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想象力发展的支持性策略研究》 论文.docx
-
资源ID:1334631
资源大小:16.05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幼儿想象力发展的支持性策略研究》 论文.docx
幼儿想象力发展的支持性策略研究摘要:想象是人类的高级认知过程。3-6岁是儿童想象力快速成长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儿童的想象力主要表现为无意的想象,幼儿想象的内容较为简单,基本上是围绕自己的生活展开的,其中记忆的构成要大于想象的构成,并且幼儿的想象易受情景的影响。而幼儿的想象力要经过慢慢的积累,这需要从生活和日常教学中的方方面面入手,来引导和发展幼儿的想象力,通过此次研究,我们可以从让幼儿积极体验生活、认知自然社会、提供想象的空间、感知文学艺术、发展幼儿语言、开展游戏活动等有效的支持性策略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关键词:幼儿想象力发展支持性策略研究引言:自二十一世纪以来,人们越来越重视想象力的作用,与想象力有关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但是相较于其他领域而言,幼儿想象力发展的研究依旧十分薄弱,在我们日常教学活动和生活活动中,有些因素或多或少地阻碍了幼儿的想象。比如:一、教师过多的在活动中干预幼儿,导致幼儿习惯性依赖老师的指导,形成僵化的定势思维。二、不恰当的指导方式,制约了幼儿想象力的发展。三、教师在活动中把活动的内容做好了相应的预设,对于幼儿天马行空的想法不认同,久而久之,则令幼儿不敢想象,不愿想象。培养幼儿想象力是迫在眉睫的任务,作为教师要充分的信任幼儿,在活动中,要解放孩子的想象力,帮助幼儿在活动中,生活中大胆的去想象。想象力是什么?想象力就是对我们头脑中已有的形象,加工并且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想象出来的新形象,并不是简单的重现记忆表象,而是对记忆表象的加工改造。新形象的出现建立在原有记忆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幼儿想象力是否丰富,在一定程度上与其本身的记忆表象有关。在幼儿园中,幼儿的想象力是会根据年龄增长而不断的发展,而且幼儿的想象力也会受到外界刺激的影响,所以要发展幼儿的想象力,教师必须要采取一定的支持性策略。所谓支持性策略就是教师为了更好的开展活动,为幼儿创设充分的物质和精神氛围,在课堂中运用多种形式与幼儿进行互动和交流,促使幼儿在活动中能得到相应发展的教学策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曾明确指出:“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支持和引发幼儿的操作摆弄、探究、实验、制作等活动,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发现主动建构有关的知识经验。我们必须努力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支持性策略是帮助我们实现角色的重要途径。没有想象力就没有创造,没有创造就不会进步。充分的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则是提高幼儿想象力发展的有效途径。但是幼儿的想象有其自身的特点,与成人不同,那么如何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及幼儿想象的特点,提出了一些发展幼儿想象的支持性策略。一、积极体验生活,认知自然社会,奠定幼儿想象力发展的基础1 .积累生活经验,构建幼儿想象素材在生活中,我们的大脑会储存和接收各种各样的记忆表象,而想象就是在这种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对于幼儿,帮助他们进行经验的累积,也是为发展他们的想象力打下一定的基础。在教育教学和一日生活中,要更加重视、引导和支持孩子去感知世界,让孩子多观察,多体验,进一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使其记忆表象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为幼儿的想象内容增添更多有价值的素材。2 .贴近自然社会,开扩幼儿想象视野生活中所产生的经验是幼儿想象的源泉,头脑中已有的形象,会在孩子的脑海中反复出现,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想象力的发展需要丰富的记忆为基础,而丰富的记忆则是依赖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的积累。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可让幼儿贴近生活,亲近大自然,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和情感体验,让生活和大自然开启幼儿的想象力。二、遵循幼儿心理,感知文学艺术,搭好幼儿想象力发展的平台1 .根据年龄特点,增强幼儿想象愉悦在幼儿期,孩子的想象多数是无意想象,想象时带着模仿和复制,常常受外界事物的影响,本身没有固定的目的和主题,想象的对象容易变化,到了中后期,幼儿的想象会更具体和更持久。