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电梯的常见安全隐患及应对预案.docx
老旧电梯的常见安全隐患及应对预案据统计,我国在用电梯中有约8%为使用年龄超过15年的老旧电梯。老旧电梯的安全隐患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老旧电梯使用年龄的增加,各种机械部件不断磨损,电气部件不断老化,安全隐患不断积累,对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现有的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都没有明确电梯的整机报废年龄,电梯“老龄化”现象会越来越明显。这对检验检测机构及安全监管机构来说都是一项严峻的考验。在本文中,笔者分析老旧电梯常见的安全隐患,并介绍老旧电梯定期检验中发现的几个安全隐患案例,最后提出老旧电梯安全隐患的应对措施,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1老旧电梯常见的安全隐患老旧电梯常见的安全隐患可以分为机械故障引起的安全隐患和电气故障引起的安全隐患。1.1机械故障机械故障主要是由机械部件(包括绳头组合、层门、轿门、驱动主机、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钢丝绳等部件)长时间的磨损、老化引起的。以下是容易出现的机械故障。1)曳引轮轮槽磨损。老旧电梯的驱动主机曳引轮轮槽由于长期运行会发生磨损,导致电梯运行抖动、曳引能力下降、钢丝绳磨损加剧等。因此,如果发现曳引轮轮槽有不正常的磨损或缺损,应及时进行更换。2)制动器失效。老旧电梯制动器失效引发的安全事故发生频率很高。制动器的制动瓦、制动臂、制动轮、制动弹簧等机械部件只有共同协作,才能使制动器正常工作。也就是说,任何一个部件异常,都可能导致制动器失效。例如制动轮上有油污、制动瓦磨损严重等都可能导致摩擦力不足,合闸时制动瓦不能有效抱紧制动轮。3)钢丝绳锈蚀、磨损和脱槽。老旧电梯使用的钢丝绳基本是麻芯的,而不是钢芯的。这种钢丝绳在长期使用后,容易出现严重锈蚀和整体磨损超标的情况。止匕外,老旧电梯的绳头固定方式很多是采用浇筑巴氏合金,在将旧钢丝绳更换为新钢丝绳的过程中,在绳头处重新浇筑巴氏合金时存在浇筑不到位的情况,容易导致钢丝绳脱槽。4)电梯层门和轿门装置磨损。老旧电梯的层门和轿门很多存在导向装置和保持装置磨损的情况,达到一定程度可能会导致门扇脱离滑道,进而引发安全事故。1. 2电气故障电气故障主要发生在控制柜和电气安全装置上。1)接地失效。老旧电梯的接地保护功能失效的原因是维保人员不规范的维修操作或者设备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在电气线路发生短路时(例如门锁回路短路),若接地保护功能有效,控制系统会通过安全电路的保险丝来提供安全保护。但如果接地保护功能失效,就可能会出现“开门走梯”的情况。2)安全保护开关失效。电梯本身安装有很多安全保护开关,这些安全保护开关与电梯的安全息息相关。例如:超载保护装置如果失效,就可能出现电梯超载运行的情况,进而引发一系列的安全事故;制动器监测开关如果失效,当制动器失效时,控制系统会因为没有检测到故障,继续给驱动主机供电,进而造成安全事故;下行的电气开关如果失效,当电梯下行超速时,限速器只能触发安全钳动作,不能通过切断安全回路来使制动器先行制动,降低了制动的可靠性。老旧电梯除了存在机械故障和电气故障引起的安全隐患外,还存在一个“硬伤”。老旧电梯受限于当时的设计制造水平,以及当时的制造标准和检验规则,与新装电梯的安全水平有较大的差距。例如老旧电梯没有上行超速保护装置、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层门强度不足等。2老旧电梯定期检验中发现的安全隐患案例笔者在对温州市市区的3个小区安装的共计27台老旧电梯进行定期检验时,共发现设备本体的安全隐患有113条,其中有3台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具体安全隐患分布如表1所示。以下就发现的几个典型案例进行安全隐患分析。表127台老旧电梯设备本体安全隐患分布声号检验项目安全IUH/条1通道52驱动主机143控制柜449也125层门、骄门246对重27导轨88底坑89巧1410功能试验611悬挂装置16合计1132. 1制动器失效案例在对某台电梯进行装载125%额定载荷的下行制动试验时,轿厢从顶层快车下行至中间楼层,断开主开关,制动器抱闸失电闭合,但制动轮在断电后只是缓慢减速,仍然继续转动,轿厢直到下行了较长一段距离才停下来。笔者在检查制动器时发现,制动瓦和制动轮上有明显的油污(见图1),联轴器的密封处也有漏油情况。根据现场情况分析,可能是因为密封件老化导致漏油,或者润滑油过多导致油溢出,这些油在转动过程中甩到了制动轮上,降低了摩擦力,引发制动力不足。这是比较严重的安全隐患,很可能导致制动器失效,造成人身伤害。这里反映出一个问题:对于老旧电梯,维护保养工作非常关键。如果维保单位在日常的维护保养工作中严格按照TSGT5002-2017电梯维护保养规则进行维护保养,这样的安全隐患很容易被发现。图1制动瓦和制动轮上有明显的油污3. 2钢丝绳失效案例在对另一台老旧电梯进行检验时发现,钢丝绳达到了报废标准但仍在使用。