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组织识字教学 论文.docx

    • 资源ID:1335784       资源大小:15.21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组织识字教学 论文.docx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组织识字教学摘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作为教师,我们在实施识字教学时应该充分立足儿童认知思维发展特点,通过有趣的故事、游戏等形式,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同时,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儿童真实的生活体验,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汉字,优化识字教学策略。关键词:识字,趣味性,生活,因材施教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而扎实的识字功底则是学好语文的基础。然而,“汉字难认,汉语难学”成为包括中国儿童在内的众多学生的难题。如何引导学生热爱咱们的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是我们识字教学的重难点。本论文结合相关理论及本人实践教学经验,意在探索让学生喜爱的识字教学路径。一、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内在学习动机2016年教育部审定的小学低段语文教材尤为注重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充分尊重儿童的认知思维发展特点,但是,教材上的教学内容是静态的,需要教师利用生动的课堂将其呈现出来,才能更好地被学习者接受。就识字教学而言,如何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对汉字有着直观的印象,进而理解记忆这些文字符号,是我们在教学中需要突破的难点。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汉字通过实物图片的形式动静结合地呈现,还可以将实物作为教具带入课堂,或者通过师生的表演,结合动作表情来演绎汉字,又或者用讲故事、做游戏等识字策略,使得我们的识字课堂寓教于乐,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是我们的目标所在。以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二上识字1-场景歌为例,这是一首歌谣,要求认识12个生字:滩、艘、军、舰、帆、稻、园、孔、翠、队、铜、号,会写10个汉字:园、桥、队、铜、领、孔、群、旗、号、巾。教材中提供了一群孩子举着队旗去郊游的画面。我们可以尝试这样来组织课堂教学。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去郊游吗?今天,就跟着老师一起,高举队旗,吹响铜号吧。这是哪里?(PPT出示大海图片。)生:大海。师:小朋友们想跟老师一起去看看大海吗?生:想。师:好嘲。那么,请坐上老师的小帆船吧。(PPT出示一只帆船的图片,并在图下标注一只帆船。)谁来读一读老师的小帆船。(指名学生朗读。)师:小朋友们,我们正航行在大海上,你们还看到了什么呀?(PPT出示一只海鸥、一片沙滩、一艘军舰图片。)生1:一只海鸥。(PPT出示一只海鸥的标注。)生2:一片沙滩。(PPT出示一片沙滩的标注。)生3:一艘军舰。(PPT出示一艘军舰的标注。)师:你们真是善于发现呀。请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你们的发现吧。师:小朋友们,游完了第一站,咱们又来到了郊游的第二站。这是哪里呀?(PPT出示一座花园的图片,并在图下做标注:一座花园。)生4:一座花园。师:真会表达。那么请你当回小老师带领大家来读一读这么美丽的一座花园。师:小朋友们,这儿可真美呀。瞧,在花园的不远处,你还看到了什么?这样,教师以直观的形式,循循善诱地将汉字的音形义娓娓道来,文字再也不是冷冰的符号,它们也是有灵魂的,学生在这样直观的氛围下,避免了死记硬背汉字带来的苦恼,识字效果自然事半功倍。在识字教学中,注意挖掘汉字本身携带的趣闻或历史故事,促使学生的学习动机由外在转向内在,从被动地接受知识,或者对外部奖赏的追逐转化为对知识本身的兴趣。例如,有老师在教学困和囚时,这样的小故事:古时候,有个聪明过人的孩子叫徐儒。有一天,他听到邻居郭先生在院子里咚咚地砍树,就赶忙跑过去,问道:先生,好端端的一棵树,你为什么要砍掉它呢?郭先生说:“在四四方方的院子里长着一棵树,院中有木,这不就是窘困的困'吗?我要摆脱困境,就非砍掉这棵树不可!徐儒想了想,笑着说:先生,你把树砍了,可是人还住在这四四方方的院子里,岂不又成了囚犯的“因”宇吗?那可比困境更糟糕啊!”郭先生立即放下斧头,对徐儒说砍又不是,不砍也不是,那我该怎么办呢?徐儒笑着说:任何事要靠人去做,与字有什么关系呢?这样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汉字故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象地认知和记忆汉字部件之2/2间的形义关系,又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汉字中蕴涵的丰富文化或是哲理。我们希望可以把游戏与识字教学进行有机结合,使教学的过程转变为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促使学生在识字的学习中体验到游戏式的乐趣,使学生文寸识字的学习变为内在需要,变被动为主动。在识字课堂中创设一个丰富多彩的游戏世界,促使学生学得快乐,学得有效。仍以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二上识字1-场景歌为例,在利用图文结合这样直观的教学策略促使学生理解记忆生字之外,我们还可以运用拍手游戏,帮助学生背诵积累这首童谣。师:小朋友们,在郊外游玩了一天,我们累了,就坐在田间休息一会,玩玩拍手歌的游戏吧。PPT出示拍手歌内容:你拍一,我拍一,一只海鸥展翅飞。你拍二,我拍二,一片沙滩在眼前。你拍三,我拍三,一艘军舰真好看。你拍四,我拍四,一条帆船向前驶。你拍五,我拍五,一方鱼塘许多鱼。你拍六,我拍六,一块稻田庆丰收。你拍七,我拍七,一行垂柳燕子戏。你拍八,我拍八,一座花园开满花。你拍九,我拍九,海滩边上走一走。你拍十,我拍十,乡村风光真美丽!师:现在,就跟你的小伙伴开始拍手歌的游戏吧。又如开火车游戏,这个游戏适用于巩固已经学过的词语。老师发出口令“火车火车谁来开,学生接下句火车火车我来开,接下来,我们可以按照从左到右,或者从前到后的序列,开火车朗读词语。在这样竞技的游戏中,学生一个接一个地朗读词语,不甘落后,相互学习,如果出现不会读的词语,老师给予指导,也能够记得牢固。又如猜字谜的游戏。在教学中,我发现猜字谜是学生乐此不疲的一种游戏,因此,在识字教学中如果能够恰到好处地运用字谜,不仅可以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还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生字。例如:三人同日去看花,打一季节,即是“春”;一头牛在桥上走,即是生;一点一横长,一撇走到南,发现有个人,只有一寸长,即是“府”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相互自编字谜让对方猜一猜。