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糖尿病健康宣教.docx

    • 资源ID:1336418       资源大小:14.53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糖尿病健康宣教.docx

    糖尿病健康宣教一、概念糖尿病(DM)是一种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疾病两类,前者占绝大数,有遗传倾向,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相对或绝对分泌不足以及不同程度的胰岛抵抗引起的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的综合征。1、空腹血糖:正常值3.9-6.Ommol/L;6.1-6.9mmol/L为空腹血糖过高:7.0mmol/L为糖尿病2、餐后2h血糖:W7.7Irnnol/L为正常;7.8-11.Ommol/L为糖耐量减低;211.1mmol/L考虑为糖尿病3、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糖尿病症状+随机血糖水平211.1mmol/L,或空腹血糖三7.0mmol/L,或餐后2h血糖11.1mmol/L,需另一天再测一次,予以求证。二、病因1、遗传因素2、环境因素: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使具有2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容易发病。1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免疫系统异常,在某些病毒如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病毒等感染后导致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胰岛素B细胞。三、临床表现1、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严重高血糖时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多见于1型糖尿病。发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三多一少”症状更为明显。2、疲乏无力,肥胖:多见于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发病前常有肥胖,若得不到及时诊断,体重会逐渐下降。四、护理措施1、饮食护理(1)食物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分配。碳水化合物约占食物总热量的50%-60%;蛋白质和脂肪:蛋白质约占总热量的12%T5%,按成人每日每公斤标准体重0.8-1.2g计算,儿童、孕妇、乳母、营养不良者可增加至1.5-2.0g,脂肪占总热量的30%-35%左右。(2)热量分布:三餐热量分布大概为1/5、2/5、2/5、或1/3、1/3、1/3,或分成四餐为1/7、2/7、2/7、2/7,可按病人生活习惯、病情及配合治疗的需要来调整。(3)食用纤维:纤维素有助于肠内大肠杆菌合成多种维生素;食物中纤维素含量高可加速食物通过肠道,而延迟和抑制糖类食物在肠道的吸收,使餐后血糖下降,同时增加肠蠕动,有利于大便通畅;纤维素体积大,进食后使人有饱食感,有利于减肥。含纤维素食物包括豆类、蔬菜、粗谷物、含糖分低的水果。每日饮食中食用纤维含量以不少于40g为宜。(4)糖尿病病人饮食注意事项饮食中的主副食数量应基本固定,要严格按照医师制定的食谱,避免随意增减。选用任何新品种食物时,要先了解其主要营养成分,经医师同意后可适量调换。如偶然发生低血糖时,可立即饮用易于吸收的果汁、糖水或吃少量糖果予以缓解。如经常出现低血糖症状,要及时就诊,调整饮食或药物。严格限制食用各种食糖及糖果、点心、小食品、冷饮、水果及各种酒类,个别轻型病人如需增加水果时,应先取得医师的同意。体重过重者,要忌吃油炸、油煎食物。炒菜宜用植物油,忌吃动物油。饮食要少盐,少吃含胆固醇多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蟹黄、虾子、鱼子等,以免促进和加重心、肾血管并发症的产生。病人早晨进行体育锻炼时不宜空腹。平日如劳动强度有较大的变化,如游泳、长跑等,也应增加少量食物,防止低血糖。病人如生活不规律,经常出差时,应注意随身携带一些方便食品,如奶粉、方便面、咸饼干等。外出吃饭时也要遵照平时饮食定量,不可暴饮暴食而使病情加重。每周应定期测量一次体重,衣服重量要相同,且用同一磅秤。如果体重改变超过2kg,应报告医师。严格限制饮食,口服降血糖药物及注射胰岛素者应注意:每餐应将计划饮食吃完,如果不能吃完全餐,须当天补足未吃完食物的热量与营养素;定时进食,如果进餐时间延后,应在餐前先喝一杯牛奶或吃一点饼干,以避免发生胰岛素休克反应;长时间的运动应根据需要增加热量摄入,以预防发生低血糖反应。2、休息与运动运动可促进体重减轻并维持适当的体重,使胰岛素受体上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促进葡萄糖进入肌肉细胞,增加肌肉和组织利用葡萄糖,使血糖下降;促使肌肉利用脂肪酸,降低血清甘油三酯、极低密度脂蛋白,提高高密度脂蛋白,从而减少胆固醇,降低血压,有利于预防冠心病、动脉硬化等并发症的发生;改善血液循环与肌肉张力,防止骨质疏松;还可减轻病人的压力和紧张性,使人心情舒畅。(1)运动的适应证与禁忌证适应证:II型糖尿病肥胖者和血糖11.1-16.7mmolL(200-300mgdl)以下者,以及I型糖尿病稳定期病人。禁忌证:并发急性感染,活动性肺结核病人;严重急慢性并发症病人,如心、肾并发症,酮症酸中毒者;重症糖尿病病人。(2)运动锻炼的方式:最好做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做广播操、太极拳、球类活动等,至少每周3次,可达到重复大肌肉运动、改善循环、加强心肺的功能,及降低血糖的目的。(3)运动原则:根据年龄、性别、体力、病情及有无并发症、胰岛素治疗及饮食治疗等情况决定,循序渐进、逐步增加运动量,持之以恒,切忌随意中断。(4)运动的注意事项运动应避免恶劣天气,不在酷暑及炎热的阳光下或严冬凛冽的寒风中运动。不要空腹时运动以避免发生低血糖。