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新教材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1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1.6 哪个流动得快.docx
-
资源ID:1336845
资源大小:25.2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4新教材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1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1.6 哪个流动得快.docx
6.哪个流动得快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一年级科学下册(2024最新教科版)(一)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目标 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与液体的黏度有关。科学思维目标 在教师指导下,比较液体之间特征的不同点和相同点。探究实践目标 能设计简单的对比实验,探索液体之间的流动速度不同。 在教师指导下,理解公平比赛的实验方法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态度责任目标认识到实验也需要用“公平”的方法去探究。 认识到公开的、民主的讨论有助于辨识实验的准确性。(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课对应课程标准12年级学习内容“12空气与水是重要的物质”中的第四点“观察并描述水的颜色、状态、气味等特征”。本课是在前一课学习的基础上,对液态物体进一步的探索。从前一课的水、牛奶和洗发水的观察对比、分析异同,对液态物体有了初步的认识后,在拓展部分又认识到了油这种液态物质,将水和油进行观察对比,对油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本课学习中,学生将沿用之前学习的观察方法,用对比观察的研究方法进一步探索水和食用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如,水具有无色、透明、无气味等特征,油具有有色、透明、有气味等特征,二者的共同点是“会流动”,学生要对不同液体的流动快慢进行比较,加深对“流动”这个液体基本属性的认识。本课由四个板块组成。聚焦板块,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大胆猜测水和油的流动速度并进行分析。探索板块,分两个步骤对水和油进行观察对比:比较水和油的不同,了解水和油的不同黏性;在对比了油和水不同的黏性后,观察并记录水和油的流动,让学生加深对水和油的对比区分。研讨板块,旨在让学生分析水和食用油的不同特征:黏度不同,流动速度就不同。拓展板块,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总结流动的水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本课是本单元的第6课,学生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已经认识到液体的基本特征一能流动。,在本课中,学生将通过对水和油两种液体的流动比赛,感受液体流动快慢与液体的黏度有关。液体的流动比赛需要强调“公平竞赛”的原则,使两种液体在同一个“起跑线”开始比赛,才能直观地看到液体流动的快慢。(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设计对比实验观察不同液体的流动速度不同。难点:理解公平实验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四)教材解读本课情境:图片展示的是流动的油,图上的文字是“水和油都是可以流动的”。在前面一课的拓展环节,学生对水和油进行了对比研究,初步了解了二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水和油都可以流动。流体的黏度越大,则表示流体的流动性越差;黏度是流体黏滞性的一种量度,是流体流动力对其内部摩擦现象的一种表示。聚焦:旨在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不同液体的流动速度,帮助学生认识液体的特征。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促使他们主动观察和实验。探索1:提供了两种方法来帮助学生比较水和食用油这两种液体的黏度。第一种方法是让学生用手指分别蘸取少量的水和食用油,放在掌心感受两者之间的差异。第二种方法是使用漏斗将水和食用油分别滴入烧杯中或其他透明容器中,观察它们滴落时的样子。通过这两种直观的方法,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水和食用油在黏度上的不同特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其中一种方法,或先让学生用手感受以积累直观经验,再让学生通过工具进一步比较两种液体的差异。在实际教学中,应提醒学生在实验结束后洗手。探索2:采用“液体流动比赛”这种游戏化的方式来比较水和食用油。这是一个对比实验,教材中通过两位学生的对话来强调实验的公平性。止匕外,两种液体必须等量,并且从同一起跑线开始以确保比赛的公平性,在相同时间内比较液体的流动长度。班级记录单:为了便于学生记录,并引导他们从形象记录过渡到数据记录,教师可。以在流速板上预先标。上刻度,例如“1、2、3”。