经验和情感方面的累积是儿童想象力发展的根基,教师应该引导孩子在活动中感知世界,丰富幼儿的记忆表象,化作想象的素材,想象可以从生活中升华,生活中得到的经验有助拓展幼儿的想象,在想象中幼儿能得到精神和身体上的双重愉悦和满足,并立足于想象的基础上建构出新的经验。2 .感悟文学作品,关注幼儿想象过程文学作品有助于发展幼儿的再造想象,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意象,在给幼儿开展文学活动中,教师要利用这些形象引导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展开想象,使我们的活动更加丰满充实,更具趣味性。例如在开展阅读绘本的活动时,我们可以带领幼儿边观察绘本的画面,边思考和想象后面的故事情节,可适当引导幼儿就某一问题展开讨论,通过预判,推理和想象直至最后得出结论的过程,既提高了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意识,又让活动的环节变得妙趣横生,孩子的积极性会充分的被调动起来,有效提高了活动的参与度和课堂的气氛。这样一来,在活动的过程中孩子的想象力也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和成长,所获得的愉悦感和满足感也会更强烈。3 .丰富艺术手段,发展幼儿想象空间在幼儿园中,经常会听到孩子说出这样的稚声童语:“哇,你这个发夹真好看,是橘红色的吧。其实这个时候孩子就已经开始了他对美的感受,在艺术活动中也能很好的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孩子天生就有一种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就像怀孕的妈妈,放着胎教的音乐,会感受到肚子里宝宝的胎动,没满周岁的幼儿看到喜欢的颜色会兴奋的大叫,这是他们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渴望。在开展音乐活动时,幼儿可以一边欣赏着动听的音乐,一边通过自己的歌喉和动作来表达他们对于音乐的憧憬和想象。比如歌词中唱到:小花猫小花猫,嘀嘀叫。有的孩子可能就会做出小花猫的动作了。从幼儿的音乐和舞蹈意识出发,幼儿可以表达他对艺术想象的理解,也是造就孩子想象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在进行艺术活动时,教师要让孩子有自由的想象力,尤其是孩子的绘画意愿。我们要重视孩子的想法,不要对他们妄下定论,更不要以画的好不好来作为衡量美术作品的标准,如果一味的追求画的完美,画的统一,那么孩子的画就会失去原有的想象力和生机,彻底变成一幅老师的画。与此同时,在指导幼儿绘画时,可以尝试用语言鼓励的方法让幼儿展开新的思路,多给孩子想象的空间,这样孩子的灵感才能充分的展现出来。当幼儿前来询问教师自己作品的时候,要及时肯定幼儿的想象和适当的引导幼儿的思路。当孩子需要想象或者是正在想象时,给予他们自由思考的空间,并保持肯定的态度,这样孩子才能无拘无束的去展开设想。鼓励幼儿用发散性的思维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让孩子大胆的去创造。然而仅仅是让孩子在空间上拥有自由还不够,具体应表现在思想上,行动上来给幼儿予以支持,对孩子的想象不要总是持有负面的认识,传统的教育方式过于保守和死板,给孩子限定好了思维,例如说大海是蓝色的,星星是黄色的。幼儿没有足够的想象空间,他们的想象力会逐渐的流失和被扼杀。幼儿想象力的培养十分重要,现代社会提倡素质教育,其中就明确指出了要发展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这样的教育理念才是真正有利于幼儿的,所以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教师也要遵循新的教育理念,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空间,让幼儿大胆的去思考和想象。三、发展幼儿语言,开展游戏活动,用活幼儿想象力发展的策略1 .重视语言激励,构建幼儿自信孩子本身就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同情心,他们认为花儿小草会说话,桌子墙壁都是有生命的,小猴也能开汽车,在他们眼中,人类和它们都是好朋友,并且把这些事物都拟人化了。儿童的想象力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基本上是同时进行的,儿童的想象力与语言是分不开的,如何把大脑中产生的想象进行表达,就必须要通过反复的思考和流畅的语言来组织。语言能促进幼儿思维想象的发展,在思考中幼儿能间接的获得相应的知识,来丰富想象的内容,并借助语言按照逻辑表达出来。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时,可以引导幼儿从多个方面思考问题,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来完整的表达想法,鼓励幼儿独立思考,使幼儿的想象更具有多元性、新颖性和完整性。在开展活动时,首先需要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兴趣,并寻求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讨论。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幼儿总是有着极高的热情,参与的欲望会更加强烈,以一种积极的状态在活动中探索,幼儿能收获的更多。