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新教材2025春苏教版科学第三单元《空气》单元小结教案.docx
-
资源ID:1336880
资源大小:11.64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4版新教材2025春苏教版科学第三单元《空气》单元小结教案.docx
2025春苏教版科学第三单元空气单元小结教案一、教材分析本次空气单元教学内容涵盖找空气、探究物品中是否有空气、玩空气以及对空气特征的总结梳理,旨在让学生通过系列活动,从感知空气存在到深入了解其特性,并能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逐步构建对空气较为系统的认知体系,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与实践应用能力。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对空气有了多方面的感性认识和初步的理性思考,但知识体系尚不完善,在知识整合与灵活运用方面存在不足。他们对实验操作兴趣浓厚,但在分析实验现象、总结科学规律方面能力有待提高,教学需注重引导学生梳理知识脉络,强化知识运用。三、学习目标1 .学生能系统回顾空气单元知识,准确阐述空气的存在形式、特征(无色、无味、无固定形状、有流动性等)以及证明空气存在的方法。2 .通过对知识的梳理和实际问题的解决,提升归纳总结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能运用空气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3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增强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体会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四、重点与难点L重点:全面回顾和梳理空气单元知识,包括空气的存在、特征及相关探究活动。4 .难点:灵活运用空气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找到自行车轮胎扎孔位置、优化物品包装等,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五、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水槽、水、塑料袋、气球、泡泡水、注射器、吸管、自行车轮胎(有小孔模型)、包装材料(泡沫、气泡膜等)、常见物品(海绵、粉笔等)。2 .教学相关PPT(找空气这里有空气吗?玩空气)、知识梳理表格、记录纸、笔。六、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充满气的气球,提问:“同学们,看到这个气球,能想到我们学过的哪些和空气有关的知识?”鼓励学生自由发言。2 .引导语:“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从多个方面探索了空气,今天一起来对空气单元进行小结,看看大家都有哪些收获。”设计意图:以熟悉的气球引入,唤起学生对空气知识的记忆,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自然过渡到单元小结教学内容。(二)知识回顾(15分钟)1 .空气的存在展示找空气PPT,回顾将空气装进袋子的实验以及证明袋子里有空气的方法,如挤压有洞塑料袋感受气流、水中扎袋观察气泡等。提问:“除了这些方法,还有哪些现象能证明空气的存在?”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相关场景。2 .探究物品中的空气展示这里有空气吗?PPT,回顾探究羽绒服、海绵、粉笔等物品中是否有空气的实验过程和结果。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判断物品中有无空气的依据是什么?”小组代表发言后教师总结。3 .空气的特征结合PPT和知识梳理表格,引导学生回顾空气无色、无味、无固定形状、有流动性等特征,举例说明如何通过实验得出这些特征,如给气球充气观察形状变化体现无固定形状。对比空气和水的特征,强化对空气特性的理解。4 .玩空气活动展示玩空气PPT,回顾泡泡实验,包括验证泡泡里有空气的方法、吹“泡中泡”和制造大泡泡的尝试。提问:“这些玩空气的活动中,体现了空气的哪些性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设计意图:借助PPT系统回顾各课知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小组讨论和提问互动能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三)知识迁移与应用(15分钟)1 .解决实际问题1-找轮胎扎孔位置展示自行车轮胎(有小孔模型)和相关问题:“自行车轮胎被钉子扎了个孔,轮胎瘪了,你有办法找到轮胎上孔的位置吗?”学生分组讨论,设计解决方案,教师巡视指导。小组代表汇报方案,如将轮胎浸入水中观察气泡冒出位置等,教师点评并总结科学原理。2 .解决实际问题2-优化物品包装提出问题:”要想将易碎的杏仁瓦片饼干完好地寄给远方朋友,该如何设计包装?”学生利用提供的包装材料进行实践操作,设计包装方案。各小组展示包装成果,解释设计思路,其他小组评价,教师总结空气在保护易碎物品中的作用原理。设计意图:通过实际问题解决,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会科学知识的实用性,增强学习兴趣。(四)课堂总结(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梳理的空气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2 .提问:“通过对空气单元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鼓励学生分享学习感受。3 .教师总结强调空气知识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继续观察和探索与空气有关的现象。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强化记忆,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持续热情。(五)课后作业(布置作业环节,不计入课堂时长)1 .让学生完成教材上“空气单元小结”中未完成的题目,进一步巩固知识。2 .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空气的知识,记录下来并与家人分享。设计意图:课后作业是课堂学习的延伸,有助于学生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学以致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