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晶体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行业标准征求.docx
-
资源ID:136733
资源大小:72.99KB
全文页数:4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人工晶体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行业标准征求.docx
ICS 13. 020.01CCS Q 6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JC/T XXXXX-XXXX人工晶体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Requirements for assessment of green factory in synthetic crystals industry(征求意见稿)(本稿完成日期:2021-12-25)20 - XX - XX 实施20 - XX - XX 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目次前言i弓I 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24总则24.1 评价边界24.2 评价指标体系24.3 权重系数与指标得分35评价要求35.1 基本要求35.1.1 基础合规性要求35.1.2 基础管理职责要求35.2 基础设施45.2.1 建筑45.2.2 照明55.2.3 设备55.3 管理体系65.3.1 质量管理体系65.3.2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65.3.3 环境管理体系65.3.4 能源管理体系65.3.5 社会责任65.4 能源与资源投入75.4.1 能源投入75.4.2 资源投入75.4.3 采购75.5 产品75.5.2生态设计7553减碳85.6 环境排放85.6.1 大气污染物85.6.2 水体污染物85.6.3 固体废物85.6.4 噪声85.6.5 温室气体85.7 综合绩效95.7.1 用地集约化95.7.2 原料无害化95.7.3 生产洁净化95.7.4 废物资源化95.7.5 能源低碳化96评价方法及程序96.1 评分计算方法96.2 数据统计IO6.3 评价流程116.4 能力要求126.4.1 评价实施方的能力126.4.2 评价人员的能力127判定128评价报告12附录A(规范性)14附录B (规范性)人工晶体行业绿色工厂评价指标要求、判定准则及分值16附录C(规范性)指标计算方法I附录D(资料性)人工晶体行业绿色工厂基础数据采集表示例V参考文献Vl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L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 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 任。本文件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北京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国建联信认证中心 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引言绿色制造是解决国家资源和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任 务,是行业实现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件以一致性、行业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为原则。总体结构与GB/T36132-2018 保持一致,包括基本要求以及基础设施、管理体系、能源与资源投入、产品、环境排放、 综合绩效6项一级指标评价要求。评价指标选取及权重分配结合人工晶体行业资源、能 源、环境等要素,充分考虑人工晶体行业特点及绿色发展趋势,以客观、真实反映工厂 绿色化水平。文件围绕人工晶体行业绿色发展的先进技术、装备、管理等方向设定工厂 宜达到的先进性指标要求,采用量化评分的评价方法,旨在综合量化评估工厂的绿色化 水平,以引领行业的绿色发展。人工晶体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人工晶体行业绿色工厂评价的术语和定义、总则、评价要求、评价方法及 程序、判定和评价报告。本文件适用于人工晶体生产企业的绿色工厂创建与评价,其他类型产品生产企业可参照 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 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7119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GB 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1234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T 12497三相异步电动机经济运行GB/T 13462电力变压器经济运行GB 13690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 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T 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 18597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T 1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 2333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 2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9115工业企业节约原材料评价导则GB/T 32150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GB/T 36132绿色工厂评价通则GB/T 39131人工晶体材料术语GB/T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 50033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140建筑灭火器配制设计规范GB/T 50353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3术语和定义GB/T 36132及GB/T 3913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晶体 crystal内部质点(原子、离子或分子)在三维空间作周期性排列所形成的固态物质。