运动时间最好在饭后一小时以后。糖尿病病人运动须逐渐增加活动量及活动时间,以不感到疲劳为度。因过度疲劳会使血糖升高,病情恶化。有过中风或心肌梗死的病人,应避免剧烈运动,宜选择温和性的运动,可促使脑部及心脏的侧支循环。糖尿病并发心脏病、肾病及视网膜病变时,体育锻炼量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因剧烈的活动可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供血不足而引起心绞痛,还可使肾血流减少使糖尿病肾病加重;运动时血压上升,增加玻璃体和视网膜出血,应注意有无视力模糊,如有应及时就诊。未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的11型糖尿病病人,在运动前不需要补充食物。有利于减轻体重、提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糖和脂代谢紊乱。如使用胰岛素,且剂量不表,当运动量比平时多时,病人必须在运动前进食,分量相当于点心量即可预防低血糖。如果在运动中出现饥饿感、心慌、出冷汗、头晕及四肢无力或颤抖等,表明已出现低血糖,应立即停止运动,并进食物,一般在休息Ionlin左右低血糖即可缓解,若不能缓解,应即送医院治疗。运动中如果出现胸痛或胸闷,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尽早去医院就诊。(5)休息:虚弱的病人应增加卧床时间,同时可指导病人进行床上肢体活动,促进病人肢体血液循环。3、使用降糖药和胰岛素治疗病人的护理(1)遵医嘱给予口服降糖药,观察药物副作用,病人口服降糖药时,护士应密切观察病人反应,以便给病人解释说明和及时纠正不良反应。磺腺类药物应餐前半小时服,其副作用主要是低血糖反应,还有胃肠道反应,皮肤瘙痒,胆汁淤滞性黄疸、肝功能损害、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等。双服类药物应餐前或餐中服,其副作用是腹部不适、口中金属味、恶心、畏食、腹泻等,偶有过敏反应。(2)记录24h液体出入量,以维持液体出入平衡,防止病人出现脱水现象。(3)使用降糖药物时应指导病人按时进餐,切勿提前或推后。(4)胰岛素治疗的护理观察胰岛素的不良反应:低血糖反应,如头昏、心悸、多汗、饥饿甚至昏迷;胰岛素过敏,主要表现为注射部位瘙痒、尊麻疹;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对低血糖反应者,及时检测血糖,根据病情可进食糖果、含糖饮料或静脉推注50%葡萄糖20-30ml。掌握胰岛素的注射时间,普通胰岛素于饭前半小时皮下注射,鱼精蛋白锌胰岛素在早餐前Ih皮下注射。长、短效胰岛素混合使用时,应先抽吸短效胰岛素,再抽吸长效胰岛素,然后混匀。注射部位应交替进行以免形成局部硬结,影响药物吸收及疗效。注射胰岛素时应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发生感染。应用胰岛素的过程中,应监测血糖的变化,以免发生低血糖反应。4、皮肤护理糖尿病病人因皮肤的抵抗力低,易受感染,如发生外伤,伤口不易愈合。护理人员应注意对病人皮肤的保护,措施如下:(1)鼓励病人勤洗澡、勤换衣服,保持皮肤清洁,以防皮肤化脓感染。(2)每日用温水清洁皮肤,并施以皮肤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3)指导病人选择质地柔软、宽松的衣服,避免使用松紧带和各种束带。(4)护理操作时应严格无菌技术。(5)如有外伤或皮肤感染时,不可任意用药,尤其是刺激性大的药物,例如碘酒等,应由医师处理。5、呼吸道、口鼻腔的护理(1)指导病人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做到睡前、早起后刷牙,饭后要漱口。(2)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与呼吸道感染者接触,如肺炎、感冒、肺结核等。(3)重症病人,护士应给予特殊口腔护理,防治口腔疾病。6、泌尿道的护理(1)病人因尿糖的刺激,使阴部皮肤常有瘙痒现象,尤其女病人,每次小便后,最好用温水清洗外阴,洗后擦干,以防止或减少瘙痒和湿疹发生。(2)如有自主神经紊乱造成的尿潴留,尽量避免插入导尿管以免感染,可采用人工诱导排尿、膀胱区热敷或按摩等方法,以上方法无效时,应在严格无菌操作下行导尿术。7、足部护理(1)观察与检查:每天检查足部一次,评估足部神经感觉、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皮肤颜色、温度改变,以早期发现感染及感觉的改变。检查时应注意趾甲、趾间及足底部位皮肤变化,有无肺服、鸡眼、甲沟炎、皮癣、红肿、青紫、水泡、溃疡、坏死等,如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2)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冬天注意足部的保暖,避免长期暴露于寒冷或潮湿环境。每天进行适度的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经常按摩足部,按摩方向由趾端往上。积极戒烟。(3)选择合适的鞋袜,避免足部受压。病人应选择轻巧柔软、前头宽大的鞋子,袜子以弹性好、透气及散热性好的棉毛质地为佳。新鞋不可一次穿得太久,最好逐渐增加穿着时间,如第一天只穿半小时,以后每天增加半小时。外出时不可穿拖鞋,以免受伤。(4)保持足部清洁,避免感染。每天用中性肥皂和温水清洁足部,水温与体温相近即可,脚趾缝之间要洗干净,洗净后应以清洁、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若足部皮肤干燥,可采用羊毛脂涂擦,但不可常用,以防皮肤过度浸软。趾甲不要剪得太短,应与脚趾平齐。积极预防足癣,勤换鞋袜,保持足部清洁。如有红肿热痛,应及时治疗。(5)预防外伤。教育病人不赤脚走路,以防刺伤。冬天使用电毯或烤灯时谨防烫伤。对鸡眼、骈胭、脚癣及时治疗。(6)嘱患者出院后定期复诊,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尿蛋白、血脂、血压、眼底等以了解病情控制情况,及时调整用药剂量。每年定期身体检查,以尽早防治慢性并发症。

    注意事项

    本文(糖尿病健康宣教.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