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防火科普知识.docx
森林防火知识基本知识什么是森林火灾?森林火灾,是指失去人为控制,在森林内自由蔓延和扩展,对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林火燃烧现象。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大面积森林火灾被联合国列为世界八大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也是公共突发事件之一。森林火灾有什么危害?森林火灾不仅严重破坏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而且会对人民生命财产和公共安全产生极大的危害,对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具体危害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烧毁森林植被资源、危害野生动物、引起水土流失、使下游河流水质下降、引起空气污染、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什么是燃烧三要素?森林燃烧需要可燃物、火源和氧气三者相互作用才能形成,这三者就是森林燃烧三要素,简称燃烧三角。森林可燃物指森林中所有的有机物质,如乔木、灌木、草类、苔辞、地衣、枯枝落叶、腐殖质和泥炭等。影响森林火灾的主要气象因子有哪些?影响森林火灾的主要气象因子有降水、温度、相对湿度、风速、风向等。这些气象因子与森林火灾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森林火险天气等级预测预报主要考虑这些气象因子。引发森林火灾的火源有哪几大类?引起森林火灾发生的火源,通常可分为两大类,即天然火源和人为火源。天然火源是在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下产生的热源,主要包括雷击火、火山爆发、陨石降落、滚石火花和泥炭自燃等。人为火源是指人为野外用火不慎而引起的火源,可分为生产性火源(如烧垦、烧荒、烧木炭、机车喷漏火、开山崩石、放牧、狩猎和烧防火线等)和非生产性火源(如野外做饭、取暖、用火驱蚊驱兽、吸烟、上坟烧纸、小孩玩火等)。人为火源还包括故意放火纵火。在人为火源引起的火灾中,以上坟烧纸、开垦烧荒、吸烟等引起的森林火灾最多。管好火源是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关键。为什么近两年我国森林火灾频发?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气象气候以及森林资源分布和人口居住密度等情况,使中国的森林火灾具有分布广泛的特点。近年来,气候干旱、全球变暖、毁林开荒,加之厄尔尼诺现象,引起全世界范围内的气候变化,使森林火灾处于高度活跃期。另外,我国有大面积的次生林,由于树种单一、疏密不均,且林区社情复杂,林田交错,火源控制难度很大,极易发生森林草原火灾。预防常识森林火警专用报警电话是多少?发现森林火灾如何报警?全国统一的森林火警专用报警电话是:12119。发现森林火灾后及时报警,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发现森林火情,应立即拨打“12119”报警。报警时要注意做到:报告火情发生地所在县市、乡、村及具体地名、山名;讲清火势大小或危害程度;报告报警人的姓名、身份、联系方式等信息。森林火险等级是怎样划分的?森林火险等级划分五个等级,分别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其中三级、四级、五级为高森林火险等级。一级为难以燃烧的天气,可以用火;二级为不易燃烧的天气,可以用火,但是可能走火;三级为能够燃烧的天气,要控制用火;四级为容易燃烧的高火险天气,林区应停止用火;五级为极易燃烧的最高等级火险天气,要严禁一切野外用火。森林火险预警信号分哪几个等级?依据森林火险等级及未来发展趋势由森林防灭火指挥机构所发布的预警信号,共划分为中度危险、较高危险、高度危险、极度危险4个等级,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预警信号,其中橙色、红色为高森林火险预警信号。什么是森林防火期?我省森林防火重点期是什么时候?一般把森林容易发生火灾的季节,规定为森林防火期。根据江西省森林防火条例,我省森林防火重点期为每年10月1日至翌年4月30日。森林防火期内,林区用火有什么规定?森林防火期内,禁止在森林防火区野外用火。因特殊情况需要用火的,必须严格申请批准手续,并领取野外用火许可证。因防治病虫鼠害、冻害等特殊情况确需野外用火的,应当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按照要求采取防火措施,严防失火;需要进入森林防火区进行实弹演习、爆破等活动的,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并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因处置突发事件和执行其他紧急任务需要进入森林防火区的,应当经其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并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森林防火“十不准一、不要携带火种进山;二、不要在林区吸烟、打火把照明;三、不要在山上野炊、烧烤食物;四、不要在林区内上香、烧纸、燃放烟花爆竹;五、不要炼山、烧荒、烧田填草、堆烧等;六、不要让特殊人群和未成年人在林区内玩火;七、不要在野外烧火取暖;八、不要乘车时向外扔烟头;九、不要在林区内狩猎、放火驱兽;十、不要让老、幼、弱、病、残者参加扑火。如何发挥中小学校森林防火宣传阵地作用?在中小学校开展五个一森林防火宣传活动是行之有效的好做法,即每一个学生要写一条森林防火标语,写一篇森林防火作文,给家长写一封森林防火宣传信,每个班上一堂森林防火课,每学期学校出一期森林防火墙报。法律责任森林火灾分为哪几个等级?按照受害森林面积和伤亡人数,森林火灾分为一般森林火灾、较大森林火灾、重大森林火灾和特别重大森林火灾。一般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公顷以下或者其他林地起火的,或者死亡1人以上3人以下的,或者重伤1人以上10人以下的。较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公顷以上100公顷以下的,或者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的,或者重伤10人以上50人以下的。重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00公顷以上100O公顷以下的,或者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的,或者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的。