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年县高级中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文.docx
XXXX年县高级中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一、指导思想以教体局工作要点为纲领,以“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着眼于学生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稳步推进高效课堂改革。依据教务处“管理、服务,指导、评价”的职能,以深化课改、备战高考、优化教学、加强师资建设为工作重点,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校本培训为抓手,以教研组、备课组建设为突破,把教务处建成学科教学的管理中心,教学质量的监控中心,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引领中心,全面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二、工作重点一个中心:以“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牢固树立质量立校意识。两个途径:以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为核心的教师梯级发展;以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为核心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三个抓手:大单元整体教育扎实落地,小组合作学习稳步推进,”一四五”高效课堂全面提升。四个重点:一抓生本课堂建设;二抓学生习惯养成;三抓特色学校创建;四抓教学常规落实。三、主要措施1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一方面通过培训、研讨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另一方面加强对教师行为的监督和管理,对违反师德行为进行严肃处理,评优树先,实行一票否制度。2 .真实目标强力引领。只有具体、可操作的目标才是真实目标;只有被管理的目标才是真实目标。每一个年级、每一个学科、每一个班级,甚至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制定具体而清晰的目标。每一天、每一周、每一月,都要进行达标验收,每一个学生要带着目标去学习,每一个教师要带着目标去工作去创造,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脚踏实地实现我们的总目标。学校通过数据分析、听课、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对目标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定期评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制定有针对性地提升方案。3 .狠抓教学常规的落实。(1)开展好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每周一举行,高一高二推行集体备课“一课两研七说”制度和实行集体备课教干承包学科制度。高三进一步加强集体备课的实效性,分为“大集体备课”和“小集体备课”,“大集体备课”一周一次要求包科教干按时参加相应学科的集体备课并做好记录和录像,“小集体备课”要求高三每学科一天一次。教研活动根据教学需要机动举行,教研组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认真研究课标、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省近4年高考试题,形成良好教研风气。(2)抓好课堂教学及安全值班。实行上课、自习“节节查”制度,检查人员每节课检查教师到位情况,教干每天抽查课堂教学及课堂纪律情况不少于4次。检查结果每天一公布,每月一汇总,并纳入教师评价和班级量化管理。(3)加强常规材料检查和听评课活动。本学期将改进教学常规材料检查方式,采用固定检查与分学科抽查相结合,增加检查的密度和机动性,督促教师规范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效率。建立“研课群”,让教干晒推门听课照片,教师晒公开课和日常交流听课照片,鼓励教干教师深入课堂开展听课活动,教务处统计结果并计入常规材料检查数据,促使常规材料检查更加客观,起到应有的测量评价作用。(4)抓好单元检测和组织好各级各类考试。组织安排好高三年级的一轮二轮三轮考试,高一高二的月考、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及时做好考试质量的分析与反馈,达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目的。4 .继续推进教师梯级发展。(1)实施“名师工程”。成立“数学名师工作室”“化学名师工作室”“语文名师工作室”“政治名师工作室”,组织市名师、县名师开展教学研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到教研组、年级直至全校所有教师。(2)开展好研学促教活动。开展“青年教师成长系列活动”的后两个阶段一一教学相长和成果汇报相关活动。举行“高一、高二大单元教学观摩课”“名师课堂”“教学新秀、教学能手公开课”“青年教师汇报课”四大系列活动,推动青年教师向教学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教学名家梯级发展,在全校形成研学、研教、研课的浓厚氛围。同时,认真贯彻上级要求,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研讨会、课程培训等活动,加强对其过程监控,努力提高教师教学理论和实践水平。(3)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全面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水平。