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黄旭华.docx
缅怀黄旭华2025年2月6日20时30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同志,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99岁。他的一生,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奋斗史诗,是对国家和民族忠诚奉献的生动注脚。黄旭华同志虽已远去,但他留下的精神财富,却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奋勇前行。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广大党员干部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当从黄旭华同志的光辉事迹中汲取力量,真正在各自的岗位上书写属于自己的壮丽篇章。汲取“矢志不渝,深海逐梦”的信仰伟力,怀“赤心报国,无悔青春”之志,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之基。"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黄旭华同志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这条充满未知与挑战的征程。他放弃了原本安稳的生活,告别了亲人朋友,隐姓埋名,扎根在核潜艇研制的第一线,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全部奉献给了祖国的核潜艇事业。他深知,核潜艇事业关乎国家安危,自己肩负的责任重于泰山,正是凭借着这种坚定的信仰和顽强的意志,他在核潜艇研制的道路上砥砺前行,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广大党员干部当汲取"矢志不渝,深海逐梦"的信仰伟力,怀"赤心报国,无悔青春"之志,主动将个人的理想追求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把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转化为实际行动,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勇于担当起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砥砺“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修“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之德,践"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奋斗之责。"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黄旭华同志在核潜艇研制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超乎想象。当时,我国工业基础薄弱,科技水平落后,核潜艇技术更是一片空白。国外对我国进行技术封锁,我们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和资料。在这种情况下,黄旭华同志带领他的团队,发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从零开始,白手起家。他们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以顽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勇敢地向未知领域进军。从核潜艇的总体设计到关键技术的突破,从设备的研制到试验的开展,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他们的智慧和汗水。广大党员干部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当砥砺”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修"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之德。在工作中,要敢于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勇于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和途径,对待每一项工作都要高标准、严要求,力求做到尽善尽美。涵养“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凝”宁静致远,默默耕耘”之气,守"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的为民之本。"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黄旭华同志一生致力于核潜艇事业,为我国国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他把全部的精力和心血都投入到了核潜艇事业和人才培养上。即使在功成名就之后,他依然心系国家的核潜艇事业,关心着年轻一代科研人员的成长和发展。他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无私奉献精神。广大党员干部当涵养"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凝"宁静致远,默默耕耘”之气,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对待个人的名利得失,不图虚名,不务虚功,把心思和精力都用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伟大事业上,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要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自觉遵守党纪国法,真正做到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