在记录单上也相应地标上这些刻度,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实验结果,准确地画出水和食用油的流动长度。研讨1:引导学生回顾用手感受水和食用油得出的结论,感受二者的不同之处,油具有一定的黏度,而水没有。研讨2:指向本课聚焦的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本课对比观察法、公平实验法,观察水和食用油在相同时间内的流动情况,从而判断出水和油哪个流动得快。在相同的条件下,水和油的流动速度不同,在于它们的黏度不同,水流动得比油快。拓展:通过展示水轮中流动的水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流动的水,总结流动的水为我们带来了哪些帮助。流动的水产生的水能资源最显著的特点是可再生、无污染。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很多,如浇灌农田、发电、推动石磨等。(五)教学准备学生:水、食用油、斜面、两个透明瓶子、两根滴管、一块有刻度(或有凹槽的轨道)的流速板。教师:学生实验材料一套、玻璃漏斗、班级记录单。(六)课堂教学实施建议1 .聚焦设置教学情境:给出几种液体,如水和油,提问:“如果让它们流动起来,哪个流得更快一些?”引导学生通过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和猜测。对学生生活经验的探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探究主题:哪个流得更快?当学生说出哪个流动得更快一些时,教师可以追问:你猜想的依据是什么?可在本环节渗透“让水和油开展流动比赛”的思想,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讨论实验公平性。2 探索这部分内容主要包含2个探究活动。探索1:引导学生学会使用手触摸和感受的观察方法,感受水和油这两种不同的液体的黏度。在用手感知这个实验活动中,教师分别给学生提供一瓶水和一瓶油,让学生用手指感受水和油的区别,学生会认为油有点黏,而水的感觉不一样,不黏。教师进而引入“黏度”这一词汇,让学生区分这两种液态物体的不同黏度。探索2:这部分实验开始前建议先让学生简单设计一个对比实验,并简单说一说为保证液体的公平比赛,可以改变哪些因素,不能改变哪些因素。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提问:为了让水和食用油这两种液体进行公平的流动比赛,你觉得可以让它们从哪里开始流动?学生回答后可以继续提问:它们需要同时出发吗?这一环节建议引导学生使用滴管取两种不同的液体,每次滴相同量的液体;实验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相同流动时间内液体流动的长度,提醒学生保证实验的公平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流速板上预先画出一条“起跑线”和两条“跑道”。实验开始、乙刖,量取等量的水和食用油,接着将板倾斜放置,把水和食用油分别滴在流速板上的同一“起跑线”上。当其中一种液体接近板底时,将板放平,让液体停止流动,记录、对比结果。量取液体可以采用滴管,虽然滴管操作方便,但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控制滴管的滴出量有一定困难,这需要控制好力度以吸取和滴出等量的液体,并且要确保同时滴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演示滴管的操作方法,并在学生实验过程中适时给予指导。除了教材提到的实验材料外,还可以使用带有凹槽的流速板(如图所示)来进行实验。把等量的水和油滴在圆形凹窝中,再倾斜流速板,让它们同时流动。3 .研讨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问题。研讨问题1,旨在引导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讨论和分析:水和油有什么不同?能简单分析和概括水和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吗?研讨问题2,通过观察流动比赛,知道哪种液体流动快,哪种液体流动慢,引发思考:这些液体的流动速度和什么有关?学生会通过探索活动1中感受到的两种不同液体的黏度引发思考,会不会和液体的黏度有关?从而了解到液体的流动速度与液体的黏度有关。4 .拓展在生活中,流动的水能为我们做些什么呢?学生通过几课的学习,已经了解了水的各种特征,在本课的学习中,了解了水流动得比其他几种液体快,让学生认识到,流动的水能为生活带来很多的便利,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流动的水的用途,如,流动的水可以灌溉农田,流动的水可以发电,流动的水可以推磨,等等。(七)教学评价建议在学生自我评价中,仍然从“我会听、我会说、我会做”几个维度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具体内容参见表1-6-1o表1-6-1"哪个流动得快”自我评价评价维度评价内容能做到的打“J”我会听我能安静倾听我会说我知道怎样判断水和食用油哪个流得快我会做我能公平地比较水和食用油的流动速度我会画图记录水和食用油流了多远(八)疑难问题解答为什么液体的黏性会影响液体的流动速度?液体流动时产生内摩擦力的性质称为黏性,而表示黏性大小的物理量(液体内部分子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时产生摩擦阻力的大小)称为黏度。流体的黏度越大,表示流体的流动性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