学生猜谜语的过程其实正是记忆汉字的过程,这种记忆并非机械记忆,是在快乐的氛围和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记忆汉字的形旁结构。这样的教学过程,使得学生既掌握了汉字的音、形、义,又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习汉字的热情,可谓一举多得。除了以上提到的几种游戏,还有摘果子、我是小考官等各种各样的游戏,老师也可以根据一定规则自编游戏,当然,我们绝不能为了游戏而游戏,游戏是为了让学生的识字教学学得快乐,学得有效。二、以生为本,联系学生当下的生活生活是无穷的源泉。将语文学科的学习与息息相关的生活相连接,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课标(2011版)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心理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生活是所有材料的发源地,识字也是服务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只有把识字教学与学习者的生活相融合,他们的识字过程才会变得更加容易和快乐。首先,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尝试运用多种途径,将汉字的学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组织教学。以教学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部分第12课的儿歌部分家为例,这是为了巩固前鼻韵母on、en、in、un、un的学习提供的一首节奏感很强的儿歌,家、是是本课要认识的生字。师:小朋友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你们的家在哪里?家里有哪些人?生1:我家住在梅苑,我家有四口人,爸爸、妈妈、我和弟弟。生2:我家住在竹苑,我家有三口人,爸爸、妈妈和我。师:小朋友们真会表达,你们都有自己的家,那么,白云、小鸟、鱼儿和种子的家在哪里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本上的家,帮它们找找吧。不会读的地方还可以请教你的小伙伴。生3:蓝天是白云的家。生4:树林是小鸟的家。生5:小河是鱼儿的家。生6:泥土是种子的家。师:同学们真是火眼金睛。我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家在哪里呢?谁能帮老师找出来呢?生7: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师:谢谢同学们的热心解答。谁愿意当回小老师,带领大家美美地读一读这首儿歌呢。(指名生8、生9读并正音、点评)师:小朋友们,我们每个人、每样东西都有自己的家,你能仿照课文的样子也来说一说吗?生10:文具盒是铅笔的家。生11:书架是图书的家。生12:垃圾桶是垃圾的家。生13:衣柜是衣服的家。生14:花园是花儿的家。生15:大地是小草的家。在这样的反复练习中,既加深了学生对生字“是、家”的印象,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如,教师在教学生字“林”时,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木代表树木,那么,森林里有很多棵树木,所以,林中有两木。再如,为了区分喝与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我们是口渴了想喝水,喝水用嘴巴喝,口代表嘴巴,而口渴了需要水,所以渴的左边是三点水作偏旁。这样结合生活去理解学习汉字,学生易于接受,也学得轻松,学得扎实。其次,引导学生走出课堂,从阅读生活中物品的名称、用途等内容中认识汉字,让学生在充分的实景体验中识字,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并以教师的自我体验去感染学生,使他们也能在具体的自我体验中去学会识字,提高识字的能力。三、因材施教、个别辅导小学低段儿童具有自己的年龄段特点,然而,同样是小学低段的儿童,不同班级以及不同学生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个体差异,在识字程度和识字能力上也有着差异性。现行的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充分考虑到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的一个心理适应,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儿歌、图画引导学生先识字,将相对难学的拼音放到第二单元,从时间上大约推迟了一个月的时间,给儿童在心理上一个充分的思想准备阶段。但对于儿童的个性特点和差异,这是我们小学语文老师在落实具体教学时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在实施识字教学时,理应考虑到儿童的个性差异,必要时对个别孩子个别指导。例如,有的班级喜欢老师通过娓娓道来的字理故事来识字,有的班级则偏爱朗读朗朗上口的词串,还有的班级拼音基础扎实,擅长拼音识字法等等,根据这些兴趣趋向,我们可以相应地调整识字教学策略。针对个别学生的个性差异,我们也需要关注,例如有的学生识字量大,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更加广泛地阅读,推荐一些文字更多的绘本故事甚至更深层次的儿童文学作品,优中拔高;对于识字不多的学生,我们可以通过个别辅导,课堂关注,从简单的汉字入手鼓励他们,激发他们识字的兴趣,还可以引导学生先阅读一些故事性强且文字相对较少的绘本故事,培养学生阅读和识字的兴趣,慢慢提升他们的识字量;还有的学生拼音学的不扎实,成为后面进一步拼音识字的巨大障碍,我们可以针对性地在班级采取帮扶策略,帮助个别学生补缺补差,提高识字兴趣。一直以来,汉语教学研究者、专家及众多一线的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在孜孜不倦地探寻各种识字教学法,然而,任何一种识字方法都不是万能的,我们需要根据教学班级的具体情况,以及汉字本身的特点,立足于学习者心理认知发展特点,选择适合的识字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必要时是多种识字方法齐头并用,促进学生从多个侧面来理解记忆生字词语,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参考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第1页。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第7页。崔增亮.汉字学与小学识字教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年10月第1版,第285-286页。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二年级语文上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8月第1版,第43页。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

    注意事项

    本文(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组织识字教学 论文.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