,必须汇报矿调度室和信息化办公室,并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后方可进行。停运期间由责任区域内的瓦检员每2小时向通风调度汇报责任区域内的环境参数,并由调度员如实记录。第二节人员定位系统我矿使用的是5G+4G+WIFII多网融合通讯及UWBB精确定位系统。该系统依托井下工业环网,光缆沿主斜井、XX二号辅运大巷敷设2趟光缆形成环网。4巷口处安设一台KT552F型人员定位基站,实时采集井下人员动态信息并传送至地面中心主机,本工作面安设了三台人员定位基站O附图8-2-1:人员定位、通信联络系统布置图第三节通讯联络系统通讯联络系统应能在紧急情况下实现人员与外界的通讯联系。它包括生产调度系统、安全语音广播系统及地面通信系统。一、生产调度系统掘进工作面电话与地面生产调度室、通风调度、区队值班室用本矿安装的900O-IP网络电话,依托井下工业环网,通过井下KJJlo5通讯交换机保持联系;在巷口和工作面安装一台KTK18c型应急广播基站,保证能与地面调度室通信。二、工作面通信系统机头、机尾、胶带机沿途采用扩音电话(通信设备)相互联系,上设闭锁(急停)以控制带式输送机,工作面、带式输送机机头、风机前各设一部电话。第四节压风自救系统一、压风自救系统风源压风来自一号风井地面4台41m3min空气压缩机供风,从一号风井进风斜井主325主管路接入,在一号风井底变径为“159mm管路引至中央二号辅助运输巷变电所处,再通过变径三通处采用108×6000mm管路接入,沿中央二号辅助运输巷延伸至xx二号辅运大巷避难胴室开口处,沿掘进方向靠左帮侧铺设。二、压风管路敷设工作面使用的压风是通过巷道内敷设的符合设计规范的管路及阀门,分别为各地点供风。工作面开口处设置一处压风自救、供水施救装置,距迎头不大于40m。三、工作面压风自救系统线路XX二号辅运大巷及三号进风斜井井底水仓压风自救系统线路为:一号风井底一中央二号辅运巷一XX二号辅运大巷一避难胴室(压风自救、供水施救装置)四、压风自救装置的正确使用方法当工作面发生煤、岩与瓦斯突出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时,施工人员立即就近使用压风自救、供水施救装置自救并等待救援。其具体操作如下:戴上隔离面罩,打开压缩空气总开关和各隔离面罩支开关,气源应以300420Lmin的总流量(单个面罩5060Lmin)向隔离呼吸面罩提供新鲜空气。当压力或流量发生变化时,可以通过减压器、压缩空气开关(流量调节开关)来进行调节。第五节供水施救系统一、供水施救水源XX二号辅运大巷及三号进风斜井井底水仓生产供水主要来自地面水泵房供水,水源为地面自来水。二、供水施救系统管路敷设工作面使用的供水是通过巷道内敷设的符合设计规范的管路及阀门,分别为各地点供水。工作面开口处设置一处压风自救、供水施救装置。三、工作面供水施救系统线路XX二号辅运大巷及三号进风斜井井底水仓供水施救系统线路为:地面高位水池一副一斜井一二号辅运大巷一XX二号辅运大巷一工作面(压风自救、供水施救装置)。四、供水施救装置的正确使用方法当井下出现冒顶,施工人员被困井下需要饮水时,首先打开压风自救、供水施救箱门,再打开相应出水口的阀门,就可以直接饮用干净的水,以等待救援。第六节紧急避险系统根据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紧急避险设施的额定人数应满足所服务区域同时工作的最多人员的紧急避险需要,并考虑不低于L1的备用系数,设计XX二号辅运大巷及三号进风斜井井底水仓自救器补给点额定避险人数为36人。在xxl4联巷向里300m设置自救器补给点。当工作面发生灾变时,所有人员须戴好自救器,沿避灾路线进行应急避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