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教育心理学》.ppt

    • 资源ID:174963       资源大小:1.36MB        全文页数:90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教育心理学》.ppt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第第1章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教育心理学概述第第2章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展与教育第第3章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学习的基本理论第第4章章 学习动机学习动机第第5章章 学习的迁移学习的迁移第第6章章 知识的学习知识的学习第第7章章 技能的形成技能的形成第第8章章 学习策略学习策略第第9章章 问题解决与创问题解决与创造性造性第第10章章 态度与品德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形成第第11章章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第第12章章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第第13章章 课堂管理课堂管理第第14章章 教学测量与评教学测量与评价价第第15章章 教师心理教师心理第一章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教育心理学概述1、教育心理学的定义:教育心理学史、教育心理学的定义:教育心理学史一门研究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一门研究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理规律的科学。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是应用心理学的一门。交叉学科,是应用心理学的一门。教育学教育学心理学心理学 1、评价反思是在上课之后进行。错 2、教育心理学起到()的作用。、教育心理学起到()的作用。 A、描述、描述 B、解释、解释 C、预测、预测 D、控制、控制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学与教的要素:、学与教的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教育内容:教育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具体分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信息部分,具体分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教育媒体:教育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是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是学生和老师传递信息的主要工具。学生和老师传递信息的主要工具。教学环境:教学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物质环境两个部分。包括社会环境和物质环境两个部分。2、学与教的过程:、学与教的过程:学习的过程、教学的过程学习的过程、教学的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3、简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简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起着关键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起着关键作用。主要涉及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用。主要涉及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基本的心理特征。以及教学风格等基本的心理特征。4、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教育心理学起到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教育心理学起到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帮助老师准确的了解问题帮助老师准确的了解问题帮助老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老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可以为实际教学提供理论指导可以为实际教学提供理论指导第二章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一节第一节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第二节中学生认知发展与教育第二节中学生认知发展与教育第三节中学生的人格发展第三节中学生的人格发展第四节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第四节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第一节第一节 心理发展的概述心理发展的概述1、心理发展的含义:、心理发展的含义: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2、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1、连续性与阶段性、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不平衡性4、差异性、差异性3、20世纪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集中体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现在哪些方面? P11 1994年,由美国心理学家年,由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布鲁纳总结了教育总结了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成果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心理学研究的成果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主动性研究、主动性研究 2、反思性研究、反思性研究 3、合作性研究、合作性研究 4、社会文化研究、社会文化研究 4、皮亚杰认为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具有哪些、皮亚杰认为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具有哪些特点特点?p17(711岁)认知结构中已有抽象概念,思维可岁)认知结构中已有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因而能进行逻辑推理。能凭借具体事以逆转,因而能进行逻辑推理。能凭借具体事务或从事具体事务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务或从事具体事务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和群集运算。5、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1、家庭教养模式、家庭教养模式,有专制型、放纵型和民主型。,有专制型、放纵型和民主型。专制型的儿童不太知足、不安全、忧虑、退缩、专制型的儿童不太知足、不安全、忧虑、退缩、怀疑不喜欢与同伴交往。放纵型的孩子缺乏自我怀疑不喜欢与同伴交往。放纵型的孩子缺乏自我控制力和探索精神,有依赖性,对新型事务或紧控制力和探索精神,有依赖性,对新型事务或紧张事情会退缩。民主型的孩子独立性强、自信、张事情会退缩。民主型的孩子独立性强、自信、知足、爱探索善于控制自己,喜欢交往、自我肯知足、爱探索善于控制自己,喜欢交往、自我肯定。定。