TSGT70012023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附件A第AL2.5.1条要求:“当钢丝绳出现笼状畸变、绳股挤出、纽结、部分压扁、弯折、严重锈蚀、铁锈填满绳股间隙、直径小于其公称直径的90%等情况时,即达到报废标准。”现场发现该老旧电梯驱动主机上6根直径为12mm的钢丝绳已经严重锈蚀且铁锈填满绳股间隙(见图2)。用游标卡尺测量此时钢丝绳直径,测得的直径仅为10.5mm,已经小于钢丝绳公称直径的90%,已达到了报废标准。这样的钢丝绳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容易发生断裂造成电梯事故。据现场了解,维保单位已经向使用单位反映过这个情况,但使用单位由于资金问题一直未能对这些钢丝绳进行更换。这也是很多老旧电梯使用单位存在的问题。图2钢丝绳严重锈蚀2.3曳引轮失效案例电梯通过曳引轮与钢丝绳的摩擦力,将驱动主机的动力传递给轿厢,从而实现轿厢的升降运动。影响曳引轮曳引能力的因素主要有:钢丝绳与曳引轮之间的摩擦系数、曳引轮的材质和表面状况,曳引链轮槽的形状和尺寸等。当曳引轮轮槽出现缺损或不正常磨损时会极大地影响电梯的曳引能力,导致电梯出现溜车等安全事故。作者在对一台老旧电梯进行检验时,发现曳引轮轮槽磨损较为严重。该曳引轮上共有4个槽,配置直径为12mm的钢丝绳,其他3个轮槽都正常,但最左侧轮槽的左侧出现不正常的磨损(见图3)。在检验现场按照TSGT70012023的要求进行了空载曳引能力试验、上行控制制动工况曳引检查及下行125%载荷制动工况曳引检查,测试结果符合要求。在检查钢丝绳时,发现该轮槽内的钢丝绳张紧力与其他钢丝绳差距较大。结合上述情况分析可知,导致曳引轮轮槽磨损的原因可能是:1)安装不当引起的钢丝绳倾斜;2)张力不均匀导致该轮槽左侧受力最大;3)曳引轮材质硬度不足;4)运行工况不佳,频繁启制动,经常处于重载状态;5)有异物进入轮槽,导致钢丝绳靠左侧偏移。虽然该老旧电梯还能满足曳引能力检查试验的要求,但出于安全考虑,还是建议使用单位更换了新的曳引轮,以避免出现故障。图3曳引轮最左侧轮槽出现不正常磨损3老旧电梯安全隐患的应对措施要应对老旧电梯安全隐患,需在维护保养、使用管理、检验检测和监督管理等方面共同努力,从而真正解决“老旧难”的问题。在维护保养方面,电梯维保单位应协同使用单位建立安全隐患防范长效机制。对于老旧电梯,应以更严格的标准进行维护保养,例如把年度维护保养项目提升为半年保养项目,对制动器和安全部件进行更高频次的维保等。止匕外,维保单位应将老旧电梯交由资深的维保人员进行维护保养,或者对维保项目进行划分,重要的维保项目由资深的维保人员负责。维保人员发现安全隐患后应及时通知使用单位。在使用管理方面,使用单位作为责任主体应:1)强化老旧电梯的安全隐患意识。特别是一些老旧小区,往往处于无物业服务单位、无业主委员会以及无维修资金的“三无”状态,电梯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对于这种情况,可以成立业委会,再招聘物业服务单位,确保落实主体责任。2)积极落实电梯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工作。发现老旧电梯部件存在安全隐患或者达到报废条件后,应及时出资更换。如果出现维修资金无法到位,应主动暂停存在安全隐患的电梯的使用,待消除安全隐患后才能重新启用。3)在维保单位的选择上,以维保质量为第一标准,不能放任维保单位以“价低质次”,甚至“以修代保”的方式进行维护保养。在检验检测方面,应严格执行TSGT70012023。TSGT70012023专门把监督检验后超过15年的电梯划分为单独的一类,并针对这类电梯,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以下几个检验项目:1)接地故障保护措施。考虑到老旧电梯可能出现因为门锁短接等问题引发的“开门溜车”现象,强调检验接地故障保护的必要性。2)钢丝绳及其端部固定。强调老旧电梯必须检测钢丝绳的状态,判断是否达到报废条件。3)门间隙。包括层门和轿门的各个易夹手的间隙和因长期运行碰撞导致间隙过大的情况。检验检测机构应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建立健全老旧电梯档案,尽快梳理辖区内老旧电梯的安全状况,并协助使用单位开展老旧电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此外,还应深化检验检测机构之间的能力比对工作,针对电梯检测仪器设备进行校验和比较,提升电梯的检验能力与评估水准。在监督管理方面,应持续加强对老旧电梯的安全监管。目前,电梯安全监管工作人机比问题比较突出,存在想管也管不过来的问题。例如某市特种设备在2023年超过19万台,而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员证书的专职监管人员仅为35人。针对老旧电梯,建议监管单位展开专项整治活动,掌握辖区内老旧电梯的安全状况。对于“三无”小区,应积极协同街道、社区等部门,协调小区建立业主委员会,落实老旧电梯的安全主体责任。对于“以修代保”的情况应予以坚决打击。应督促电梯维保单位认真落实维保职责,监督检验检测单位提高检验检测能力。4结语目前,老旧电梯的安全隐患问题相当严峻,要真正做到老旧电梯“无忧乘梯”还需要各方协同发力,积极推进老旧电梯的维护保养、使用管理及检验检测工作,建立健全老旧电梯风险预警机制,将老旧电梯的安全隐患扼杀在摇篮之中,确保民众乘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