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讲义文稿】眉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docx

    • 资源ID:14634       资源大小:16.81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讲义文稿】眉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docx

    【讲义文稿】眉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繁衍发展、生生不息的重要滋养。在中国灿若星河的古代文人中,苏东坡无疑是非常耀眼的那一位。他一生宦游,从北到南走遍大半个中国。在他留下的许多脍炙人口、辉映古今的诗词文赋中,他尤喜“眉山苏轼”的留款。眉山,是他生于斯、长于斯、一生念于斯的故乡。大诗人陆游云游眉山拜谒东坡,曾发出“孕奇蓄秀当此地,郁然千载诗书城”的由衷赞美。(一)苏东坡在诗中写道:“我家峨眉阴,与子同一邦。相望六十里,共饮玻璃江。”玻璃江即岷江,从成都顺江而下约60里,就到了眉山。这里“介岷峨之间,为江山秀气所聚”,山不高而秀,水不深而清。自古是“坤维上腴,岷峨奥区”。意思是说,这里是天地间最肥沃的土地,也是岷江与峨眉山之间最神奇的地方。眉山古称眉州,在夏朝时属禹贡梁州,春秋时属蚕丛领地。眉山辖区最早建政于彭山武阳郡,为州郡建制距今已有2300多年。南齐建武三年(496年)设齐通左郡,建齐通县,西魏改通义县,隋改广通县,北宋改眉山县。因眉州驻眉山,故有“眉州眉山共一城”之说。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眉山地区;2000年,撤销地区成立地级眉山市,下辖东坡、彭山、仁寿、洪雅、丹棱、青神6县区。眉山是四川最年轻的地级市,也是距离成都最近的城市。眉山是西南战略要冲。位于四川盆地成都平原西南部,地处岷江中游和青衣江下游的扇形地带,是成都平原通联川南、川西南、川西、云南的咽喉要地和南大门。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胡焕庸线”和神奇的北纬30°线在眉山相交。贯穿川滇藏连接东南亚的千年茶马古道从眉山穿过,西南出川大通道成昆铁路纵贯眉山全境,出川水路千里岷江从这里下乐山入长江进而走向中原。相传1646年,张献忠携千船金银珠宝从成都顺岷江南下,在彭山江口遭遇明军杨展阻击,张献忠大败,千船金银沉入江底。蜀难纪实记载:“累亿万,载盈百艘J从2016年起,“江口沉银遗址”经过几次考古发掘,证实了江口沉银的历史传说。2021年,四川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眉山是难得的生态福地。这里有“茂林修竹、美田弥望,水清稻香、白墙黛瓦”的天府田园画卷。这里有苏洵、苏轼、苏辙父子故居“三苏祠”,被誉为“南州胜迹古祠堂”,是蜀中久负盛名的人文胜地。眉山地处“北纬三十度的秘境”,这里有最美桌山瓦屋山,是“杜鹃花的王国"''大熊猫的栖息地”这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物华天宝,森林覆盖率超50%,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00天以上,自古就是“天府粮仓、蜀中胜地二(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苏东坡在眉州远景楼记中写道:“吾州之俗,有近古者三。其士大夫贵经术而重氏族,其民尊吏而畏法,其农夫合耦以相助。盖有三代、汉、唐之遗风,而他郡之所莫及也J这段话诠释一个意义,那就是天赋的大美山水,从来也是人文的风化。文风昌盛。士大夫“贵经术”就是好读书,早在唐代,眉山孙氏书楼就名扬天下,其“书楼”二字乃唐僖宗御笔亲书所赐。宋代眉山雕版印刷风行全国,是当时全国著名的三大雕版印刷中心之一,中国最早的纸币”交子”在此印刷。“重氏族”就是重视宗族建设,注重家训家风家教,其中尤以苏家“读书正业、孝慈仁爱、非义不取、为政清廉”的家风最具代表性,苏东坡母亲程夫人更是与孟母、岳母并称中国古代三大贤母。眉山除三苏父子外,还孕育了“寿星之祖”商代大夫彭祖,东汉忠臣张纲,西晋文学家陈情表作者李密,南宋名将虞允文,清代文学家彭端淑等杰出先贤两宋年间,眉山出了886名进士,史称“八百进士”,宋仁宗惊叹:“天下好学之士多出眉州乎!”民风淳朴。眉山人历来尊重官府、敬畏法律,“易治而难服”,容易以礼治理,却很难用强制的命令将他们制服。人们活得通透旷达,活得闲适安逸,活得与世无争。苏东坡曾写诗和子由踏青:东风陌上惊微尘,游人初乐岁华新。人闲正好路旁饮,麦短未怕游车轮诗中回忆并描述了眉山人初春踏青的热闹场面,以轻快的笔调写出人们出郊踏青、歌舞宴游的欢乐场景,犹如一幅蜀中赏春风俗画,充满了眉山人对美好春日、美好生活的咏赞。千年以来,眉山风俗习惯受特有的东坡文化、大雅文化、忠孝文化、长寿文化的浸润滋养而古朴淳厚,追求真善美、厉行勤节俭、倡导学举仕、崇尚济助帮等美德,都体现在生产建设和社会生活的行为方式中。这些民风习俗,是眉山人精神世界的缩影、价值取向的彰显、优秀文化的传承。勤劳友善。这里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吃苦耐劳,邻里相亲,团结友爱,蔚然成风。史书记载,苏东坡曾祖苏杲、祖父苏序都是乐善好施、薄己厚人。有一年,眉山遭受特大旱灾,饥民遍野,苏家开仓济民,无偿赈灾,救人无数,广受赞誉。苏家遗风,特别是东坡文化影响了一代代眉山人,滋养了一代代眉山人,也塑造了一代代眉山人。(三)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四川考察,第一站就到眉山。在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成都平原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称,要严守耕地红线,保护好这片产粮宝地,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在三苏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眉山将牢记嘱托、忠诚担当、真抓实干,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重大机遇,深化制造强市、开放兴市、品质立市,加快建设成都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新兴城市。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打造好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持续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坚持以文塑城、以文化人、以文兴业、以文促廉,持续擦亮东坡文化品牌,打造坚定文化自信的“眉山载体二突出科技创新强制造,打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机械及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1+3”优势产业,再造一个工业眉山。坚持进城入圈拓开放,建设成都都市圈南部综合交通枢纽,主动对接西部陆海新通道、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让眉山联通海外、拥抱世界。眉山的东坡广受中国和世界人民喜爱,今天,东坡的眉山也向世界展示一座诗意栖居、奋发昂扬、活力迸发的新兴城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注意事项

    本文(【讲义文稿】眉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