特别重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00O公顷以上的,或者死亡30人以上的,或者重伤100人以上的。森林火灾刑事案件立案标准是什么?国家林业局、公安部关于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刑事案件管辖和立案标准对森林火灾案件立案标准是这样规定的:1 .凡故意放火造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火灾的都应当立案;过火有林地面积2公顷以上为重大案件;过火有林地面积10公顷以上,或者致人重伤、死亡的,为特别重大案件。2 .失火造成森林火灾,过火有林地面积2公顷以上,或者致人重伤、死亡的应当立案;过火有林地面积为10公顷以上,或者致人死亡、重伤5人以上的为重大案件;过火有林地面积为50公顷以上,或者死亡2人以上的,为特别重大案件。放火罪和失火罪将面临怎样的刑责处罚?故意放火烧毁林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比照刑法第114条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放火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构成失火罪的比照刑法第115条二款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哪些草原用火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一)在草原防火期内,经批准的野外用火未采取防火措施的;(二)在草原上作业和行驶的机动车辆未安装防火装置或者存在火灾隐患的;(三)在草原上行驶的公共交通工具上的司机、乘务人员或者旅客丢弃火种的;(四)在草原上从事野外作业的机械设备作业人员不遵守防火安全操作规程或者对野外作业的机械设备未采取防火措施的;(五)在草原防火管制区内未按照规定用火的。违反草原防火条例规定,有上述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草原防火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采取防火措施,消除火灾隐患,并对有关责任人员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对有关责任单位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拒不采取防火措施、消除火灾隐患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草原防火主管部门代为采取防火措施、消除火灾隐患,所需费用由违法单位或者个人承担。安全知识森林火灾的基本种类有哪些?根据燃烧空间位置,森林火灾一般分为地表火、树冠火和地下火三类。地表火:是指火沿地表蔓延,烧毁地被物,危害幼林、灌木、下木,烧伤大树干基和下部枝叶以及露出地面的树根,根据其蔓延速度快慢不同,可分为急进地表火和稳进地表火。树冠火:是指能引起林冠层燃烧蔓延的火,根据其蔓延情况又可分为急进树冠火和稳进树冠火。地下火:是指在林地腐殖层或泥炭层燃烧的火,在地表面一般看不见火焰,只有烟,可以一直燃烧到矿物层和地下水的部位。遭遇森林火灾如何自救?到遭遇森林草原火灾时,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一是及时报警,让外界知道你的位置和处境,争取救援或指导自救;二是积极自救,快速转移避险。千万不要随意选择方向盲目乱逃,否则容易被浓烟烈火所困。要正确判断风向,切不可与火赛跑,一旦顺风而逃,极易被大火追上并围堵住。不能往山顶方向逃生,随着烟气上升,山火向山顶方向扩展会较快。要用沾湿的毛巾或衣服,捂住口鼻,包住头,并沿着逆风方向,向下或横跑,选择植被稀疏的路线逃生。当被大火围困时,应选择植被稀疏的空旷地方,俯卧避险,脚朝火冲来的方向,扒开浮土把脸贴近湿土,双手压在胸前。如有水沟、水塘、河流,可跳入水中避险。扑火安全十二要素是指什么?1 .扑救森林火灾不得动员老人、残疾人、孕妇和儿童参与扑火。2 .扑火队员必须接受扑火安全培训。3 .遵守火场纪律,服从统一指挥和高调度,严禁单独行动。4 .时刻保持畅通的通讯联系。5 .扑火人员需配备必要的装备,如头盔、防火服、防火手套、防火靴和扑火工具。6 .密切注意观察火场天气变化,尤其要注意午后扑救森林火灾伤亡事故高发生时段的天气情况。7 .密切注意观察火场可燃物种类及易燃程度,避免进入易燃区。8 .注意火场地形条件,扑火队员不可进入三面环山、鞍状山谷、狭窄草塘沟、窄谷、向阳山坡等到地段直接扑打火头。9 .扑救林火时应事先选择好避火安全区和撤退路线,以防不测。10 .一旦陷入危险环境,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积极设法进行自救。n.扑救地下火时,一定要摸清火场范围,并进行标注,以免误入火区。12.扑火队员体力消耗极大,要适时休整,保持旺盛的体力。管理常识什么是森林防火行政首长负责制?我国森林防火实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即是指省长、市长、县长、乡长四长负责制,一级抓一级,各级政府对辖区内的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组织、统一指挥。森林防火行政首长负责制涵盖了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的全过程,预防要落实,扑救要措施到位,森林防火行政首长负责制是我国长期以来在与森林火灾斗争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什么是森林草原防火联防机制?森林防火条例草原防火条例第七条规定: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联防机制,确定联防区域,建立联防制度,加强信息沟通和监督检查。联防机制包括建立防火组织、商定牵头单位、确定联防区域、规定联防制度和措施、检查督促联防区域的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在火灾预防上,共享信息,互相监督,在火灾扑救上,互相支援。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保障森林草原防火经费有什么规定?森林防火条例第八条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森林防火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草原防火条例第四条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草原防火工作的组织领导,将草原防火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保障草原火灾预防和扑救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