来源:GB/T 39131-2020, 2.13.2人工晶体 synthetic crystal利用人工方法制备出的晶体。来源:GB/T 39131-2020, 2.33.3绿色工厂green factory实现了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工厂。来源:GB/T 36132-2018, 3.13.4评价期 period of evaluation用以进行绿色工厂评价的企业运营时间段,通常为最近的1个自然年。注:特殊情况下可根据企业实际运营情况确定评价期,如最近的连续12个月。4总则4.1 评价边界评价边界应包括工厂的产品生产、设备设施、人员及相关活动。4.2 评价指标体系4.2.1 人工晶体行业绿色工厂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基本要求(见附录A)与评价指标要求(见 附录B)两部分。4.2.2 基本要求包括基础合规性与相关方要求及基础管理职责要求,基本要求不参与评分。4.2.3 评价指标要求包括基础设施、管理体系、能源与资源投入、产品、环境排放和综合绩 效6项一级指标。一级指标下设25个二级指标,二级指标下设具体评价要求。评价指标按评 分要求采用指标加权的方法进行综合评分。二级指标下的具体评价要求分为必选要求与可选 要求。必选要求为工厂应达到的基础性要求;可选要求为工厂宜达到的提高性要求。4.3 权重系数与指标得分4.3.1 基本要求不设置权重,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4.3.2 一级指标权重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一级指标权重表序号一级指标工厂第,项一级指标权重(AP1基础设施20%2管理体系10%3能源与资源投入20%4产品20%5环境排放10%6综合绩效20%4.3.3 二级指标权重与评价要求、判定准则及分值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4.3.4 视判定准则的满足程度,必选要求得分取0分或满分,可选要求得分在0分到满分之间 取值。5评价要求5.1 基本要求5.1.1 基础合规性要求工厂应依法设立,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应遵守有关标准。近三年(含成立不足三年)无 较大及以上安全、环保、质量等事故。5.1.2 基础管理职贵要求5.1.2.1 最而管理者职责5.1.2.1.1 最高管理者应通过下述方面证实其在绿色工厂方面的领导作用和承诺:a)对绿色工厂的有效性负责;b)确保建立绿色工厂建设、运维的方针及目标,并确保其与组织的战略方向及所处的 环境相一致:c)确保将绿色工厂要求融入组织的业务过程;d)确保可获得绿色工厂建设、运维所需的资源;e)就有效开展绿色制造的重要性和符合绿色工厂要求的重要性进行沟通;f)确保工厂实现开展绿色制造的预期结果;g)指导并支持员工对绿色工厂的有效性做出贡献;h)促进持续改进;i)支持其他相关管理人员在其职责范围内证实其领导作用。5.1.2.1.2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在工厂内部分配并沟通与绿色工厂相关角色的职责和权限。 分配的职责和权限至少应包括下列事项:a)确保工厂建设、运维符合本文件的要求;b)收集并保持工厂满足绿色工厂评价要求的证据;C)向最高管理者报告绿色工厂的综合绩效。5.1.2.2 工厂管理职责5.1.2.2.1 工厂应设置具体的绿色工厂管理机构,负责有关绿色工厂的制度建设、实施、 考核及奖励工作,建立目标责任制。5.1.2.2.2 工厂应制定可量化的绿色工厂创建中长期规划及年度目标和指标,并形成文件 化的实施方案。5.1.2.2.3 工厂应定期为员工提供绿色制造相关知识的教育和培训,不同职责或岗位的员 工所接受的教育和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节能、减排、节材、节水和气候变化等方面。工厂 应对教育和培训的结果进行考评。5.2 基础设施5. 2.1建筑5.1.1.1 工厂应满足以下要求:a)工厂由具备资质的专业机构进行设计,布局合理。原料和晶体生长、晶体成品储存、运输等设施以及晶体产品加工车间采取适宜的封闭、通风、降噪、除尘和排水等措施;b)用于储存生产过程使用或产生的危险品、危险废物和晶体边角料的建筑设施,符合 相关标准要求。5.1.1.2 工厂宜满足以下要求:a)从规划设计、场地布局、建筑结构、建筑材料等方面,考虑建筑及场地的节材、节 能、节水和节地等要求;b)建筑配备节水和节电设备设施,并制定相应的制度。5. 2.2照明5.1.1.1 工厂厂区及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和采光应符合GB 50033、GB 50034的有关规 定。5.1.1.2 工厂厂区和办公区宜充分利用自然光采光,提高节能型照明设施和新能源照明 设施的配备比例。公共区域宜采用分区、定时及自动控制照明措施。5. 2.3设备设施5.1.1 专用设备5.1.1.1 工厂的专用设备应满足生产要求,建立相应的验收和淘汰等管理制度。5.1.1.2 工厂应配有与产品相关的检测设备。5.1.1.3 工厂的专用设备宜采用节能、节水、高效、智能化、低物耗、低排放的先进工 艺装备。5.1.2 通用设备5.1.2.1 工厂的通用设备应符合国家用能设备(产品)能效限定要求或同等水平。5.1.2.2 2工厂宜采用效率高、能耗低、水耗低、物耗低的通用设备。523.3计量设备1.1.1 .3.1工厂应依据GB 17167、GB 24789等要求配备、使用和管理能源及资源的计量 器具和装置,并进行分类计量。1.1.2 3.2工厂应具有环境排放测量设施。1.1.3 工厂宜采用信息化手段对大气污染物、噪声等排放进行动态监测。5.2.3.4环保设备设施5.2.3.4.1 工厂的环保设备设施应满足以下要求:a)采取封闭措施控制无组织颗粒物排放。配备大气污染物、废水、噪声等污染物治理设备设施,其处理能力应满足工厂达标排放要求;b)配备必要的清洗、清扫设施,降低因生产、运输等造成的环境影响。5.2.3.4.2 适用时,工厂宜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高效污染治理设施。5.3 管理体系5 . 3.1质管理体系工厂应建立、实施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应满足GB/T 19001的要求,宜 通过有资质的第三方认证。6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