幼儿会经常接触到各种新鲜的事物,对于这些孩子们总是充满好奇,在幼儿的世界里,有着美好而又新奇的想象,他们的思维模式也与成人有所不同,但是我们应用一颗包容的心去理解幼儿,多从他们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在孩子的想象表现出独特时,我们要及时的给与他们夸奖和表扬,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对自己的想法充满信心。2 .突出游戏活动,活跃幼儿思维游戏是幼儿最重要的活动之一,而游戏是以想象为主的。幼儿的想象往往比成人要更加丰富,他们的想象没有受到相关经验的限制和约束,偶然的事件都有可能引起孩子想象的火花,所以说,孩子的想象力是在游戏的过程中渐渐发展起来的,同时在游戏中孩子不仅能发挥自身的想象,还有利于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游戏常常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重现,他们游戏的主题大部分也是源自于现实生活。但是他们又不是一味的模仿生活,照搬照抄,而是在其中赋予了自己的想象,因而游戏是一种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的活动,它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创造。幼儿在游戏中想象,在游戏中获得新的经验。游戏大多数发生在幼儿群体之中,具有一定的虚拟性,幼儿在游戏时,时常会进行角色扮演,每名幼儿都有属于自己的角色。这是幼儿对现实社会的加工想象后,呈现出的想象游戏,这种游戏行为也更容易被同伴理解和接受。当孩子们在进行游戏活动时,我们应该专注于为孩子创造一个自由、平等、活泼、轻松的环境。不要给孩子太多的指导,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孩子的活动,让孩子毫无约束的进行想象。游戏是幼儿的本能,也是幼儿想象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游戏中,孩子们将利用过去的经验和新的经验与同伴交流和玩耍,这样的行为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一步加深他们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和认识,从而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3 .创造使用玩具,启发幼儿想象想象并不是凭空捏造的,有时也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玩具对于幼儿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有人说,玩具是孩子的天使,玩具在幼儿想象力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玩具能激发幼儿的想象活动。当幼儿在操作玩具时,一般情况下都是全神贯注,这种状态的保持会让幼儿想象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同时在操作玩具的过程中,也容易让幼儿产生对已有经验的回顾,从而在此基础上产生各种各样的联想,这对于幼儿进行想象和创造有着重要的意义,促使了幼儿发展自身的想象力。四、总结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其实就是开阔幼儿的视野,使幼儿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生活中的经验、语言、艺术、游戏、玩具等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能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加深对已有经验的印象和增进幼儿的想象,对于教师而言,如果想要发展幼儿的想象力,那么这些活动的开展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还要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想象空间,现在的素质教育已经在提出要大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能把知识强行灌输给幼儿,而是运用许多巧妙的方式,循序渐进的,让他们通过想象自己去发现去创造。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然而想象力却是无穷无尽的。空有知识而无想象时,只会停滞不前,正因为有了千千万万大胆的创造,我们的社会才会不断地进步,我们的生活才会如此精彩纷呈。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无论是在教学还是生活活动中,都应该要注重发挥孩子的想象,采用多样性的支持性策略,让他们从众向思考的模式逐步的转变成独立思考的模式,保持孩子丰富的想象力,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开始,让孩子善于想象,乐于想象!参考文献1、杜婷:浅谈如何发展幼儿的想象力,课外语文,2015年20期:247o2、蔡丽雪:幼儿想象力发展的支持性策略,教育实践与研究(C),2014(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