2、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教师的品德修养、知识经验、教,教师的品德修养、知识经验、教育和教学技术、对学生的态度等,对学生的社会育和教学技术、对学生的态度等,对学生的社会化与人格的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化与人格的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3、同伴群体、同伴群体,是儿童社会行为的强化物,为儿,是儿童社会行为的强化物,为儿童社会化和人格发展提供社会模式或榜样。童社会化和人格发展提供社会模式或榜样。6、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提出、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提出的前五个阶段的发展危机各是什么的前五个阶段的发展危机各是什么?基本信任感和对基本的不信任感(基本信任感和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岁)。父母少关切、照顾、哺孕与抚摸,婴儿对周围父母少关切、照顾、哺孕与抚摸,婴儿对周围的事务产生不信任。对人和环境的基本信任感的事务产生不信任。对人和环境的基本信任感是形成健康个性品质的基础,是以后各个时期是形成健康个性品质的基础,是以后各个时期发展的基础。发展的基础。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岁)。培养自主性。儿童初步尝试独立处理事培养自主性。儿童初步尝试独立处理事情。如果父母过分溺爱或指责,就可能使儿童情。如果父母过分溺爱或指责,就可能使儿童怀疑自己的女能力,产生一种羞耻感。怀疑自己的女能力,产生一种羞耻感。主动感对内疚感(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岁)。培养主动性,儿培养主动性,儿童喜欢尝试探索环境,承担并学习掌握新的任童喜欢尝试探索环境,承担并学习掌握新的任务。父母或教师对儿童耐心听取,细心回答,务。父母或教师对儿童耐心听取,细心回答,如果对儿童的问题不耐烦或嘲笑儿童,儿童对如果对儿童的问题不耐烦或嘲笑儿童,儿童对自己的活动产生内疚感。自己的活动产生内疚感。勤奋感对自备感(勤奋感对自备感(6-11)。)。培养勤奋感,儿童进入学校,第一次接培养勤奋感,儿童进入学校,第一次接受社会赋予他并期望他完成的社会任务。受社会赋予他并期望他完成的社会任务。自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培养自我同一性,培养自我同一性,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活动经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形象。要求谨慎选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形象。要求谨慎选择和决策,如果青少年不能整合各个方面的选择和决策,如果青少年不能整合各个方面的选择,就会导致角色混乱。择,就会导致角色混乱。7、自我认识的含义:、自我认识的含义:个体对自己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个体对自己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意识。8、自我认识的发展:、自我认识的发展:1、生理自我、生理自我2、社会自我、社会自我3、心理自我、心理自我第四节第四节 个别差异和因材施教个别差异和因材施教1、认识过程:、认识过程: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具体的心理过程。等具体的心理过程。2、认知方式的含义:、认知方式的含义: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表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表现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现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认知方式的类型: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沉思认知方式的类型: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沉思型与冲动型、符合型与发散型型与冲动型、符合型与发散型3、智力的差异:、智力的差异:智力差异包括智力的个体差异和群体差智力差异包括智力的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异。4、简述智力的个体差异。、简述智力的个体差异。 P26智力的个体差异反映在个体间个和个体内。智力的个体差异反映在个体间个和个体内。个体间的差异指与其同龄群体的常模比较表个体间的差异指与其同龄群体的常模比较表现出来的差异。绝大多数智商属中等,高智现出来的差异。绝大多数智商属中等,高智商和低智商比较的人很少。智力的个体内差商和低智商比较的人很少。智力的个体内差异,是指人的智商的构成成分的差异。如果异,是指人的智商的构成成分的差异。如果智商分数相同,他们的构成成分可能有很大智商分数相同,他们的构成成分可能有很大的差异。的差异。5、简述智力的群体差异:、简述智力的群体差异:智力的群体差异是指不同群体间的智力差异,智力的群体差异是指不同群体间的智力差异,包括智力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种族差异,包括智力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种族差异,等等。等等。1、男女智力总体水平大致相等,但男性智力、男女智力总体水平大致相等,但男性智力分布的分布的 离散程度比女性大。离散程度比女性大。2、男女的智力结构存在差异,各自具有自己、男女的智力结构存在差异,各自具有自己的优势领域。的优势领域。6、认知差异的教育意义:、认知差异的教育意义:首先,应该创设适合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首先,应该创设适合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组织形式。其次,应该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其次,应该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最后,应该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最后,应该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7、性格的定义:、性格的定义: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方式。8、学生的性格差异:、学生的性格差异:性格差异表现为性格的类型差异和性格性格差异表现为性格的类型差异和性格的特征差异两个方面。的特征差异两个方面。1、性格的类型可分为:外倾型与内倾、性格的类型可分为:外倾型与内倾型;独立型与顺从型型;独立型与顺从型2、性格的特征差异:对现实态度的性、性格的特征差异:对现实态度的性格差异,性格的理智差异,性格的情绪格差异,性格的理智差异,性格的情绪差异和性格的意志差异差异和性格的意志差异9、简述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及其意义、简述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及其意义?p19 儿童现有的水平和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儿童现有的水平和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育者不应只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看到仍处于形成状看到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看到仍处于形成状态的、正在发展的过程。适应最近发展区,要走态的、正在发展的过程。适应最近发展区,要走在发展的前面,并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在发展的前面,并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的发展水平。10、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各自的优势是什么?、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各自的优势是什么? 场独立性的人在认知方面独立于他们的周围的背场独立性的人在认知方面独立于他们的周围的背景,倾向于在更抽象的和分析的水平上加工,独景,倾向于在更抽象的和分析的水平上加工

    注意事项

    本文(《教育心理学》.ppt)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