加强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走进名校,通过观察教学环境、课堂观摩、座谈交流、聆听报告等方式,学习先进的办学理念,提升我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水平。请进来,让专家帮助我们破解教学难题、管理难题,学习再升级。(4)加强教育科研工作。深化课题研究,积极推进科研与教学实践结合,鼓励教师以课堂教学的小问题为切入点,开展校级课题研究,发挥科研的引领作用,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教学质量提高。(5)举行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以课程标准、近四年高考题为主要考查内容,以期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和水平。5 .深化教学改革,推进课堂教学升级迭代。为了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我校将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通过编写一个大单元学程案,举行县级、校级高一高二大单元教学示范课,让大单元整体教育在我校落地生根;邀请专家团队教授小组建设策略,让小组合作学习真实走进课堂、走进教学;通过专项教研活动、教干推门听课等措施,推动“一四五”高效课堂全面提升。6 .全科阅读,全面渗透。在高一、高二教学楼各建立3个年级图书阅览室,在高三建立4个读书区,全科书目每种每年级投放10本,充实阅读角,便于学生阅读。同时,把各学科相关课外阅读内容纳入日常教学工作,构建学科阅读体系。语文、外语、政治学科重点指导学生阅读生活化、社会化、活动化的资料,其他学科结合学科特点,积极关注国际国内新闻热点,前沿科学发现,开阔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维。学校将分年级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如征文、演讲、学科知识竞赛等活动,全面推进全科阅读在我校蓬勃发展。7 .加强思想政治特色学科和特色学校建设。一是优化课程设置,开设政治理论课程、时政分析课程、社会实践课程等,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培训和进修频次和质量,组织政治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三是完善教学设施,建设思想政治学科基地活动室,配备相关图书资料。8 .高中理化生实验教学全面落实。一是加大实验室建设及管理力度,建立1个高端物理实验室,打造数字化实验室;二是优化学校实验教学制度及实施方案,促进实验课程的常态化实施;三是提升教师实验教学水平,通过培训、观摩、交流等活动提高教师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全面提升学科教师的实验教学水平。9 .以赛促学,推动强基计划实施。为了培养我校尖子生,推动数理化生学科发展,提高教师教学研究水平,提升我校的核心竞争力,我校成立了竞赛办。通过五个阶段的推进,系统地规划和准备各级竞赛,为强基计划的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10 .实行分层教学,落实帮扶措施。针对尖子生、目标生和边缘生做好“培优补差”。三个年级都要制定三生帮扶计划,年级把尖子生和边缘生分到每一个任课教师,任课教师建立尖子生和边缘生成绩跟踪记录和问题记录档案,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困惑,每周都要抽时间进行专门辅导。任课教师通过与学生的谈话、个别辅导、面批详批作业等方式,对其加强日常帮扶指导。11 .五育并举,加强劳动教育,研发校本课程。为了培育学生的爱好特长、创新思维和实践实力,培育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实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我校开发了“二十四式太极拳”“书法”等校本课程,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适当补充,丰富学生学习生活,助力实现高效学习目标,使师生的核心素养在校本开发过程中共同成长。12 .严抓学生学习习惯养成。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阅读自学习惯、总结归纳习惯、观察思考习惯、练后反思习惯、专心听讲习惯、独立完成作业习惯、积极应考的习惯。一是要依托“一四五”高效课堂建设,通过大单元教学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构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二是加强学生管理,做到刚性制度下的无缝隙管理,强调执行力的走动式精细管理,坚持反复不断地逐步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13 .加强高三后期教学管理。为顺利完成2024年高考目标,要把对高三的教学服务放在教学管理工作的首位,积极协调各方力量,加强过程管理,加大监控与激励力度,加强对新高考的研究,全面提高高三后期复习备考的质量和效益。具体措施如下:(1)成立备考领导小组,实行教干联系学科组、包靠班级制度,落实目标责任管理,形成备考合力;优化过程管理,狠抓常规落实。教务处、年级加大教学过程的监控和检查力度,各备课组认真制定好后期复习备考计划,扎实做好集体备课,高三任课教师认真落实帮扶措施;(3)切实加强备考研究,做好信息搜集与整理工作,探究备考规律,切实转变教学方式,提高复习效率;(4)加强对学生的理想教育、心理教育,营造浓厚备考氛围,引导其做好学业生涯规划。14 .组织好教学相关重要活动积极做好三考(高考、学业水平考试和中考)组织实施和服务工作、教师学习培训和参加上级竞赛组织工作、高一新生招收等工作。确保考试不出现任何问题,提高教师业务能力,顺利完成新生招录和入学报到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